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招聘面試技巧

最近負責了公司招聘,發現校園招聘這種事情,真是一個奇葩的工作。能做好校園招聘的人,一定是一個沖突體。這個人一定是思維缜密,因為流程在這裡特别重要,宣講會、筆試、面試,需要不能出亂子;這個人還需要有創新意識,做好了宣講會、筆試面試,也就是中規中矩,沒啥特色,如果不弄點有新意的東東出來,也很難找到最優秀的人才。 

有人說,這個不沖突啊。看上去不沖突,實際上挺沖突的。因為如果這個人思維缜密,還有很好的創新意識,太難找了。看了很多大學生過來面試,感觸頗多。感觸的是,人和人真的很不一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見聞和感想,不設架構,随便聊聊。 

考察三個方面 

無論是哪一種面試,主要就看三個方面:現在能力如何,未來潛力如何,人品如何。第一個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為後面兩個因素有太多的人為判斷因素,無法量化。所謂的面試準備,“現在能力如何”很難有大的改變,後面兩個因素是可以短時間做一些準備的。 

之前有一個很典型的 case,有個小夥子能力很強,筆試和初試評價都很高,最後終試的時候,評價特别低,就是因為其被判斷為潛力不夠。沒有鑽研精神,對新技術不感興趣,不願意深入思考,不主動學習 …… 

畢業學校 

總有學生會問類似的問題:你們公司是不是特别看重學曆和畢業院校,是不是隻招 211,985 高校的學生?我第一次聽見這些問題還好,後來經常聽見類似問題。我發現一個規律:問這些問題的人,一定不是 985 或者 211 高校的學生,而且問這些問題的人,内心又有着無限的自卑,總是覺得别人會看不起自己。 

其實換一個角度看就會明白,筆試和面試是為什麼?不就是在篩選麼?重點大學已經幫助做了一些篩選了,是以某些公司隻看學校也是正常的。關鍵在于自己有實力,公司錯過了,是公司的損失。 

學習能力 

還有學生會非常強調自己的學習能力,說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習能力強。在所有學生的履歷中,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會寫自己的學習能力強,是以這個不要做為一個特點。

面試過程中,一再重點強調自己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一般都是能力不行的,當自己能力不夠強的時候,才會這麼強調自己學習能力強。聰明一點的學生,都不這麼說,他們隻需要講述一些例子,讓面試官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學生學習能力強,适應能力強。 

最大的挫折 

我經常問應聘者一個問題:你過去幾年受過的最大挫折是什麼?應聘者回答後,我還會問:你是如何走出來的?這個時候的回答千差萬别,有的人回答是失戀,有的人回答是親人去世,有的人回答是考試失敗。 

我聽到最奇葩的一個回答是:跟室友吵了一架。後來才知道那個同學的經曆是,從小别人都讓着她,那次室友沒有讓着她,打擊很大。一個人能承受多少委屈,也可能會取得多大的成績。其實後面一個問題的回答更加重要,會反映出一個人的做事方式,一個人是否足夠陽光。 

小清高 

技術比較牛、條件比較好的人,一般都有點小清高。有時候不願意參加宣講會,有的甚至連筆試都懶得去。其實這種學生容易失去一些機會,而且在面試過程中,容易挂掉。從整體來看,現在是買方市場,每個公司都重視人才,但一定不是這個時候。 

是以,開始的時候還是低調、主動一些比較好。發 offer 之前,主動權在公司,一旦你拿到了 offer,主動權就在你了,你可以談條件,公司這時候才會真正重視你這個人才。 

關于履歷 

很多公司面試,其實沒有筆試環節,大多是通過履歷篩選,然後通知面試。一些同學希望自己的履歷脫穎而出,搞得很特别,出發點不錯,但經常适得其反。因為你不知道面試官是什麼性格,你搞得花花綠綠,有人覺得漂亮,也可能有人覺得太浮躁。 

如果你條件還可以,履歷格式還是普通一點比較好,不要劍走偏鋒。也不要用招聘網站上模版一樣格式的履歷,很容易被忽略掉的。比較好的履歷,不求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求低調奢華有内涵。建議學習下喬布履歷(http://cv.qiaobutang.com/)是怎麼來教大家寫履歷選擇履歷模闆的。 

内容方面也有要考慮的地方,有大面上的介紹,還要有重點的描述。把一些關鍵詞放進去,否則搜尋篩選履歷不會進入視線。然後重點介紹自己最擅長的部分,一定是最擅長的,因為面試官一定會問履歷上的相關問題。 

如果做好了,履歷可以做為一個鈎子,引導面試官問你一些問題,你要是準備好了答案,在答案中再準備一個鈎子,讓面試官問下一個問題 …… 

還有一個最關鍵點,針對你要面試的公司做履歷修改。一般公司都有崗位描述,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技能,你就重點描述什麼樣的技能。不要所有公司投遞的履歷都是一樣的。 

穿着禮儀 

面試儀表其實沒那麼重要。如果你平時就很正式,那就穿的正式,如果你平時從沒有穿過西服,面試時穿一件西服,也會覺得特别别扭。在網際網路公司面試,穿着并不重要,反而穿得太正式了,會顯得另類。 

