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模大戰目前,國内企業各顯神通,權威榜單:BAT華為居第一梯隊

作者:财迅時評

2023年無疑是人工智能的“爆發年”,各種基于AI的新技術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出,其中AI大模型更是成為了全球科技公司的“角逐場”。

日前,中國移動研究院釋出國内AI大模型發展報告指出,百度、阿裡巴巴、騰訊、華為是業界公認國内大模型第一梯隊,在大模型研發投入、技術能力和人才團隊實力較強,具備追趕GPT-4實力。

百模大戰目前,國内企業各顯神通,權威榜單:BAT華為居第一梯隊

其中,從應用方向看,百度文心大模型布局最早,内外部應用雙向發力;阿裡通義率先布局内部應用,尚未向公衆客戶開放;騰訊混元大模型主要服務内部業務。

國産大模型“混戰”

今年以來,随着ChatGPT爆紅“出圈”,國内大模型諸神混戰,熱鬧非凡,熱度甚至完全超過美國。

如今,中國已經出現了“百模大戰”盛況。據民生證券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中國已經有超過30個大模型産品釋出,還有不少正在研發過程中。

百模大戰目前,國内企業各顯神通,權威榜單:BAT華為居第一梯隊

今年3月,百度就推出了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并不斷疊代出新的能力。并且,目前還在内測階段的百度文心千帆大模型平台上,不僅支援文心一言大模型及第三方大模型服務,還有大模型開發和應用的整套工具。

此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内,阿裡巴巴、騰訊、華為、位元組跳動等大廠也已經推出大模型相關産品。

4月11日,阿裡雲正式釋出旗下大模型産品“通義千問”,同時,阿裡雲智能集團CEO張勇在峰會上表示,阿裡巴巴所有産品未來都将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

華為、騰訊也在不久之後公布了盤古大模型、混元大模型的新進展。并且,騰訊還另辟蹊徑,從大模型算力上入手,推出了性能提升3倍的新一代高性能計算叢集。

除此之外,AI公司們也都将重心轉向大模型,一些新興的AI公司嶄露頭角。比如,由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搜狗創始人王小川等企業高管領銜的“AI大模型創業軍團”,也對AI大模型風口“虎視眈眈”。

大廠AI技術比拼

衆所周知,AI大模型是“大資料+大算力+強算法”結合的産物,科技企業的技術底座決定了其AI大模型的應用價值,因而AI大模型入門資質是科技實力,技術比拼不可避免。

據公開資料顯示,無論是百度、阿裡巴巴還是騰訊、華為每年在研發上投入的資金均在百億元規模,研發團隊人數破萬,且在技術研發上實力雄厚,是目前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玩家。

以華為為例,身處“制裁常态化”壓力之下,2022年企業研發投入仍高達1615億元,占總營收的25.1%。

在AI大模型相關的技術積累上,華為擁有晶片、算力、模型、算法等完善的生态鍊布局。早在2019至2020年間,華為就已啟動“盤古大模型”立項,該模型在預訓練階段累計學習了40TB大小的文本資料,參數規模達千億級别。

百模大戰目前,國内企業各顯神通,權威榜單:BAT華為居第一梯隊

無獨有偶,騰訊的混元大模型,背後的技術投入和積累一樣頗為深厚。據騰訊2022年财報顯示,騰訊去年全年研發開支達到614億元,2019年以來,騰訊累計研發開支已經超1826億元。

在人工智能領域,騰訊過去五年專利申請數量為1063工智0項,位居全球網際網路行業榜首。騰訊在2022年4月披露混元大模型,就協同了騰訊預訓練研發力量,覆寫NLP大模型、 CV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及衆多行業/領域任務模型。

阿裡達摩院也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多年,形成了從飛天雲作業系統、晶片到智算平台的“AI+雲計算”的全棧技術能力,為阿裡AI大模型的訓練和運作提供了強大的算力、算法和資料基礎。

大語言模型AI技術是當今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點和趨勢,對科技巨頭而言,掌握這項技術意味着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實作技術創新和商業突破。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和衆多挑戰,未來會有更多科技企業投身于大型語言模型AI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期在全球科技産業的舞台上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