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論文等級劃分,關于計算機等級考試論文

計算機等級考試對于計算機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影響。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于計算機等級考試相關論文。内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于計算機等級考試全文如下:

【摘要】随着計算機的普及和計算機教育的不斷深入,很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都普遍開設了VFP程式設計課程,VFP程式設計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二級考試科目之一,報考該科目的考生越來越多,VFP程式設計已成為很多考生關注的一門語言。考生掌握上機考試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和幾種常考題型的解題思路,對提高二級考試過級率會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VFP;程式設計

計算機等級考試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理論基礎知識”;二是“程式設計”。其中“理論基礎知識”主要考查該學科的理論知識,“程式設計”主要考查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校每年參加VFP二級考試的考生很多,但是過級率并不理想,本人通過調研、統計,發現大部分考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都很好,上機操作存在很大的問題,導緻過級率過低。

1、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l)理論和實踐脫解,把理論和實踐獨立開來,不會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的上機操作,上機考試重點考察考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程式編寫能力,而這些操作能力的培養和理論知識是分不開的,是以考生應真正掌握理論知識,并通過練習上機模拟題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自己的上機操作能力。

(2)上機實踐的學時不足,很多考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配置設定給上機操作的學時并不足,對于一些上機操作題型并不熟悉,對于一些經典的考題也沒有認真實踐過,導緻上機考試過級率并不理想。建議考生在資料庫操作、查詢、視圖、SQL語句、程式設計、表單和菜單等知識多上機操作,保證學時。

(3) 一些“不良”習慣,很多考生平時在做上機模拟練習時,養成看視訊解析的習慣,看完視訊解析再去操作,并沒有認真去分析題和解決題,久而久之就會缺失了實踐操作能力,建議考生在上機操作中認真思考,獨立完成,碰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去看視訊解析,這樣對于解決這道題或這類題會有很大的幫助。

(4)應掌握上機考試的技巧,很多考生在考試時會因為一些細節錯誤而失分,如遇到以下錯誤提示:指令中含有不能識别的短語和關鍵字,文法錯誤/指令中缺少必要的字句,找不到變量,操作符/操作數類型不比對等,這些都是考生在上機程式設計時可能遇見的情況,是以在平時的模拟操作中應認真總結錯誤,做好筆記,技巧性的記憶,進而通過錯誤提示迅速改正錯誤。

2、以下是曆年上機操作常考的題型,本人結合執行個體和大家一起分享

2.1資料庫和表的基本操作

資料庫和表的基本操作多數出現在基本操作題中,幾乎是上機考試必考題。

題目要求:1.在考生檔案夾下建立立一個名為“供應”的資料庫檔案;2.将“零件”表和“供應”表添加到“供應”資料庫;3.通過“零件号”字段為“零件”表和“供應”表建立永久性聯系,其中“零件”表是父表,“供應”表是子表;4.為上述建立的聯系設定參照完整性限制:更新規則為“限制”,删除規則為“級聯”,插入規則為“限制”。

分析給定的題目要示,這是一道資料庫和表的基本操作。第1小題主要考查怎樣建立一個資料庫,可以通過指令CREAT DATABASE,也可以通過菜單方式建立;第2小題考查的是在資料庫中添加自由表,可以在資料庫設計器中右鍵單擊調出快捷菜單,選擇“添加表”,也可以通過指令ADD TABLE指令添加自由表到資料庫;第3小題考查的是為資料庫表建立索引,并為兩表建立聯系,此題已給“零件”表是父表,“供應”表是子表,隻需在表設計器中為“零件”表的“零件号”字段建立主索引,“供應”表的“零件号”建立普通索引,然後在父表中選中主索引,按住滑鼠拖動至子表相應的普通索引上,釋放滑鼠,永久性連接配接即建成。

在這裡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如果沒有給定哪個是父表哪個是子表,需要自己分别打開兩個表去檢視,如果公共字段下的值(零件号)沒有重複的就是父表,建立主索引,如果公共字段下的值有大量重複的就是子表,建立普通索引。第4小題考查的是參照完整性限制的設定,在建立兩個表的永久性聯系之後,會在兩個表之間出現一條連線,可以輕按兩下連線,點選“參照完整性”;或者右擊連線調出快捷菜單,選擇“編輯參照完整性”,在參照完整性生成器中按要求設定更新規則為“限制”,删除規則為“級聯”,插入規則為“限制”。在這裡也需要注意一個問題,有的時候需要清理資料庫,在資料庫設計器處于編輯狀态下,點選菜單欄上的動态菜單“資料庫”,然後選擇“清理資料庫”即可。

2.2SQL查詢

SQL語句中的查詢語句是VFP上機考試重要知識點,貫穿上機考試的三大題型,SQL查詢的标準語句格式是:SELE….FROM….WHERE…可以簡單地分解為三個部分:查什麼資料、從哪兒查資料、查的條件是什麼。如果需要分組則使用GROUP BY語句,如果需要排序則使用ORDER BY語句,如果查詢去向是表則使用INTO TABLE 語句,如果需要運算還要使用相關的函數。

2.3下面我們來看一個詳細的執行個體

題目要求:在考生檔案夾下完成如下簡單應用:

使用SQL語句完成下面的操作:根據“國家”和“獲獎牌情況”兩個表統計每個國家獲得的金牌數(“名次”為1表示獲得一塊金牌),結果包括“國家名稱”和“金牌數”兩個字段,并且先按“金牌數”降序排列,若“金牌數”相同再按“國家名稱”降充排列,然後将結果存儲到表TEMP中。

根據題意,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是一道兩表連接配接查詢,查什麼資料,從哪查資料,查的條件是什麼,是否需要分組、排序,是否有查詢去向等。通過給定題目,我們知道查詢結果是“國家名稱”和“金牌數”兩個字段;查詢的資料源是“國家”和“獲獎牌情況”;由于名次為1的表示獲得金牌,也就是說名次不是1的記錄我們都不需要,這就查詢條件WHERE需要控制的;最終統計的是每個國家獲得金牌數,是以首先應該進行分組操作,分組字段應該是能區分每個國家的字段,這裡可以選擇“國家名稱”字段,然後選擇分組5大函數中的計數函數COUNT()來解決獲得的金牌數;查詢結果先按“金牌數”降序排列,若“金牌數”相同再按“國家名稱”降充排列,使用ORDER BY語句來排序;最後查詢結果存儲到表,可以加上INTO TABLE語句。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給出正确的SQL查詢語句:

SELE 國家名稱,COUNT(*) AS 金牌數;

FROM 國家,獲獎牌情況;

WHERE 國家.國家代碼=獲獎牌情況.國家代碼.AND.名次=1;

GROUP BY 國家名稱;

ORDER BY 金牌數 DESC,國家名稱 DESC;

INTO TABLE TEMP

需要注意的幾點如下:

1、多表連接配接需要在WHERE條件中公共字段相連,即國家.國家代碼=獲獎牌情況.國家代碼。2、名次字段要厘清是字元型還是數值型,如果字元型字段的值需要加上定界符。3、在沒有空值的情況下,COUNT(*)等同于COUNT(國家名稱)。4、ORDER BY後面不能加函數,也就是說ORDER BY COUNT(*)這是錯誤的。5、降序排序需要加上DESC。

3、結語

總之,要想在二級考試上機操作中過關,關鍵是要結合所學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上機操作中,平時多上機操作,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總結方法、經驗和技巧。

關于計算機等級考試相關文章:

1.怎麼正确準備計算機等級考試

2.計算機等級考試資訊

6.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到四級的沖刺全功略

7.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B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