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柑橘種植所面臨的六大選擇,選擇對了,柑橘種植更輕松

作者:三農種植者
柑橘種植所面臨的六大選擇,選擇對了,柑橘種植更輕松

近年來,大陸柑桔産業發展迅猛,無論從種植面積,還是産量,均居全球之首。但與美國等柑桔主産國相比,仍然差距不小,這與發展過程中對一些問題的處理有一定的關系。宏觀來說,它指産業結構與發展方向;微觀上說,它是廣大種植者實際操作時做出的各種選擇。

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原所長沈兆敏研究員就品種選擇、苗木選擇、種植選擇、肥水選擇、模式選擇和産後選擇等六大選擇的相關方内容簡述于後。

品種選擇

柑橘種植所面臨的六大選擇,選擇對了,柑橘種植更輕松

老舊品種與優新品種

品種是柑桔生産的基礎,好品種可以優質、豐産、穩産,品種不好,不是遲遲不結果,就是低産劣質,嚴重影響生産效益。

在種植品種的選擇上,應持“喜新不厭舊”的态度。即對優質豐産的新品種應積極種植,但種前要了解品種是否适合當地栽培,最好進行少量高接換種,觀察其是否優質豐産,之後再選擇擴種或規模種植,以取代原有的相形見绌的老舊品種。

不過,老舊品種能長期種植,必有其适應性、豐産性或易栽易管等方面的優勢,不能喜優新品種,厭老舊品種。特别是目前新品種推出還不夠規範,有的未經過比較試驗、區域試驗就進行推廣;更有甚者,個别苗木繁殖戶,亂冠品種新名,不實宣傳,推出其“新品種”為賺錢,使不明真相的種植者受害不淺。是以對待優新品種應喜歡,但對種植的老品種的更換也要謹慎。

大宗品種與小宗品種

國内,柑桔的大宗品種主要指甜橙類、寬皮柑桔類和柚類的品種;小宗品種是指檸檬和金柑等。大宗品種栽培多,尤其是甜橙類中的紐荷爾臍橙等臍橙品種,寬皮柑桔類中的溫州蜜柑、椪柑、沙糖桔,柚類中的沙田柚、琯溪蜜柚等,栽培面積大,産量又多。

小宗品種是指栽培面積、産量相對較少的品種。但大宗品種與小宗品種也是可變的,小宗品種随着栽培面積和産量增加可成為大宗品種。為此,種植者要了解柑桔的大宗品種和小宗品種的變化和市場的供需,以有利于準确選擇發展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好的品種。

本國品種與引進品種

大陸是柑桔品種大國,譽稱“世界柑桔資源寶庫”,栽培品種達百個以上,主栽品種也有數十個,可以說應有盡有。曆史上,大陸一直是柑桔的重要原産地之一,為世界柑桔産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在不同時期從世界柑桔生産國引進不少優新品種,在生産上發揮了大作用。

如原産大陸浙江天台的光桔,被日本僧人來天台山進香歸途時帶回日本,後發生變異為無核的溫州蜜柑。以後大陸又從日本引進,尤其是特早熟、早熟、中晚熟溫州蜜柑;從美國引進的紐荷爾臍橙、伏令夏橙等已在大陸大量種植。不過,引進品種的推廣要特别注意适應性、區域性和砧木的試驗,以免不适而造成大的損失。

苗木選擇

柑橘種植所面臨的六大選擇,選擇對了,柑橘種植更輕松

矮化砧木與喬化砧木

柑桔栽培基本都使用嫁接苗。是以,其生長的強弱,樹體的高矮,結果的早遲,産量的高低,品質的優劣和對逆境、病蟲害的抵抗力的強弱均受砧木的影響。

目前,世界柑桔主産國使用的砧木主要分喬化砧和矮化砧。美國、巴西、意大利、西班牙、南非、澳洲等國主要用喬化砧;中國、日本、南韓等國主要用矮化砧。喬化砧以枳橙的特洛亞、卡裡佐為代表,主要用作甜橙類的砧木;矮化砧以枳為代表,主要用作寬皮柑桔的砧木,尤其是溫州蜜柑的砧木。

使用喬化砧的柑桔樹體高大,結果較矮化砧稍遲,但後期産量和單株産量高,種植密度宜稀,适宜果園機械化作業。矮化砧樹冠矮小,結果早,适宜密植。

柑桔砧木與品種嫁接後應有好的親和性,同一砧木對不同品種親和力可能有所差異。如卡裡佐枳橙用于國外引進的紐荷爾臍橙、伏令夏橙、哈姆林等品種後樹體生長健旺,結果正常,但它用作從國内錦橙中選出的渝津橙的砧木後,種植後不久,幼樹出現枝梢叢生,葉片黃化、長勢衰弱而死樹的問題。

露地苗木與容器苗木

柑桔的露地苗木是傳統正常在露地培育的裸苗,又稱非容器苗;容器苗木是在容器中培育的苗木,通常砧木苗在現代設施(溫室、大棚)中進行,嫁接後将容器苗移至露地培育。

容器苗通常是無病毒(無裂皮病和碎葉病)的健壯苗。一般根系發達,苗木健壯,不帶病毒,一年四季可種植,且種植後無緩苗期,成活率幾乎百分之百,不帶病毒的苗木還具盛産期長和豐産等的優勢。

