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是28nm,再是14nm,中芯國際到底怎麼了?

作者:威廉資訊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頭條創作挑戰賽#​全球晶片産能過剩後,晶片巨頭正在削減資本,台積電削減80億美元,英特爾削減30億美元,高通削減10億美元。

此外,巨頭們還在削減雕刻機的訂單,台積電削減了40%的EUV雕刻機。ASML表示,由于其他客戶訂單減少,ASML向中國制造商配置設定了更多的生産能力。

但中芯的國際行動卻讓外界大吃一驚。

由于晶片巨頭正在削減資本支出,中芯國際保持着與2022年相當的資本支出,預計将超過430億元。

先是28nm,再是14nm,中芯國際到底怎麼了?

出乎意料的是,ASML表示,先進工藝産能過剩,但成熟工藝仍然短缺。中芯國際是第一個擴大成熟工藝産能的國家,但現在它突然放緩了成熟工藝的擴張速度。

根據中芯國際釋出的消息,它将有序地擴大生産,台積電等制造商正在擴大成熟的工藝能力。

此外,中芯國際官網14nmOEM資訊也突然消失,隻介紹了28nm及以上晶片。

是以,許多人質疑中芯國際發生了什麼。首先是28nm,然後是14nm。畢竟,中芯國際可以大規模生産14nm以上的晶片,良品率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

先是28nm,再是14nm,中芯國際到底怎麼了?

此外,中芯國際還小規模試産N 工藝晶片,達到預期效果,7nm研發任務已完成,5nm正在研發中。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芯國際此舉是有原因的。

首先,工藝先進工藝和持續盈利能力。

中芯國際抓住了28nm成熟工藝的機遇,預計今年年底将有8寸晶圓70萬的産能。

随着台積電等廠家的加入,必然會導緻成熟工藝産能迅速飽和。

資料顯示,裝置折舊成本是影響淨利潤的主要因素。中芯國際根據需要擴大産能,目的是降低裝置折舊成本,因為半導體技術每6-7年更換一次。

先是28nm,再是14nm,中芯國際到底怎麼了?

也就是說,中芯國際放緩擴産,就是看透成熟工藝産能過剩,裝置折舊會影響利潤,是以放緩工廠建設,在先進工藝研發上投入更多資金。

其次,中芯國際正在低調發展。

美國不斷修改規則,通過三方協定限制光刻機等産品的運輸,甚至故意切斷先進技術的供應。

為了低調發展,中芯國際撤銷了相關資訊。

畢竟,中芯國際已經完成了7nm的研發任務,但後續消息不再公布。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N中 1、N 2工藝上。

先是28nm,再是14nm,中芯國際到底怎麼了?

關鍵是中芯國際早在三年前就代工了14nm晶片,良品率也不差,此時撤下相關晶片,真是意義深遠。

最後,訂單問題。

資料顯示,中芯國際75%的訂單來自國内廠商,14nm等工藝訂單基本來自國内廠商。28nm/14nm貢獻收入有限,也有可能将14nm等工藝納入28nm。

此外,美國繼續限制運輸,中芯國際仍需要進口部分裝置和原材料産品,産品擴張預期可能不順利,訂單來自國内制造商。

先是28nm,再是14nm,中芯國際到底怎麼了?

是以,在14nm等先進工藝方面,中芯國際為國内少數廠商服務,自然不需要介紹14nm等先進工藝。

但2023年中芯國際資本支出保持在430億元以上,顯然不會放棄先進技術。

中芯國際也在加快與國内廠商的合作,實作更多半導體裝置的定位,進而更好地發展先進技術。

綜合以上分析,大家對此有何不同的看法/建議?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