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軍曾經說過,“站在台風口,一頭豬都能飛起來”,當然,“豬”是形容詞;剛剛和楊幂分手的嘉行傳媒就曾經是資本市場的“飛豬”,透過嘉行和另外一頭“飛豬”樂華娛樂近年來不同的境遇,對娛樂行業的變遷應該會有更深刻的認知……
文 | 趙二把刀
2017年初,《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熱播,楊幂飾演的白淺跳崖更是大熱的“名場面” ……那不僅是楊幂演藝生涯的高光時刻,同時,也是嘉行傳媒開始成為聚光燈關注的焦點。
那一年,随着《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部劇的熱播,離開歡瑞後楊幂和其經紀人聯合創辦的嘉行傳媒開始名聲大噪,之後更是憑借50億估值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一時間,楊幂和一衆明星加持的嘉行傳媒猶如科技行業的“獨角獸”般的耀眼。
時光一晃而過,轉眼到了2023年,“共有從前,各有未來。”——5月8日,随着楊幂釋出的這條微網誌,其和嘉行傳媒的分手引發了行業内外的震動,随着與楊幂的解約,曾經被視為行業标杆的嘉行傳媒似乎也跌落凡塵,前景也沒那麼美好。
明星經紀,在過去十多年毫無疑問是最有争議的商業模式,一方面,曾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炒作題材,另外一方面,證劵市場又對明星經紀公司抱有極大的戒心,是以,很少有以明星經紀業務為主的公司能夠在a股過審——從這個角度,嘉行傳媒和樂華娛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最風光的階段,一個選擇新三闆,一個選擇港股,這或許也導緻了後續不同的現狀。
1
風起的日子
50億估值,“嘉行”憑什麼?
嘉行傳媒能夠獲得50億的估值,離不開明星的天價片酬以及影視劇的天價版權,也就是所謂的明星資本化和ip資本化的大背景。
2009年,華誼兄弟在創業闆上市,除了王氏兄弟獲得巨額财富之外,馮小剛、張紀中、黃曉明、李冰冰等一衆明星也嘗到了資本的甜頭,由此,也拉開了持續至今的資本和明星牽手的甜蜜故事——明星作為個體在市場的話語權也随着提升。
與此同時,随着流媒體在市場攻城略地,影視劇的版權也開始随之水漲船高,在2009年之後暴漲,并在2015年~2017年達到巅峰,單部劇集的版權費用動辄破億——而且,随着版權費用的提升,自帶流量并能帶動收視率的明星的片酬也開始大幅上升,以某爽為例,拍攝某部電視劇的片酬就高達1.8億。
就是在這樣的行業大背景下,嘉行傳媒從影視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那個時期的佼佼者。
2015年,楊幂和歡瑞解約,嘉行傳媒正式成立,主要核心就是楊幂、經紀人曾嘉、趙若堯,以及資本運作的操盤手李娟:楊幂不用多說,是公司最核心的資産;曾嘉和趙若堯都是資深的經紀人,應該算是公司的業務負責人。李娟,資深的投行人士,被外界描述為嘉行傳媒的操盤手——此後,短短三年的時間裡,嘉行傳媒開始了資本化之路,而資本之路的打通,離不開所謂“嘉行模式”在市場受到的認可。
什麼是“嘉行模式”?就是“嘉行參與出品+嘉行藝人包場”的模式,以《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為例,楊幂就帶着近10位簽約藝人參與其中;在迪麗熱巴大火之後,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參與到很多劇集之中——此外,嘉行以藝人經紀為起點,開始覆寫諸多文娛業務,也為其資本化之路打下了基礎。
1、借殼西安同大,登陸新三闆,此時市值0.25億;
2、2015年12月,尚世影業以78.95元/股的價格共認購和受讓嘉行380萬股,斥資3億元,公司估值高達15億元;
3、2017年3月,完美世界通過子公司控制的石河子市君毅雲揚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斥資5億元,以250元/股的價格認購和受讓共計200萬股,使得嘉行傳媒估值飙升至50億元,兩年估值暴漲200倍。
和嘉行相比,2015年左右的樂華娛樂還尚未成為明星公司,根據資料顯示,2015年9月,樂華娛樂曾于2015年9月在新三闆挂牌。在此期間,公司财報顯示,樂華娛樂2017年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0.79億元,同比下降71.18%;實作淨利潤0.19億元,同比下降66.55%,主要源于影視投資收入的缺失。
而在2015年,接受尚世影業的入股之後,嘉行的業績也是一路走高:2015年到2017年,嘉行傳媒分别以0.82億、1.29億、1.9億的淨利潤超額達标,2018年上半年,嘉行傳媒的業績也依舊出色,營業收入達5.22億元,同比增長295%,淨利潤達1.33億元,同比增長97.64%。
但這一切,到了2018年下半年,嘎然而止。
2
從東南飛到西北風
覆巢之下無完卵,但樂華為何沒受影響?
