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瞭望 | 鋼鐵機甲,如何為凡人軀體賦能?

作者:春河月亮
瞭望 | 鋼鐵機甲,如何為凡人軀體賦能?

“輕量化、智能化是機械外骨骼的進化趨勢。如果看向更長的時間尺度,仍在實驗室研發階段的仿生柔性外骨骼極具潛力,未來的機械外骨骼或許能像普通衣服一樣穿在身上。”

雖然不确定機械外骨骼會不會成為鋼鐵俠的機甲,但在工業領域成為未來的“電動螺絲刀”應該不成問題。“不同于工業機器人的專用型特點,機械外骨骼更像通用型裝置,隻要是人能做的工作,它都可以配合着人一起幹”

從發展趨勢判斷,機械外骨骼會更輕便、更智能、更柔性,但它能否普及、何時才會普及的關鍵不在于機械外骨骼本身,而是取決于基礎科學的進步,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電池、驅動方式和晶片技術等

ChatGPT最近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考,未來有可能讓機器自己去學習,然後去個性化适應使用者的行為習慣。ChatGPT是語言模型,能學習語言就意味着未來也可以學習動作。可以想見,機器軟體的适應度會是以變得更強

文 | 主持人 董雪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許東遠 程思琪

在漫威系列作品中,鋼鐵俠是個特殊的存在,他不是靠基因變異獲得超能力,而是用鋼鐵機甲為凡人軀體賦能。本期“懂點科技”将向您展示已經走入真實生活的鋼鐵機甲。

它們又叫“機械外骨骼”,今年上半年因本色出演《流浪地球2》受到關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體驗發現,穿上機械外骨骼類似于進入某種“人機協作”的狀态,既得到了機械的力量,又保持着人的主導性和靈活性,整體效果一加一大于二。

不同于科幻電影裡不計成本暢想颠覆性技術,這些現實中的鋼鐵機甲非常樸實:外形設計不華麗,采用黑灰色調,技術上追求實用、安全、節約成本,功能上以針對單個關節的外骨骼為主。

“輕量化、智能化是機械外骨骼的進化趨勢。如果看向更長的時間尺度,仍在實驗室研發階段的仿生柔性外骨骼極具潛力,未來的機械外骨骼或許能像普通衣服一樣穿在身上。”為《流浪地球2》提供機械外骨骼的科技企業傲鲨智能創始人徐振華說。

穿在身上的單關節外骨骼機器人

細心的觀衆會發現,《流浪地球2》中出現了三種機械外骨骼:

第一種最常見,士兵搬運物資時穿着單關節機械外骨骼作為背景出現,包括上肢、腰部、腿部三種;

第二種是酷炫的力量級機械臂,女主角韓朵朵在太空電梯穿上機械臂給了反派一拳絕殺;

第三種是影迷們非常喜歡的門框形态機器人,人穿上某種控制裝置,遠端操控機器人執行任務,仿佛賦予人一個功能強大的機械軀體。

毫無疑問,第一種是三者中結構最簡單的初級形态。記者采訪了解到,第一種也代表了現階段“機甲”的主流形态。

與大家想的一樣,“機甲”确實能讓人力量倍增,即使隻作用于單個關節。記者近日在傲鲨智能公司試穿了針對腰部的單關節機械外骨骼,搬起重物起身時,明顯感受到外骨骼給腰部施加了一個力,原本拎不動的30公斤重沙袋被輕松拎起,而且還有進一步加重的空間。而正常成年女性能拎起的重量一般在15公斤左右。

從技術層面分析,用機械給腰部一個力很簡單,難在什麼時候給力,給什麼方向的力、多大的力。如果力給慢了,穿戴者會感到機械很遲鈍,體驗差。如果力的方向給反了,不但不能助力,還會拖後腿。更要命的是,如果力給得太大,很可能拉扯腰部過度後仰,對人體造成傷害。