全球主産柑桔的美國、西班牙、巴西等國在20世紀 60、70年代已較普遍地使用容器苗。大陸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在重慶先行試驗推廣,現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浙江和雲南等省、區也在大力推廣。

容器苗前期投入較大,如遠距離運輸成本較高。今後推廣宜采用育苗規模适度,适控運輸距離,以利普及。無病毒容器苗的大力普及有利于大陸柑桔産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種植選擇

柑橘種植所面臨的六大選擇,選擇對了,柑橘種植更輕松

重視新栽與改造老樹

大陸柑桔産業發展很快,最直覺的展現就是新栽柑桔面積的迅速擴大。而随着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柑桔樹齡的增長,老齡的柑桔樹不斷增加。據近期不完全統計,老齡柑桔樹占了全國柑桔面積的35%左右。

另外,目前大陸的柑桔面積已久居世界之首,實際栽培面積也屢超規劃和發展計劃面積,不宜無限制擴大。而現有的柑桔老齡樹因樹冠郁閉或土壤闆結、薄瘠等問題造成低産,但樹體多數仍然健康,經過改造仍可繼續豐産,而且改造的投入遠遠低于建立園的投入,還能較快見效。

密植栽培與稀植栽培

柑桔的栽植密度與砧木、品種、地形、栽培管理水準、是否實施計劃密植等有關,乃至與不同國家,甚至不同的時期相關。

一般使用矮化砧的較使用喬化砧的栽得更密,山地較平地栽得密,品種長勢健旺、樹體高大的種植較稀,如柚和葡萄柚;樹體矮小的金柑、特早熟溫州蜜柑等種植較密。樹冠管理水準高的,如能有效控制樹冠大小的栽得較密,管理水準低,放任樹冠生長的栽得較稀。實施計劃密植栽培的密度較正常栽培的大一倍,甚至二倍。

是以,世界上柑桔生産國家的栽植密度也有不同,如美國、巴西、意大利和澳洲等國,由于柑桔大多使用喬化砧,果園機械化程度較高,栽植密度較稀,一般甜橙的株行距為5米×6米(畝栽22~23株),甚至6米×6米(畝栽18~19株)。

中國、日本和南韓等柑桔種植密度較大,枳砧溫州蜜柑的株行距一般為3米×4米,甚至3米×3米,即每畝分别栽56株和74株。20世紀70、80年代時,國内推行計劃密植,種植的密度較大,進入20世紀末以來,密度由較密轉為适度密植。

種前改土與種後改土

大陸柑桔園地絕大多數是需經土層增厚,土壤培肥後才可種植(除少數利用土層深厚肥沃的熟地外)。柑桔種植地凡需改土的,提倡苗木種植前完成改土。有時種植前來不及改土培肥的,柑桔苗木種植後3年内應完成土壤的改良,以利柑桔植株正常生長和如期投産。

肥水選擇

柑橘種植所面臨的六大選擇,選擇對了,柑橘種植更輕松

有機肥與化肥

有機肥和化學肥料都是柑桔生産中需要的肥料。

有機肥的作用:

一是營養作用。有機肥富含柑桔生長所需的各種養分,能不斷供給生長結果需要。有機質在土壤中分解産生二氧化碳,可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增産。供給養分是有機肥的主要作用。

二是改良土壤。有機肥料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更新土壤腐殖質組成成分,改善土壤實體性狀,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培肥土壤。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名額,是形成土壤環境的物質基礎,土壤有機質由土壤中未分解、半分解的有機質殘體和腐殖質組成。有機肥料可形成團聚體,加上它的密度一般比土壤小,施入土壤有機肥料可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氣性,易吸熱保濕。

化肥的作用:

一是成分單一、含量高。含一種或數種柑桔生長發育所必須的營養元素。施得得當,增産效果明顯。

二是易為柑桔吸收。多數是水溶性或弱酸溶性化合物,對果樹具速效性,能直接為根系或葉片所吸收。

勞力的緊缺,柑桔果樹生産的管理,尤其在肥料的管理上問題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忽視有機肥的施用和土壤改良培肥。

與20世紀90年代以前相比,當下柑桔果園施用有機肥大量減少,幼齡果園利用行間空隙種植綠肥也越來越少,導緻柑桔土壤有機質嚴重缺乏,有的産區有機質含量在0.5%以下,遠不能滿足柑桔植株正常生長結果對有機質的需求。

從柑桔生産持續發展和增加果農種植效益考慮,必須重視有機肥的使用。

正常施肥與配方施肥

正常施肥是指根據柑桔不同物侯期進行的傳統施肥,存在常會使植株出現營養不足或過量的弊端。

配方施肥是指對果樹可利用的土壤的各種營養元素進行測定,結合果樹各生長發育階段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以此為基礎,按比例配合各種所需肥料,并依據肥料在土壤中可被吸收利用的百分比,來确定施肥量的一種科學施肥方法。果樹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能達到節肥增産、減肥提質、配肥高效、培肥改土和生态保護的目的。

