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家黎氏,千裡赴會

作者:黎潤

〈一〉曆史

入粵始祖黎鵬,字待舉,原籍江西省贛州府雲都縣(1957年改為于都縣)水頭裡,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進土,任翰林學士,因谏帝谪廣州路學正,後定居新會縣都會裡。

從待舉公金榜提名到現如今(1164至2023),時空劃過了859年。其間見證了南宋(趙構在杭州稱帝)元朝、明朝、清朝及孫中山先生民主革命到抗日戰争、解放戰争。見證了黎氏家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薪火傳承。

今天海内外黎氏後人彙集新會,彙集鳳凰山,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為的是族人之間加強團結,弘揚先祖精神,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漫長的曆史長河,黎氏子嗣也遍布了世界各地,孕育出無數英才,從衆多名人之中,摘錄幾位俊傑,激勵後人。

歐家黎氏,千裡赴會

〈1〉嶺南畫派創始人黎雄才,享年91歲。黎雄才出生于廣東肇慶,祖籍高要。中國當代畫家,美朮教育家,嶺南畫派創始人。

肇慶高要市區有一間以黎雄才個人命名的藝術館,叫雄才藝朮館,占地面積8800平方米,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于1993年落成,是高要的一張名片。館内收藏來自全國各地300幅名畫,其中黎雄才捐出200多幅。他的一幅山水畫,曾經拍到七千四百八十萬元,200幅名畫,價錢難以計算。高要市政府為了報答黎老先生的無私奉獻,特意獎勵200萬。黎雄才說政府的獎勵我心領了,但錢請轉交希望國小,為人高風亮節。

歐家黎氏,千裡赴會

2〉原廣州市長黎子流,享年91歲。

黎子流出生于佛山市順德區陳湧村,原廣東省廣州市長。這個平民市長,實幹家,之前是順德縣委書記,江門市委書記,在廣州市長任期内,說得最多的話是:得就得,唔得返順德,幹了不說,多幹少說,幹完再說。

歐家黎氏,千裡赴會

3〉黎玉玺,亨年89歲黎玉玺,四川達縣人,原國民黨海軍司令,參謀總長,一級上将。二〉奔赴新會

5月1日晚上10點鐘,歐家黎氏173人在會長黎明輝的帶領下,分乘3輛豪華大巴,8輛轎車,扛着"黎"字大旗,帶上橫幅,日夜兼程,奔向新會。由此我聯想解放前的祭祖活動。我問父親,過去沒車沒船,四十多公裡路程,你們是怎麼去祭祀羅崗嶺一世祖侯契公和楊青南岸的八世祖婆莫氏祖墳的?父親說,在家食過晩餐後,擡着生豬,分别挑上柴米油鹽香燭紙錢,提着三角煤油燈,摸黑走了一夜,到達目的地後,殺豬做飯祭祖,回到家後,已是半夜,兩頭黑,千辛萬苦。

5月2日,衆位兄弟姐妹在明輝會長的帶領下,

扛着"黎"字大旗,統一着裝,拉着橫幅,

随着人流上山到達待舉公墓群,今次海内外參加祭祀的共有1500多人,活動正式開始。

歐家黎氏,千裡赴會

先祖茔前,

鑼鼓喧天。

唢呐聲聲,

鞭炮齊鳴。

龍獅起舞,

全體肅穆。

祈求先祖,

陰府安息,

祈求族人,

興旺發達。

創造奇迹,

報效祖國。

今次祭祖活動,十分感謝黎明輝會長、黎日湛、黎李如等二十多位宗親的無私贊助,感謝多位宗親為新會黎公祠重光捐款獻愛心,祝福他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本人高興之餘,賦詩一首:

始祖黎鵬翰林士,

後任廣州路學正。

定居新會告終老,

福澤百世香火盛。

歐家宗承先祖業,

人傑地靈萬代興。

鳳凰山上祭太祖,

子孫親情感天庭。

〈三〉結束語(并非多餘的話題)

于都,地處江西贛南,貢水從城中穿過,一江兩岸,風光旖旎,物産豐富,人傑地靈。上世紀69年底,筆者所在的215師,逢上級指令,從廣東台山、河源等地,調防到江西贛州地區執行任務:軍事訓練,生産施工,三支兩軍,野營拉練,參觀紅色革命老區等等⋯。足迹遍布尋烏、定南、龍南、信豐、贛州、興囯、于都、吉水、吉安、永豐、撫州的樂安及井崗山上的大小五井。

于都,是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裡長征的集結地,八萬六千紅軍在此出發……

共和國首次授銜,于都出了十六位将軍。

筆者年輕無知,總以為我們是廣東人到江西當兵。現在追根溯源,我們的根在那裡,是回老家服兵役,有詩為證:

先祖成名于都出,

後輩當兵于都入。

世事湊巧原是緣,

穿過時空八百年。

江西之行巳遠去,

往事回首慨萬千。

本文插圖為本家宗親進階攝影師黎進提供。

202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