2018年,崔永元炮轟馮小剛和劉震雲,并曬出範冰冰的天價片酬合同;此後很快,範冰冰被稅務部門查證偷稅漏稅,由此,拉開了娛樂圈的大變局階段——之後,陰陽合同,個人工作室等都紛紛被曝光,很多明星也被查,也是這一輪開啟了娛樂圈的财務整改風潮。
其實在2017年,關于片酬過高的就引發了行業的關注,當年,多部門聯合釋出 “限酬”公開意見,提出演員總片酬不超過劇目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此後的2018年,多部門又聯合釋出明确要求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2018年8月,愛奇藝、優酷、騰訊視訊三大視訊網站及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影視制作公司,在《通知》基礎上進一步規定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總片酬(含稅)不得超過5000萬元。
之後更是因疫情,流媒體平台開始控制成本,走上了“降本增效”的階段。簡單來說,就是版權内容的采購更謹慎和更重視成本效益,更傾向内容的自我研發——這也使得過去3年多時間裡,整個娛樂内容行業都過的比較煎熬,多數影視公司也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難,日子不好過。
但有網友說了,那樂華娛樂為什麼能在這個節點赴港上市?這是個好問題,答案是雖然樂華娛樂在影視側的業績一度很一般,但它趕上了另外一個風口,那就是“新偶像時代”,尋覓培養了新一代的吸金藝人王一博。
2018年以來,愛奇藝、騰訊視訊等流媒體平台紛紛推出網絡選秀節目,很多優秀的練習生在這些節目中脫穎而出,樂華娛樂在“新偶像時代”占據重要的位置,其簽約藝人在這期間可以說是曝光度極高——與此同時,王一博在這個階段也開始成為娛樂圈重要的藝人,《陳情令》大火之後,又相繼在《創造101》以及《街舞》等大火的綜藝中擔任導師,尤其是《街舞》更是讓王一博的人氣和才藝備受認可。
大火的王一博,和轟轟烈烈的新偶像時代,将樂華娛樂推到了娛樂圈舞台的中心位置。根據資料顯示, 2019年、2020年、2021年,樂華娛樂的營收分别為6.31億元、9.22億元、12.9億元,王一博應占收入分别占同期總收入的16.8%、36.7%、49.5%,在2022年前三季度樂華娛樂實作的7.53億元營收中,王一博的占比則進一步上升至59%——王一博扛着樂華成功赴港ipo。
2023年3月21日,港股樂華娛樂釋出2022财年年報。公司在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實作營業收入9.80億元,同比下降24.04%,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7.24億元,同比增長412.19%。而且,随着《無名》《長空之王》等影片的上映,王一博的演藝之路也拓展的更寬了,和樂華娛樂看起來可以攜手走的更遠。
但趕上新選秀熱的樂華娛樂,同樣也遭遇到了“西北風”, 2022年相關部門頒布的偶像選秀禁令,對于樂華的影響還在持續!随着選秀節目的減少,樂華的簽約練習生們出道走紅的幾率變低,樂華娛樂需要将藝人輸送至之前并不算強勢的影視劇領域,但誠如嘉行傳媒現在遇到的瓶頸一樣,整個行業都在降本增效,想要靠着片酬保持公司營收的增速,難!難!難!
不過樂華的幸運在于,新選秀的風口是新風口,吸金能力也更強,藝人們不一定需要影視作品傍身,有流量有人氣就可以有商業活動的收入。隻是作為上市公司,樂乎娛樂面對的業績壓力和增長壓力也都是要比其他藝人經紀公司要大的多,是以,它才會推出虛拟偶像以及試水直播帶貨等領域。
和楊幂解約,并不代表着嘉行傳媒徹底和楊幂說分手;而影視内容市場的複蘇,也讓嘉行傳媒有着第二春的可能。
3
後楊幂時代,嘉行的未來會好嗎?