對于配方施肥,果農可請當地的農技推廣站、土肥站對果園土壤的營養元素及其含量進行測定,并根據柑桔各生長時期對營養的需求,提出配方施肥的方案。

正常灌溉與節水灌溉

柑桔果樹對水分敏感,從優質豐産出發,凡種植柑桔的地域都應有水源,以解決植株需水時的及時灌溉。

正常灌溉是指溝灌、澆灌等,通常用水較多,用人工較多。随着柑桔産業發展和水資源的緊缺,柑桔灌溉上發展了以微噴和滴灌為主的節水灌溉。節水灌溉建設時投入較大,管理的要求也較高,但使用省力、節水,柑桔的增産效果明顯。提倡平地集中成片,山地相對坡度不大,以及上有水源可利用高度落差進行自流的園地使用節水灌溉。

模式選擇

柑橘種植所面臨的六大選擇,選擇對了,柑橘種植更輕松

精細栽培與輕簡栽培

精細栽培是大陸柑桔生産傳統栽培的一種方式,以高産為目标,在柑桔果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為緻富果農,滿足消費者需求起了積極的作用。其栽培特點是精細、費工、費時,成本也相應較高。

随着柑桔産業的迅猛發展和農村勞動力轉向城鎮,農資價格上漲,給果樹繼續實施精細管理難度增加。在20世紀90年代,重慶從美國引進柑桔優新品種和先進技術,在重慶忠縣進行苗木培育、建園和種植後的土(壤)、肥(料)、水、保(植保)、果(實)的管理,試驗了美國的栽培技術,并取得了成效,一些栽培技術還在全國柑桔産區進行推廣。

浙江不斷從日本引進溫州蜜柑特早熟、早熟、中晚熟品種和大量的雜柑品種,以及相應的配套技術,後經柑桔産區試驗、總結,推出了輕簡化栽培技術。輕簡化栽培又稱省力化栽培,其主要特點是減輕勞動強度,減少用工,簡化技術操作。

從柑桔種後的土壤、肥料、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均可推行輕簡化。

土壤管理上推出生草栽培。

肥料管理改一年施 8~9次肥為2~3次肥,改挖穴(溝)施化肥為樹盤撒施化肥。

整形修剪,采取幼樹不輕易動剪整形,任其生長,結果後視需要時作适當的整形修剪;樹冠密閉,采用剪(鋸)3~4 年生的大枝,開出“天窗”,使樹冠通風透光。

在病蟲害防治上采取綠色防控:農業防治、實體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學的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綠色防控,減少使用農藥,保護環境。

輕簡化栽培另一特點是用機械化代替人工繁重的勞動:機械化耕作、機械化除草,機械化施肥,機械化噴藥、噴除草劑,使栽培管理的勞動強度大大減輕,工效極大提高。

露地栽培與設施栽培

長期以來,大陸柑桔在南方适栽柑桔的地域均作露地栽培。少數因試驗和特殊需要進行保護地(設施)栽培。

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冬季氣溫較低的産區進行以塑膠大棚為主的設施栽培,使中熟和中晚熟的柑桔品種順利過冬,達到完熟,延遲采收而獲得好的收益。設施栽培相對投入大,但效益明顯,發展加快,且發展了可控溫控濕的設施栽培。

産後選擇

柑橘種植所面臨的六大選擇,選擇對了,柑橘種植更輕松

采後保鮮與留樹保鮮

柑桔采後保鮮,是通過人為的技術措施,使采摘後的果實,延緩衰老,并盡可能地保持其品種固有的品質(外觀和内質)。

主要是适宜采後貯藏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種;特早熟品種即采即銷,早熟品種采後一時銷不了(價格低)暫作貯藏,晚熟柑桔多數邊采邊銷,作采後貯藏的可用各種貯藏場所,如簡易庫房、地下庫、地窖等貯藏,方法同柑桔貯藏(此略)。

有的晚熟品種在春季3~4月,甚至更晚采收,采後又不可能馬上銷畢,則采取冷庫貯藏。

冷庫貯藏是利用有制冷及調節氣、溫、濕裝置的現代保鮮方法。貯存時冷庫保持8℃左右,相對濕度 90%左右,二氧化碳濃度1%以下,氧氣濃度17%~19%,并定期進行循環通風。冷庫貯藏期3~4個月,長的可達半年,但出庫後的貨架期短,要盡快銷售。

留樹保鮮(又叫留樹貯藏)主要是12月底至次年1月成熟的中晚熟柑桔品種,為延遲應市買個好價,可采取留樹貯藏至2月、3月甚至更晚。

采後即銷與果品加工

柑桔的特早熟、大多數早熟品種,為早上市取得好的效益,一般八、九成熟即采收應市。對翌年2~3月後成熟的晚熟柑桔品種通常也選擇随采随銷。

果品加工需大量的柑桔原料,是以可有效緩解柑桔滞銷,促進柑桔産業的發展。大陸柑桔加工業以加工糖水桔瓣罐頭為主,柑桔汁的加工起步較晚,與巴西、美國等相比差距大,應大力發展橙汁加工,尤其是鮮橙汁的加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