是以,機械外骨骼首先要具備偵測并預判人體動作的能力,這靠的是傳感器和軟體資料庫。

“傳感器相當于感覺器,軟體資料庫相當于‘大腦’。”徐振華說,“我們建立軟體資料庫,通過收集人各種各樣的動作,歸納整理出基本的動作運作模型。傳感器感覺到人體的運動狀态後,根據軟體資料庫預判人的下一步動作,然後快速施加輔助力。”

在采訪現場,記者看到有從業人員踩在一台儀器上模拟行走。徐振華介紹,這是在收集足底運動資訊,包括人站立或行走時的足底壓力分析、步态分析等。更多的時候,研發人員會直接穿着各類機械外骨骼做各類動作,利用機械外骨骼自帶的傳感器或後配上的特殊鞋墊收集動作資訊。一般來說,30人次到40人次的運動資料是一款機械外骨骼的基礎資料量。

研發人員自己的動作,是資料庫的重要組成。也有一些使用者願意貢獻出資料,幫助産品疊代更新。這些資料能讓機械外骨骼更好地适應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我們在行業大資料庫下,還有面向不同公司的細分小資料庫。”徐振華說,“同一行業下不同公司的使用者動作有共通性,也會有一定的個性,比如某些助力角度不同。我們會根據各公司需求對動作運作模型進行調整。”

試穿腰部外骨骼有什麼美中不足?30公斤的重物雖然可以輕松拎起,但拎起後的重量依舊由人體承擔。就像有人幫忙把沙袋放到背上後松了手,記者感到背部負重明顯。

即便這樣,腰部外骨骼在物流等領域很受歡迎。徐振華介紹,物流人員需要重複性短距離搬運物品,彎腰起身頻率很高,且每次負重的時間很短,腰部外骨骼大大減輕了他們的工作強度。

另外,上肢外骨骼支撐的是肩臂,适用于需要手臂長時間托舉的工業應用,比如在汽車、高鐵、飛機等總裝線上輔助打鉚釘、裝線束、安裝配件的從業人員。下肢外骨骼則主要應用于負重行走、醫療康複訓練等場景。

全身型外骨骼觸碰技術天花闆

比單關節外骨骼更進一步的形态是全身型外骨骼,機械把整個人從肩膀到腳都包裹起來,更接近人們想象中的鋼鐵機甲。

美國的薩科斯機器人技術公司(Sarcos Robotics)2020年在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上展出了一款擁有24個自由度的全身型外骨骼機器人(自由度指的是機器人能夠獨立運動的關節數目),被業界視為技術天花闆一樣的存在。

這款外骨骼看起來有些笨重,仿佛把生産線上的工業機器人穿在了身上,整個人變寬一倍。不過根據展覽視訊,它的運動狀态遠比外形靈活,也解決了前述腰部單關節外骨骼需要穿戴者自身負重的問題。公開資料顯示,人穿上它能舉起200磅(約91公斤)的重物,實際感覺自己僅舉起10磅的重物。

“美國薩科斯的全身型外骨骼有一些商業化進展,比如造船廠用于零部件搬運,飛機制造商用于發動機渦輪葉片的安裝。”徐振華介紹,從國際前沿的應用來看,全身型機械外骨骼适用于更複雜的工業場景,比如除了搬起重物以外,還有非固定路線行走、協助安裝等需求,“它們走得比較慢,還不能跑跳。好在一些工業場景不需要快速行動,這個缺點可以被局部接受。”

總體上看,全身型外骨骼機器人在市場上的應用還比較少,價格、自重、使用難度超出接受範圍,還需要進一步技術疊代。

以傲鲨智能為例,他們的第一款全身型外骨骼機器人最近推出。風格上延續了單關節外骨骼簡約低調的風格,有點像把上肢、腰部和腿部等單關節外骨骼組合起來,定制它的客戶是高校,用作科研。

徐振華具體介紹說,一是現在的全身型外骨骼機器人價格昂貴,科研領域和醫療領域零星購買或許可以接受,工業領域批量化應用還很難。二是自重對機械外骨骼的影響非常大,品質越大慣性越大,對人體運動的阻礙越大,功耗也會增加。三是使用穿戴需要經過專業教育訓練,它們的關節數量更多,意味着人要适應的外骨骼數量更多,技術功能和安全要求也更多。

