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I體驗

1. 不要讓使用者先注冊再去選商品。

顧客們是來買東西的,不是來填表單的。是以需要確定使用者在付款過程中完成了注冊,而不是付款前就去注冊,也不是讓使用者把商品放到購物車裡之前去注冊。系統資料庫單的需要使用者花功夫去填,注冊過程中還可能有問題,是以這會成為使用者順利完成購物的障礙。

UI體驗

Taget這個網站就是當使用者真正要把錢付了的時候,才讓他去注冊的。

在 購物流程中,把注冊這個麻煩往後面移,能使最後購買商品的使用者大大增加。使用者既然一開始就花了很多時間選購他們想買的東西,那如果在付款的時候因為注冊麻 煩而離開,前面選購商品花的時間久白費了。但如果使用者還沒開始選商品酒讓他去注冊,這時,他們還沒花時間成本,就更容易選擇離開。

2. 如果這個商品有貨,明确地告訴使用者

對商品有的庫存數量需要明确地告訴使用者。如果商品沒貨了,要早些讓使用者知道,避免使用者購買時往後操作了好幾步才發現原來商品沒貨了。不僅要在商品介紹頁面顯示庫存數量,在使用者搜尋商品的結果頁面也要顯示出來。

UI體驗

Overclockers 在商品清單中,就列出了詳細的庫存數量資訊。

另外,如果某個商品現在缺貨,但最近就會進貨了,可以提供給使用者一個預定的功能,這樣不急着買這個商品的使用者,過幾天來就可以買到了,他也不用擔心過一陣子來買時,商品又售空了。

3. 讓使用者很友善地修改訂單

每個人都可能出錯,使用者有可能在購物車裡放錯了商品,或者要付款的時候改變主意了。這時,要讓使用者在付款的過程中能修改他們購買的商品,如果不能修改他們可能就離開了,而能修改的話,就赢得了許多潛在使用者。

UI體驗

IconDock 就讓使用者通過輸入框中的數字,很友善地修改購買的數量。

如果使用者想把商品從購物車中删掉,不要讓他們在輸入框中輸“0”這個數字來删掉。還是提供“删除”這個連結比較好,通過點“删除”,可以讓他們把商品從購物車中删掉,這樣修改既快又簡單。

4. 在使用者操作過程中,提供給他們實時的幫助

因為付款過程需要使用者輸入資訊,而使用者很可能在這個過程中碰到問題,這些問題不一定能靠有限的幾個界面來解決。這種情況下,提供給使用者專業的,一對一得幫助,要比給他們一個寬泛的幫助(比如“常見問題”的頁面)好很多,類似“常見問題”的頁面不一定能解決使用者碰到的問題。

UI體驗

在“戴爾”的購物網站上,使用者就可以通過咨詢電話和線上客服獲得幫助。如果使用者在付款過程中碰到了問題,她可以立刻咨詢客服獲得幫助,問題幾分鐘内就輕松解決了。

在使用者付款過程中,提供線上客服或電話咨詢的幫助是個非常好的主意。不過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負擔得起那麼多客服成本的,大中型公司可以考慮這個方法,特别是那些網上付款流程比較複雜的公司。

5. 使“傳回”按鈕充分起到作用

“傳回”按鈕是網頁浏覽器中最常用的按鈕之一,是以許多使用者可能在付款過程中也會經常用到。一些網站不提供傳回上一頁的功能,當使用者點“傳回”時,頁面會自動重新指向某個頁面或是報錯,這樣會對使用者的體驗造成負面影響。

Ticketmaster 中,點“傳回”按鈕出現這樣的報錯,就會讓使用者有受挫感。

當 使用者點“傳回”按鈕時,不僅不能老讓他們碰到出錯提示,而且如果前一頁是表單的話,要儲存他們之前填的資料并再次顯示給他們看。這樣使用者隻需要在原來填的 内容上做修改,而無需重新填寫整個表單。的确,有些情況下,使用者點“傳回”已經為時已晚,比如他點了“确定支付”的按鈕。不過别的一些頁面都能支援“返 回”按鈕的話,既節省了使用者時間又減少了他們的挫敗感。

