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钗的柳絮詞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蜂團蝶陣亂紛紛。

幾曾随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華莫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

卻是好詞!

“白玉堂”也就是她門口了,她自己的屋子一片潔白,也沒啥東西,倒不是沒得擺,也許是她覺得俗。“春解舞”用的妙,有拟人成分,又有作壁上觀之态。

“東風卷得均勻”,何以要非得卷得均勻?當然了,有時候确實挺均勻的。這好像也代表了寶钗追求完美的一種思想。

“蜂團蝶陣亂紛紛”,卷得均勻,現在又亂紛紛!也許本應該是均勻的,但是仔細看起來,還是亂紛紛的。

“幾曾随逝水,豈必委芳塵”,不是逝水,就是芳塵,反正也沒什麼好的下場了。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柳絮也就是這樣了,就像命運一樣無法改變自身。

“韶華莫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之是以這句顯得有力量,因為既然無法改變事實,也隻好在精神上提高追求,自我寬慰。就像是,你可以高興的過苦日子,也可以快樂的過苦日子一樣,這就是心态的問題。轉念想一想,上青雲又如何呢?寶姐姐啊,令人歎息!

(興趣來了,再說兩首)

湘雲的:

豈是繡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紅樓上說此詞妩媚。确實是很有味道。為什麼呢?你可以想象——一個像海棠一樣的少女,纖手輕輕拈着柳絮。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呢?要知道柳絮漂浮無根,讓人傷感,和充滿希望正在如夢年齡的少女,恰恰成了一種對比。

“豈是繡絨殘吐”,湘雲雖嬌憨開朗,可是在家裡挺受氣的,父母早亡,客居叔叔家,嬸嬸老讓她幹活,針線啊什麼的。這句詞,即美又貼近現實。

“卷起半簾香霧”,就像她繡的東西是活的,能吐氣,而吹起來的呢,是香霧。一種孩童心态。當然了,這也是湘雲可愛之處。

“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鵑啼燕妒,為什麼呢?是因為一切都太美好了嗎?

“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珍惜吧,現在的好時光!因為未來是難測的。

寶琴的:

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

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

感覺上這首詞很工的。隻是,寶琴,作為寶钗的表妹,我實在是不太了解,書中寫她的地方不太多,我隻覺得此人,相當的美,有才。

“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漢苑,隋堤,就像她也寫了十古迹迷,她好像很熟悉曆史。零星,點綴,反正是比較寥落。

“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明月梅花一夢,這句好。難道她已經洞悉一切了麼?所謂現在就是将來的曆史,世事也就是這樣轉來轉去。明月,梅花,夢,好清,好美!她很喜歡梅花,紅樓中有白雪梅花一章,寫的她像天仙。喜歡梅花的人,又長得如此,你可以想象她是個什麼樣的人。

“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栊”,落紅,當然是花盡,香雪簾栊,是柳絮撲窗的狀況。當然了,柳絮也會盡的。

“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強!自然流轉本來并無二緻,隻是人類自作多情耳!寶琴不遜于寶钗,也許在某些方面還略強。這琴妹妹不簡單,怪不得老太太喜歡她。

想當時寶姐姐才十五歲,其他的雲妹妹,琴妹妹什麼的,都比她小。可以想象這都是群什麼人?如此的有才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