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德宏迎江捕獲了第一隻棕頸犀鳥,填補了雲南幾十年來棕頸犀鳥形象的空白。

(攝影:何海燕)
圖中,犀鳥的頭頸部明顯棕黃色,喉嚨呈淡藍色,犀鳥是一隻由中國著名觀鳥家、瀛江觀鳥協會會長班定英、曾祥格爾驗證的棕頸犀鳥。
(攝影:朱溻勇)
(攝影:易毅)
"中國有五種犀鳥,棕頸犀鳥分布在雲南和西藏,雲南的記錄圖像是由1980年代中期在西雙版納拍攝的攝影師拍攝的。1990年代初,我們有去德宏村民來訪的記錄,但沒有視訊證據。這次拍攝的圖檔充分證明,棕頸犀鳥分布在雲南和德宏。"中國著名鳥類學家韓連賢說,他參加了許多重要的科學考察,包括在雲南省銅八關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攝影:曾祥格爾)
"棕頸犀鳥通常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寒冷山區,穎江有許多地區與拍攝棕頸犀鳥的環境相似,接下來我們将加大對這些地區的探索,進一步了解它們在英江的分布和繁殖,以便更好地研究和保護這一非常寶貴的物種。"曾祥格爾說。
"棕頸犀鳥在德洪已經存在了幾十年,這一次對我們來說,獲得它們的圖像是非常非常令人興奮的事件,我們将加緊尋找第五種犀鳥,白喉,以便盡快将它們帶到德宏。"潘定英說。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雲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