UI體驗

亞馬遜網站,說明了商品的顔色和詳細情況,比如精裝書/平裝書,還提供連結傳回檢視原商品詳細資訊。不過他沒有提供商品的縮略圖。

UI體驗

Oxfam 提供了每件商品的縮略圖,讓使用者能快速浏覽。另外,如果使用者想确認這個商品是否确實是自己想買的,還可以通過連結傳回原商品介紹頁面。

6. 提供操作流程的指引

付款通常是一個包括多步操作的流程。這意味着使用者完成支付前會經過好幾個頁面。是以最好加一個操作流程指引,告訴使用者他們現在的位置,即他們目前走到付款流程的哪一步,哪個頁面上了,以及離完成過程還有哪幾步。

UI體驗

蘋果網站在所有付款頁面上,都放了一個簡潔的流程指引。

讓使用者知道自己在流程中的哪個位置,會給他們一種控制感,從可用性角度來說,這是很有必要的。當然,讓使用者知道後面還有哪幾步操作,就可以完成了也會減少他們的疑惑。這樣他們在完成付款前,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想法,來調整或取消訂單的自由度更大。

7.付款界面保持簡潔

付款過程和網站上浏覽型的網頁不同。在付款過程中,使用者并沒有在購物。這意味着所有的浏覽型操作在這裡都是多餘的,這隻會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影響他正在完成的任務。設計時,要把那些不需要的元素去掉—比如,商品目錄連結,熱銷商品推薦等,使界面保持簡潔。

UI體驗

戴爾網站的付款頁面,就沒有商品的目錄連結,而是讓使用者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付款流程上。

有時使用者會傳回,再買一些商品,再來付款,是以需要提供一個“傳回繼續購物”的連結。另外,要確定所有指向“下一步”的按鈕都大一些,避免使用者找不到。

8.不要讓使用者離開付款流程

使用者在付款過程中不要被打斷很重要,比如,把使用者引到一個和付款不相關的頁面。把使用者帶離開付款流程會有以下兩個問題:1)他們會搞不清自己究竟在哪裡,甚至有可能付款的頁面找不到了 2)他們可能會因為被打斷而沒有成功完成整個付款流程。

UI體驗

Laskys 網站的付款頁面上,當滑鼠懸停在某些元素上,會有幫助資訊彈出告訴使用者相關的功能說明。

不能打斷使用者付款流程,那麼我們要找到一個方法顯示不要的資訊。如果需要提供一些幫助資訊,而這些資訊又不适合在目前頁面上顯示,可以考慮通過浮動視窗或彈出視窗顯示。

9.告知使用者商品配送時間

線上購物比起實體店購物,有個較大的弊端:使用者需要等待幾天才能收到購買的商品。是以當使用者購買成功後,需要告訴他們大緻需要等待的時間。

UI體驗

蘋果網站會根據不同使用者的訂單顯示相應的送貨時間。

告知使用者商品配送時間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使用者要確定快遞公司送貨上門時,家中有人收快遞。其次,這樣使用者會對貨什麼 時候到有個心理預期,而不用老擔心買 的東西怎麼還沒送到。送貨時間顯示得越早越好,最好在商品介紹的頁面上就顯示。這樣的話,想購買該商品的使用者,就能根據商品送到時間是否能滿足需求,來決 定他們是否購買。

10.告訴使用者之後會發生什麼

當使用者完成了商品購買,并點選了最後一步操作的按鈕後,接着會出現什麼?以“感謝您購買本商品”為結束語。這對使用者來說,是一種禮貌的表示,而使用者也一定很樂意接受這些體貼的話。

UI體驗

亞馬遜網站,在使用者付款完成時,就會顯示:感謝您購買了此商品,并且告訴使用者接下去可以做些什麼。

另外,還要告訴使用者接着還會發生什麼——比如,當商品發貨時,他們會收到一封郵件通知。這會消除使用者對訂單是否真正成功購買的不确定,他們安心。

11.發一封确認郵件

使用者可能完成了商品訂購并付款了,但其實還沒結束。網站需要發一封确認郵件,告知使用者購買商品的詳細資訊和送貨到達的時間。這個資訊還是很有幫助的,因為這讓使用者再次确定他們沒買錯商品,比較安心。

UI體驗

亞馬遜網站會在使用者付款後,發送關于購買的商品詳細資訊的郵件,并告訴使用者如果買錯,如何在商品發貨前修改。

如果使用者買錯了商品,在商品發貨前,需要提供給他們重新登陸并傳回修改訂單的機會。簡單的出錯,比如選擇錯了尺寸,顔色,經常會發生,是以網站需要讓使用者感覺線上上購物既簡單又可靠。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hq2008/archive/2010/03/03/167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