一般不要濃妝豔抹,當然打扮得特别漂亮的,也有好處,就算實力不行,也有機會過初試。以前初試官偶爾把美女放過來給我終試,評語是:面試辛苦,放松一下。 

最好的禮儀,其實是多說幾句公司的好話,稱贊公司有多麼好,自己對公司多向往什麼的,面試官一般都覺得受用。 

了解公司 

還有的同學,除了準備點技術問題以外,其他的一概沒有準備。不知道公司背景,不清楚公司業務,然後嘴上還會說,對這個公司非常感興趣,非常希望加入這個公司 …… 這種人很容易就被刷掉了。其實花半個小時去了解公司背景和主要業務,哪怕隻看一些新聞,也會增加面試官的好感。 

如果希望加入一家公司,建議去多用這個公司的産品,關注公司所在的行業,經常看看這個公司的新聞,想辦法去認識一下公司内部的人,了解一些情況。沒有認識的人怎麼辦?現在微網誌、微信這麼發達,甚至還有陌陌、來往,你還找不到人麼? 

帶三樣東西 

面試的時候,記得帶三樣東西:一份履歷,白紙、和筆。 

履歷一定要準備一份,原因很多。阿裡是要求所有面試線上化,是以一般都不給面試官履歷,造成面試官必須用電腦看,電子版哪有紙質版舒服啊;有可能是兩個面試官,但他們隻準備了一份履歷;還有可能助理忘記列印履歷給面試官了,很多面試官都是被安排面試的,如果助理不得力,履歷也要自己列印。自己準備一份履歷,可以讓面試官有個好印象。 

白紙和筆,都是在面試過程中可以幫助自己的。我面試過很多學生,當我要求他們描述某個項目或者算法時,他們用手勢比劃半天,有的同學把我手上的筆和紙拿過去,讓我隻好眼巴巴看着。另外,用筆來畫項目流程圖或者技術架構,比用語言描述更加形象。畫完之後,還可以把白紙一起交給面試官,嘿嘿,保證面試官對你印象深刻。 

談薪資 

談薪水是個有點敏感的話題。一般都是在最後 HR 來跟你談的,但不保準面試過程中有些面試官會主動的問。 

有次我問學生薪水期望時,有學生傻傻的回答說:不是最後才談麼,怎麼現在就談了?我當時就想,我想什麼時候談就什麼時候談你管得着麼?談薪水,最标準最讨巧的回答是類似這樣的:薪水是很重要,但我更看重這個機會,隻要薪資差不多就好了。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薪資體系,不會因為你的要求而增多多少,也不會因為你不要求而減少太多。在面試過程中,如果你已經有了其他公司給你 offer,你可以委婉的表達一起别的公司給的 offer 是多少,如果這個公司很想讓你過來,薪資方面一定會考慮的。 

而且一旦到了最後談薪資的時候,你可以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這個時候是 HR 談了,公司已經确定要給你 offer,HR 不會輕易的否決你的面試結果,是以可以大膽的談。 

不知道 

面試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個情況,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我見過好多學生,遇到問題不知道,連忙回答說:我以前學過但是忘了,我再看看書就完全知道了。這種讓面試官很無語,所有的問題都是這樣啊,看看書都知道了。最好的方式,就是望着面試官傻笑說:不好意思啊,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确實不知道。 

正常情況下,面試官的問題一定有一些是面試者回答不上來的,有時候面試官是故意在這麼做,顯得自己比較牛逼,打壓一下面試者的預期。否則後面 offer 沒法談了。但在面試過程中,應該表現出足夠的自信,答不出來也沒有關系;當然也不要傲慢,否則搞得面試官心情不好就麻煩了。 

我的面試經曆 

我自己其實隻被正式面試過兩次,第一次是我還在天大上研究所學生,華為過來面試說可以去他們那裡做畢業課題設計,我去面試了,後來我們學院通過了兩個人,我也通過了,不過後來我沒有去;第二次面試是加入雅虎的面試,還是周鴻祎和他的技術大拿李钊面試的,後來就加入雅虎了。回想這兩次,我都沒有用什麼面試技巧,那時候也很少去想面試技巧,就是很真實的回答了他們的問題。 

講了這麼多,最後我想說,大巧若拙,最好的技巧就是沒有技巧。隻要做好了足夠的準備,那麼就真實的表現自己。好了,就講這些吧,希望能幫助到你。 

面試小技巧 

寫了這麼多,最後說幾個小技巧: 

1.面試之前,可以去廁所洗把臉,然後把嘴張大,然後深呼吸。為什麼要這樣?你自己試試就知道了,會讓你不緊張。 

2.面試過程中,注意看着面試官,然後微笑。大部分面試官都在裝正經,你如果能讓場面不那麼正式,會拉近距離。 

3.面試過程中,注意多用“咱們”,少用“你們”。例如:咱們公司在某個産品上如何如何 …… 很容易就拉近距離了。 

4.面試結束,可以微笑着問問還有沒有下一次面試,如果面試通過有的面試官會告訴你的,至少可以安心吧。 

所有面試結束,一定要記住跟你談offer的那個人的電話或者聯系方式,隔幾天跟聯系一下問問進度。公司内部其實相當混亂,很容易就遺漏某個人了。如果你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