天天看點

iostat -x指令診斷

-x 參數

iostat還有一個比較常用的選項-x,該選項将用于顯示和io相關的擴充資料。

iostat -d -x -k 1 10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sda          1.56  28.31  7.80 31.49   42.51    2.92    21.26     1.46     1.16     0.03    0.79   2.62  10.28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sec/s  wsec/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sda          2.00  20.00 381.00  7.00 12320.00  216.00  6160.00   108.00    32.31     1.75    4.50   2.17  84.20

輸出資訊的含義

複制代碼

rrqm/s:每秒這個裝置相關的讀取請求有多少被Merge了(當系統調用需要讀取資料的時候,VFS将請求發到各個FS,如果FS發現不同的讀取請求讀取的是相同Block的資料,FS會将這個請求合并Merge);wrqm/s:每秒這個裝置相關的寫入請求有多少被Merge了。

rsec/s:每秒讀取的扇區數;

wsec/:每秒寫入的扇區數。

rKB/s:The number of read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per second;

wKB/s:The number of write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per second;

avgrq-sz 平均請求扇區的大小

avgqu-sz 是平均請求隊列的長度。毫無疑問,隊列長度越短越好。    

await:  每一個IO請求的處理的平均時間(機關是微秒毫秒)。這裡可以了解為IO的響應時間,一般地系統IO響應時間應該低于5ms,如果大于10ms就比較大了。

         這個時間包括了隊列時間和服務時間,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await大于svctm,它們的內插補點越小,則說明隊列時間越短,反之內插補點越大,隊列時間越長,說明系統出了問題。

svctm    表示平均每次裝置I/O操作的服務時間(以毫秒為機關)。如果svctm的值與await很接近,表示幾乎沒有I/O等待,磁盤性能很好,如果await的值遠高于svctm的值,則表示I/O隊列等待太長,         系統上運作的應用程式将變慢。

%util: 在統計時間内所有處理IO時間,除以總共統計時間。例如,如果統計間隔1秒,該裝置有0.8秒在處理IO,而0.2秒閑置,那麼該裝置的%util = 0.8/1 = 80%,是以該參數暗示了裝置的繁忙程度

。一般地,如果該參數是100%表示裝置已經接近滿負荷運作了(當然如果是多磁盤,即使%util是100%,因為磁盤的并發能力,是以磁盤使用未必就到了瓶頸)。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135257/viewspace-1972659/,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于:http://blog.itpub.net/29135257/viewspace-197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