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黑客帝國”慣用5種手段策劃“顔色革命”

作者:光明網

□ 本報記者 吳瓊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進行中心和360公司5月4日聯合釋出《“黑客帝國”調查報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之一)》,依據大量事實披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長期收集外國政府、公司和公民的情報資訊,在世界各地秘密實施“和平演變”和“顔色革命”,持續進行間諜竊密活動。

推翻或試圖推翻他國合法政府

這份最新釋出的重磅報告指出,作為美國聯邦政府主要情報機構之一,美國中央情報局主要業務範圍涉及:收集外國政府、公司和公民情報資訊;綜合分析處理其他美國情報機構收集的情報資訊;向美國高層決策者提供國家安全情報和安全風險評估意見;根據美國總統要求組織實施和指導監督跨境秘密活動等。長期以來,這一情報機構在世界各地秘密實施“和平演變”和“顔色革命”,持續進行間諜竊密活動。

從20世紀80年代國際社會主義陣營遭受沖擊、20世紀90年代初蘇東劇變(“天鵝絨革命”)到2003年格魯吉亞“玫瑰革命”,從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到2005年吉爾吉斯“郁金香革命”,從2011年西亞北非國家“阿拉伯之春”到2014年烏克蘭“二次顔色革命”等,都被國際機構和世界各地學者認定為由美國情報機構主導的“顔色革命”典型案例。其他一些國家還發生過未遂的“顔色革命”事件,如2005年3月白俄羅斯“雪花革命”、2005年6月阿塞拜疆“橙色風暴”、2005年黎巴嫩“雪松革命”、2007年緬甸“藏紅花革命”、2009年伊朗“綠色革命”等等。如果從冷戰時期算起,帶有“和平演變”和“顔色革命”色彩的政權更替事件更是不勝枚舉。

據統計,數十年來,美國中央情報局至少推翻或試圖推翻50個他國合法政府(而中央情報局隻承認其中的7起),在相關國家引發動亂。

報告指還出,多起“顔色革命”事件中都有西方大國借助網際網路推波助瀾的影子。西亞北非多國“阿拉伯之春”事件發生後,美國個别大型網際網路跨國企業積極介入,向沖突各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拉攏支援反對派,向與美國利益不符的他國合法政府公開發難,協助釋出擴散虛假資訊,推動群眾抗議活動不斷激化。

中情局5種主要技術手段曝光

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國家病毒應急進行中心和360公司綜合分析上述事件中的各類技術,認為資訊通信和現場指揮成為影響事件成敗的決定性因素。美國的這些技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給美國情報部門對外發動“顔色革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可能性。

報告披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全球各地策劃組織實施大量“顔色革命”事件的5種主要技術手段。這也進一步從技術角度佐證了借助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手段,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全球各地策劃組織實施了大量“顔色革命”。

首先是提供加密網絡通信服務。為幫助中東地區部分國家的抗議者保持聯絡暢通,同時避免被跟蹤和抓捕,美國公司(據稱具有美國軍方背景)研發出一種可以接入國際網際網路又無法追蹤的TOR技術(“洋蔥頭”路由技術,The Onion Router)。相關伺服器對流經它們的所有資訊進行加密,進而幫助特定使用者實作匿名上網。該項目由美國企業推出後,立即向伊朗、突尼西亞、埃及等國的反政府人員免費提供,確定那些“想動搖本國政府統治的異見青年”在參與活動時,能躲避當地合法政府的審查和監視。

其次是提供斷網通聯服務。為確定突尼西亞、埃及等國的反政府人員在斷網情況下仍能與外界保持聯系,美國谷歌、推特公司迅速推出一款名為“Speak2Tweet”的專用服務,它允許使用者免費撥号并上傳語音留言,這些留言被自動轉換成推文後再上傳至網際網路,推特等平台公開釋出,完成了對事件現場的“實時報道”。

第三是提供基于網際網路和無線通信的集會遊行活動現場指揮工具。美國蘭德公司花費數年研發出一款被稱為“蜂擁”的非傳統政權更疊技術,用于幫助通過網際網路連接配接的大量年輕人加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流動性抗議活動,大大提升了活動現場指揮效率。

第四是美國公司研發了一款名為“暴動”的軟體,支援100%獨立的無線寬帶網絡、提供可變Wi-Fi網絡,不依賴任何傳統實體接入方式,無須電話、電纜或衛星連接配接,能輕易躲過任何形式的政府監測。借助上述功能強大的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手段,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全球各地策劃組織實施了大量的“顔色革命”事件。

第五是美國國務院将研發“反審查”資訊系統作為重要任務,并為該項目注資超過3000萬美元。

美是不折不扣的全球第一黑客

報告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給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滲透颠覆和搗亂破壞活動提供了新的機遇,全球各地使用美國網際網路裝置和軟體産品的機構和個人成為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傀儡“特工”,幫助該機構迅速成為網絡諜報戰中的“明星”。

報告在介紹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網絡攻擊武器系列時指出,2017年3月7日,維基解密網站披露了8716份據稱是來自美國中央情報局網絡情報中心的秘密檔案,内容涉及美國中央情報局黑客團隊的攻擊手法、攻擊行動項目代号、攻擊工具技術規範和要求等,維基解密将相關檔案稱為“Vault7”(穹頂7),引發全球範圍的高度關注。

此次釋出的報告提取了多個“穹頂7”提到的網絡攻擊武器樣本,通過實證分析發現,美國的網絡武器已覆寫全球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和物聯網資産,可以随時随地控制别國網絡,盜取别國重要、敏感資料。可見,美國是不折不扣的全球第一黑客,包括中國在内的很多國家都是美方網絡竊密和攻擊的受害者。

報告認為,美國操縱的網絡霸權發端于網絡空間,籠罩世界,波及全球,而作為美國三大情報搜集機構之一,美國中央情報局針對全球發起的網絡攻擊行為早已呈現出自動化、體系化和智能化的特征。針對美國中央情報局對大陸發起的高度體系化、智能化、隐蔽化的網絡攻擊,境内政府機構、科研院校、工業企業和商業機構如何快速“看見”并第一時間進行“處置”尤為重要。

來源: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