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蛇形機器人,太空煲魚湯,衆多太空“暢想”角逐國内首個空間科學載荷國際賽事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樊巍 範安琪 曹思琦】5月11日,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行的第五屆中國生命電子學術年會上,由中國電子學會、北京理工大學、國際宇航科學院、中國宇航學會、中國航天基金會共同發起的首屆國際空間科學與載荷大賽決賽正式拉開帷幕。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這是目前國内首個面向全球彙集并培育優秀空間科學與載荷技術人才與項目的國際化航天競賽。通過該項賽事遴選出的優勝項目,将被推薦作為中國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科學衛星等飛行搭載候選項目。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此項賽事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踴躍參與,許多中學生代表遞交了充滿想象力的實驗項目。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參賽團隊在本屆比賽中提出了在太空中種植山丹丹花的項目。該項目提出可利用山丹丹亦食亦藥的特性,在空間失重環境條件下,研制山丹丹在軌培養及加工裝置,未來有望解決航天員短期應急的食物及藥物供應的問題,也可以作為環控與生保系統的有益補充。

來自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的學生則帶來了太空誘變育種玫瑰提高出油率的設想。因玫瑰花出油量低,是以玫瑰精油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精油,該學生團隊設想能否通過将玫瑰花種“送上太空”誘變育種來提高出油率,使其更好的服務于人類。

來自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進階中學隊伍則“腦洞大開”,提出了在空間站培育多代彈塗魚實驗研究。該研究的目的是把彈塗魚培育成可以在空間站中長期養殖的魚類。提出該項研究計劃的學生團隊認為,彈塗魚有在陸地中生活的本領,可以憑借皮膚和口腔黏膜的呼吸作用來攝取空氣中的氧氣,這為這種魚類在太空中生存提供了條件基礎。而彈塗魚味道鮮美,有滋補功效,具有食用價值,未來能滿足航天員的營養需求。

該團隊成員大瀝進階中學高一學生李詩儀1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她們的實驗項目是受到了神舟十三号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課堂上的實驗科目的啟發。“在天宮課堂上,王亞平曾介紹過一些關于魚類以及水稻種植的實驗,我們受此啟發将其延展到了彈塗魚身上。彈塗魚不僅是實驗對象,還是一種新鮮美味的食品,我們覺得航天員現在在天上享用的都是真空包裝的食品,不夠新鮮。他們一定會有想喝湯的時候,我們這項實驗的目的是希望,如果他們在太空中想喝湯,就可以享用到鮮美的魚湯。”

李詩儀表示,她從小就對航天很感興趣,中國航天員的事迹讓她覺得雖然人類在太空中很渺小,但是逐夢深空的探索卻是浪漫和崇高的事業。“我的願望是希望中國的空間站能夠發展的更好,也希望有一天能和美國等一些航天強國形成互動交流。我們可以一起用我們先進的航天技術去幫助一些發展相對滞後的國家,讓整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好。”她說。

而在大學生參賽隊伍中,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團隊帶來了智能蛇形機器人空間創意設計。該項目團隊介紹稱,目前,空間站的故障檢測和維護主要依靠剛性機器人,但存在體積大、環境适應性差的局限性。這類裝置具有剛性沖擊,有可能對空間站的精密儀器和線路造成破壞,難以适應複雜狹窄的工作環境,是以,具有設計輕量化、小型化的智能蛇形機器人就可以發揮自身優勢,衍生出能夠為複雜結構内部提供狀态監測的監測機器人和手術機器人等人機協作機器人,為更多智能化機器人的研制提供技術支援。而同濟大學的學生團隊則提出了具有觸覺感覺功能的空間機器人智能手臂項目,該項目可以代替航天員完成特定的出艙活動,進而減少航天員出艙活動的頻率,降低空間作業的風險。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本屆賽事吸引了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埃及、俄羅斯、巴基斯坦、阿根廷、墨西哥等超過30個國家的隊伍報名參賽,許多國家的學生出于對中國航天近些年來飛速發展的高度認可而參加這項由中國機構發起的賽事。例如來自伊斯蘭堡的巴基斯坦大學學生團隊就結合已經建成的中國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此次賽事中提出了高速、高海拔對于北鬥接收機定位影響的研究項目。

來自西班牙馬德裡理工大學航天工程專業的博士生烏蘇拉·阿爾瓦雷斯和丹·克裡斯蒂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的項目《基于熱毛細效應的微重力下自由表面控制》已進入比賽的決賽階段。“中國在太空領域的發展非常迅猛。中國和許多國家都進行了國際合作,并将中國空間站打造成為了全球性的實驗平台,這着實令人驚歎。” 烏蘇拉稱。

在談到中美在太空領域的緊張關系,烏蘇拉表示,太空技術的發展一直需要各國之間的通力合作,曆史已經證明,科學進步能夠化解政治緊張的局勢。“我相信航天領域會成為一個增進我們彼此合作和互相了解的管道。”

現場一些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學者、專家及參賽學生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盡管全球局勢日益複雜,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航天合作和學術交流仍然保持強勁活力。在緊張的國際環境之下,航天領域的交流和合作成為了各國消除差異,達成合作共赢的重要紐帶。

國際宇航科學院創新與新技術負責人康健·奧利維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推動合作,并幫助各個國家能夠參與到航天事業中來。在科學界,我們應該淡化國家之間的緊張氣氛,遠離政治紛争。國與國之間的競争是正常的,這是一種常态。但是我們應努力争取團結,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團結都是我們需要加強的方向。”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子學會生命電子學分會主任委員、大會執行主席鄧玉林教授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舉辦首屆大賽是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宣傳航天創新的理念。“我們要求參賽選手要和國際、國内對手交流,強調航天技術的實用性和轉化作用,希望借此能提升全民航天科學素質,擴大航天事業的公衆影響力。”

在決賽開幕式上,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表示,本屆中國生命電子學術年會新增了“首屆國際空間科學實驗與載荷創新設計大賽”,未來将借助大會平台持續推動大家全面展示生命電子學領域前沿技術,深入探讨未來願景,廣泛推動生命電子領域進行深度合作。

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主任于淼表示,擁有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是國家創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在中國航天不斷創造新曆史的過程中,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擔重任,用青春的光芒與蓬勃朝氣,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在此過程中,第一屆國際空間科學載與載荷大賽旨在彙集并培育全球優秀的空間科學與載荷技術人才與項目,促進形成創新科學思想與先進載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