另外,《流浪地球2》中的門框形态外骨骼機器人,現在工業領域也有一些初級形态,礦山、港口等場景下遠端操控的機械裝置較為典型。比如操作者遠端操控港口的吊機,操作者能以第一視角看到吊機所在的環境,吊機也會根據人的指令完成相應任務。差距在于,人與機械的通聯程度低,且機械能做的事情單一。

瞭望 | 鋼鐵機甲,如何為凡人軀體賦能?

外骨骼機器人在現實中使用 受訪者供圖

工業領域未來的“電動螺絲刀”

關于機械外骨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當時處于純粹去驗證這個東西是否可行的學術階段。徐振華告訴記者,随着硬體技術和軟體工具進步,他在2017年感受到機械外骨骼發展加速,市場化步伐加快。最先是用到醫療領域幫助人體康複訓練,随後作為人機協作裝置擴充到工業領域,國際上有名的企業主要有美國機器人企業薩科斯、德國假肢供應商奧托博克、日本外骨骼制造商Atoun等。

雖然不确定機械外骨骼會不會成為鋼鐵俠的機甲,但在工業領域成為未來的“電動螺絲刀”應該不成問題。“不同于工業機器人的專用型特點,機械外骨骼更像通用型裝置,隻要是人能做的工作,它都可以配合着人一起幹。”徐振華分析。

從發展趨勢判斷,機械外骨骼會更輕便、更智能、更柔性,但它能否普及、何時才會普及的關鍵不在于機械外骨骼本身,而是取決于基礎科學的進步,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電池、驅動方式和晶片技術。

——更輕便,需要軟硬體共同發力。記者采訪了解到,影響機械外骨骼自重的不隻是材料,結構設計和算法更加重要。結構設計包括傳感器、電機布局等,“如果可以減少傳感器的數量,就可以減少很多結構,自重自然就輕了”。算法對功耗起着決定性作用,差的算法會特别耗電,進而需要更大的電池容量。

——更智能,人工智能将發揮作用。“我們現在是人工設定一個标準化運作模型去适應不同客戶。ChatGPT最近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考,未來有可能讓機器自己去學習,然後去個性化适應使用者的行為習慣。”徐振華說,“關于ChatGPT在機械外骨骼領域的應用,我們還處于偏早期的研究。我們的技術合作方和業界技術大牛普遍認同,人工智能可以學習語言,就意味着未來也能學習動作。”

可以想象,如果類似ChatGPT的大動作模型誕生,現在靠人力歸納調整動作運作模型的方式或許會被改變,人工智能将在更大的資料量、更精細的尺度上學習人的動作特征。機械外骨骼可能是以出現兩個變化,一是基礎能力增強,即更快、更精準地識别出穿戴者的更多動作,二是個性化增強,不再是适應某類工種的動作特征,而是比對每個人的行為習慣。“‘比對’對機械外骨骼來說非常關鍵,探索人工智能手段是讓機械外骨骼更好地比對人。”徐振華說。

——更柔性,寄希望于仿生技術進步。徐振華介紹,柔性驅動方式主要是用鋼絲、尼龍等線繩模仿人體肌肉布局,再用電機驅動這些線繩,目前還在實驗室階段。“如果柔性驅動方式未來能普及,外骨骼會做得更輕巧,更貼合人體。”

采訪的最後,徐振華告訴記者一個他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機械外骨骼是不是機器人的過渡階段?

他的回答是:這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它們的發展是并行的。

2004年徐振華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時,還沒有機械外骨骼的概念,單純是研究機器人。後來他發現,很多事情是機器人做不了的,為什麼不能人和機器協同呢?在機械外骨骼領域探索多年後,他的觀點更加明确:即使是在未來,依舊有很多事情需要人來完成,而輔助人就是機械外骨骼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