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m.elecfans.com/article/1019779.html
随着我們社會對資料的渴望不斷增長 - 不僅資料越多,而且資料傳輸速度越快 - 基于NRZ類型編碼的舊調制方案越來越不充分。我們需要盡可能有效地從A點到B點擷取資料,無論是PC闆上的晶片還是長途光纖的一端到另一端。在許多方面受到青睐的調制方案是PAM4,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将讨論PAM4的基礎知識,然後再轉向它所帶來的測試和分析挑戰。有一段時間,NRZ類型的編碼已經有了資料傳輸的主要調制方案。在NRZ場景中,我們采用二進制模式,比如0011010,并将其編碼為一系列固定電壓電平,較低電壓為零,較高電壓為1(參見圖中的資料流M) 1的)。我們假設給定比特率為28 Gb/s。

圖1PAM4加倍串行資料傳輸中的位數通過增加脈沖幅度調制的電平數來實作,但是以噪聲敏感性為代價。
如果我們将NRZ信号視為眼睛如圖所示,它将具有比特周期T和幅度A.該信号所需的帶寬與比特周期(1/T)有關。比特率越快,比特周期越短,帶寬越高。
還有一個信噪比(SNR)比要求,它與振幅有關。眼圖變得越垂直越小,維持SNR就越難以解釋鍊路接收端的信号。從根本上說,我們要做的是将數量增加一倍。我們從A點發送到B點的比特。實作這一目标的一種方法是添加第二個通道或通道。在這個通道中,我們可能希望發送一個不同的位模式,比如0101100(參見圖1中的資料流L)。但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我們現在需要兩個發射器,兩個接收器和兩個通道。我們可能沒有額外的房地産或功耗,是以我們尋找另一種解決方案。
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來加倍比特率?一種方法是序列化兩個比特流。我們建立了一個56-Gb/s通道,而不是兩個28-Gb/s通道。結果,在我們以28 Gb/s傳輸一位的同一時段,我們現在有兩位以56 Gb/s傳輸。這看起來像圖1中的比特流ML。
信号ML的眼圖顯示振幅仍然與信号M和L的振幅相同,但現在是時期T/2。如果我們颠倒這個數字,我們得到帶寬,2/T.我們保留了與A相關的SNR要求,但信号所需的帶寬增加了一倍。是以,它分别是SNR和帶寬的好消息和壞消息。
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将通道中的比特率加倍,而不會使所需帶寬加倍,這就是PAM4進入圖像的地方。 PAM4取L(最低有效位)信号,将其除以一半,并将其加到M(最高有效位)信号。結果是四個信号電平而不是兩個,每個信号電平對應一個兩位符号。
PAM4信号在圖1中看起來像迹線M + L/2。最低級别為00,然後分别為01,10和11。 PAM4表示脈沖幅度調制,“4”表示四級脈沖調制PAM4信号的眼圖是不尋常的,有三個眼圖開口和四個垂直堆疊的電平,如圖所示。比特周期(或符号周期)是T.但是,這三隻眼睛中的每一隻眼睛的開口是A/3。對于帶寬要求,我們復原到1/T.是以,該信号移動56 Gb/s,使用與移動28 Gb/s的ML信号相同的帶寬量。但是随着與A/3相關的SNR,我們發現我們的M + L/2信号是三倍m。
實際上,我們已經将SNR換算為帶寬。許多串行鍊路受帶寬限制,因為在任何長度的銅線上移動都難以超過28 Gb/s。但是當你有一些SNR空間時,考慮使用PAM4調制方案可能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