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ython學習--2.4清單和元組

list

Python内置的一種資料類型是清單:list。list是一種有序的集合,可以随時添加和删除其中的元素。

比如,列出班裡所有同學的名字,就可以用一個list表示: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變量classmates就是一個list。用len()函數可以獲得list元素的個數:

>>> len(classmates)

           

當索引超出了範圍時,Python會報一個IndexError錯誤,是以,要確定索引不要越界,記得最後一個元素的索引是len(classmates) - 1。

如果要取最後一個元素,除了計算索引位置外,還可以用-1做索引,直接擷取最後一個元素:

>>> classmates[-]
'Tracy'
           

list是一個可變的有序表,是以,可以往list中追加元素到末尾:

>>> classmates.append('Adam')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Adam']
           

也可以把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比如索引号為1的位置:

>>> classmates.insert(, 'Jack')
>>> classmates
['Michael', 'Jack', 'Bob', 'Tracy', 'Adam']
           

要删除list末尾的元素,用pop()方法:

>>> classmates.pop()
'Adam'
>>> classmates
['Michael', 'Jack', 'Bob', 'Tracy']
           

要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用pop(i)方法,其中i是索引位置:

>>> classmates.pop()
'Jack'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要把某個元素替換成别的元素,可以直接指派給對應的索引位置:

>>> classmates[] = 'Sarah'
>>> classmates
['Michael', 'Sarah', 'Tracy']
           

list元素也可以是另一個list,比如:

>>> s = ['python', 'java', ['asp', 'php'], 'scheme']
>>> len(s)

           

如果一個list中一個元素也沒有,就是一個空的list,它的長度為0:

>>> L = []
>>> len(L)

           

tuple

另一種有序清單叫元組:tuple。tuple和list非常類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比如同樣是列出同學的名字: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現在,classmates這個tuple不能變了,它也沒有append(),insert()這樣的方法。其他擷取元素的方法和list是一樣的,你可以正常地使用classmates[0],classmates[-1],但不能指派成另外的元素。

不可變的tuple有什麼意義?因為tuple不可變,是以代碼更安全。如果可能,能用tuple代替list就盡量用tuple。

>>> t = (, )
>>> t
(, )
           

如果要定義一個空的tuple,可以寫成():

>>> t = ()
>>> t
()
           

但是,要定義一個隻有1個元素的tuple,如果你這麼定義:

>>> t = ()
>>> t

           

定義的不是tuple,是1這個數!這是因為括号()既可以表示tuple,又可以表示數學公式中的小括号,這就産生了歧義,是以,Python規定,這種情況下,按小括号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自然是1。

是以,隻有1個元素的tuple定義時必須加一個逗号,,來消除歧義:

>>> t = (,)
>>> t
(,)
           

Python在顯示隻有1個元素的tuple時,也會加一個逗号,,以免你誤解成數學計算意義上的括号。

最後來看一個“可變的”tuple:

>>> t = ('a', 'b', ['A', 'B'])
>>> t[2][0] = 'X'
>>> t[2][1] = 'Y'
>>> t
('a', 'b', ['X', 'Y'])
           

表面上看,tuple的元素确實變了,但其實變的不是tuple的元素,而是list的元素。tuple一開始指向的list并沒有改成别的list,是以,tuple所謂的“不變”是說,tuple的每個元素,指向永遠不變。即指向’a’,就不能改成指向’b’,指向一個list,就不能改成指向其他對象,但指向的這個list本身是可變的!

練習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 -*-

list1 = ['偶', '很',, 'iujh']
list2 = ,,,, ]
list3 = ["a", "b", "c", "d"]
print('清單 1')
print('清單 2')
print('清單 3')
choice1 = input('你想通路的清單:1/2/3 ')
if choice1 == '1':
    for x in range(len(list1)):
        print(x, list1[x])
    print('下一步操作:')
    print('操作 1 :添加元素')
    print('操作 2 :删除元素')
    print('操作 3 :插入元素')
    print('操作 4 :退出')
    choice2
    while int(choice2) !=:
        choice2 = input('您的下一步操作是:1/2/3/4')
        if choice2 == '1':
            A = input('輸入要添加的元素:')
            list1.append(A)
            print('修改成功')
            for x in range(len(list1)):
                print(x, list1[x])
        if choice2 == '2':
            for x in range(len(list1)):
                print(x, list1[x])
            A = int(input('你要删除的元素序号:'))
            list1.pop(A)
            print('修改成功')
            for x in range(len(list1)):
                print(x, list1[x])
        if choice2 == '3':
            for x in range(len(list1)):
                print(x, list1[x])
            A = int(input('你想要插入的位置:    '))
            B = input('你想要插入的元素:    ')
            list1.insert(A, B)
            print('修改成功')
            for x in range(len(list1)):
                print(x, list1[x])
    if choice2 == '4':
        exit() 
           

效果:

清單 1
清單 2
清單 3

你想通路的清單:1/2/3 1
0 偶
1 很
2 355
3 iujh
下一步操作:
操作 1 :添加元素
操作 2 :删除元素
操作 3 :插入元素
操作 4 :退出

您的下一步操作是:1/2/3/42
0 偶
1 很
2 355
3 iujh

你要删除的元素序号:0
修改成功
0 很
1 355
2 iujh

您的下一步操作是:1/2/3/43
0 很
1 355
2 iujh

你想要插入的位置:    0

你想要插入的元素:    他
修改成功
0 他
1 很
2 355
3 iujh

您的下一步操作是: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