雖然已經解約,但楊幂和嘉行并沒有割席。“還以為楊幂是嘉行老闆”這個詞條上了熱搜,确實,雖然經紀約已經解除,但資本層面的關聯并沒有那麼輕易“分手”, 就算是楊幂想要賣掉嘉行的股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2018年,尚世開始分批挂牌出售嘉行的股份,當時還有媒體報道說“嘉行的股份”不好賣。雖然不好賣,但挂牌出售嘉行的股份還是讓尚世賺了不少,根據公告,2019年上半年,尚世影業憑借對嘉行傳媒的部分股權轉讓獲得1.7億元收益,業績實作大幅增長,另據媒體解讀,透過出售嘉行傳媒的股份,尚世影業的獲利在3億以上。
此外,根據企查查顯示,楊幂仍然持有超過15%的股份,完美世界旗下公司還持有10%的股份——是以,“楊幂是嘉行老闆”這話不離譜。
楊幂和嘉行解約也是粉絲期盼的,“嘉行”模式就是建立在楊幂強大的影響力上的,從《宮》開始成為大衆熟悉的藝人後,楊幂在很長時間裡代表的都是“熱劇“;但近年來,一波又一波的年輕女演員們開始成為熱劇的主角,在人氣和影響力上開始攀升,這都對楊幂等85花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轉型也勢在必行。
2018年的《扶搖》之後,楊幂擔任主演的劇集的口碑和流量都和過往不可同日而語,或許,解約後,不用帶着“同僚”的楊幂,可以挑選到更适合她當下的劇。
而對嘉行而言,藝人經紀仍然大有可為,根據嘉行傳媒官網,目前仍在嘉行傳媒旗下的藝人包括迪麗熱巴、高偉光、劉芮麟、賴藝、代斯、王一菲、李婷婷、袁雨萱等——其中,即将和肖戰出演徐克執導的《射雕》的莊達菲,也是嘉行傳媒的藝人。從藝人名單可以看出,嘉行簽約藝人們的待播劇其實不少,尤其是迪麗熱巴更是被外界稱為“新一姐”,也期待嘉行能給迪麗熱巴接到更好的影視劇資源。
當然,嘉行傳媒的資本之路也并沒有終結,根據資料顯示,2022年6月陝西公布360家後備上市企業名單,嘉行傳媒出現在C檔。按照标準,C檔企業淨利潤原則上不低于500萬元且營收不低于5000萬元,或者淨利潤不低于1000萬元且營收不低于3000萬元,或者營收不低于1億元。
嘉行能夠摸到50億估值,是因為趕上了明星資本化和版權天價的風口;當風口不在的時候,嘉行的估值可以貶值,再加上行業的劇烈變化,扛把子楊幂的解約也在情理之中;樂華娛樂能夠上市,是因為趕上了轟轟烈烈的新偶像時代,偶像們的流量和吸金能力使得其在港股上市,雖然目前也有營運上的難題,但偶像的商業價值仍然保持在高位——搭上的風口不同,去往的方向自然也不同,當風向轉化的時候,遇到的瓶頸和困難自然也就不同。
此外,雖然兩種模式大行其道,可也有很多見過錢的高知名度藝人開始選擇以“個人工作室”來經營自己的經紀業務,也有很多知名藝人自己開經紀公司簽約“藝人”,這也使得市面上經紀公司的話語權稍微有些許變化——不過對于大多數藝人而言,經紀公司仍然很重要,也是承接資源和商業繞不開的,這也是經紀公司曆久彌堅的緣由。
小結:
“嘉行模式”和“樂華模式”或許很難評判出優劣,但它們差別于其他藝人經紀公司最大的不同點是,它們分别遇到了楊幂和王一博,這也就塑造了它們各自最高光的好時光。是以,對嘉行傳媒而言,資本之路想要繼續走下去,就是要看能否找到新一代的電視劇女王吧;對樂華娛樂而言,王一博就是那個必須要捧在手心裡的寶,一刻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