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補壹刀:秦剛歐洲首站,留下的這幾個印象很深刻!

作者:環球網

來源:補壹刀

執筆/刀劍笑

“堅毅”。

正在歐洲通路的秦剛,在首站柏林就給主要歐媒留下這樣一個印象深刻的面容。

在與德國外長會談和随後記者會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明确重申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嚴正駁斥歐洲計劃制裁中企、對華合作“去風險化”等論調,并且清晰“講述中國對世界做出的貢獻”。

美歐一些媒體誇大炒作中歐之間的一些分歧,試圖給這次通路附上一層“陰影”。

但歐洲駐華大使9日表态“對話總是好消息”,秦剛在柏林參訪孔子學院并神态謙和地寄語“促進中德人文交流”,又都確定中歐圍繞此訪的主要目标和“共同期待”不被輕易帶偏。

這個促進溝通與合作的基調,相信也會帶到法國和挪威。

雖然中歐關系依然錯綜複雜,但按南華早報援引專家的說法,秦剛此訪“恰逢其時”。

01

10日淩晨,我外交部網站“外交部長活動”一欄更新置頂圖檔新聞:

當地時間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參訪柏林孔子學院并同中外師生交流。一張現場照片顯示,秦剛面帶微笑,寄語老師們“克服困難和挑戰,堅持把孔子學院建設好,為促進中德人文交流做出貢獻”。

補壹刀:秦剛歐洲首站,留下的這幾個印象很深刻!

瑞士新蘇黎世報,一家在歐洲影響力較大的德語媒體,密切跟蹤着中國外長的訪歐行程。不過,“促進交流”和神态謙和這些關鍵資訊,該報記者都沒去抓,而是徑直突出秦剛在柏林展現的另外一面:

他以“堅毅的面容闡述中國對世界做出的貢獻”。

新蘇黎世報這樣描述秦剛在與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會談後舉行聯合記者會時的姿态和表現。報道說,短短一個月内中德外長的第二次會面總體氛圍“平和”,但一些分歧甚至沖突點也可想而知。

記者會上,秦剛開宗明義,一開場就闡明這次訪德主要目的“是為即将舉行的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做準備”。在這點上,德國外長予以積極呼應,并以4月訪華時與秦剛從天津乘坐高鐵赴京做比,表示很高興兩國互動交流能夠“保持高鐵速度”。

北京和柏林之間政治交流“近期明顯增加”,德國電視一台說。

但另一家德媒提出,交流增多背後的“錯綜複雜也可見一斑”。

首先就是俄烏沖突問題,貝爾伯克在記者會上抛出了一套令人匪夷所思的邏輯。

雖然也重複了“中國能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官方辭令,但這位德國外長緊接着就整出一句:中方在沖突中“保持中立”就是站在俄羅斯一邊。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9日剛抱怨西方國家“着了魔”,無論什麼場合必談俄烏沖突,而且必定就加入對俄制裁施壓。看來德國外長這次也是一樣。

但連别國保持中立都不允許?蠻橫了點吧。

我外交部新聞稿顯示,秦剛外長當場予以嚴正回應,再次清晰闡明中方對于烏克蘭問題的看法以及勸和促談等原則立場。

補壹刀:秦剛歐洲首站,留下的這幾個印象很深刻!

其中一句,“希望德方發揮引領作用,為建構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提出具體方案”,還多少讓人讀出反将一軍的意思:

别整天琢磨着拱火,好好想想怎麼給高度複雜的烏克蘭危機尋找解決方案吧。

當然,中德以及中歐關系的“錯綜複雜”不止于此。

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及歐盟可能因對俄合作制裁中企的事。貝爾伯克據說也提到這個問題。

趕巧不巧,據稱歐盟當地時間10日就将讨論第11輪對俄制裁方案,涉及制裁中企的内容就包含其中。

還有記者問到德方和歐方所謂對華合作“去風險”的說法。

同樣湊巧的是,德國總理朔爾茨 9 日當天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恰好又搬出這套嗑兒,稱來自中國方面的“競争已經加劇”,他還附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觀點,說歐盟應在不與中國脫鈎的情況下“降低與中國關系中的風險”。

對這兩個問題,秦剛外長也都分别予以駁斥。

堅決反對單邊制裁,對此“将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以“去風險”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就是去機遇、去合作、去穩定、去發展……

我外交部網站上都單獨釋出了回應詳稿。

02

對話“總是好消息”,秦剛的通路是“歐中雙方都歡迎的一步”。

即便存有這些分歧,歐盟駐華大使庹堯誨9日在北京仍然強調,歐方希望與中方恢複和加強政治、經貿和人員往來等領域的對話交流,并稱秦剛訪歐“是很自然的”。

南華早報9日一篇文章也在開頭援引分析人士的話點明:

中國外長本周對法德和挪威的通路表明中方尋求重建與歐盟的關系,而歐盟方面也正試圖“從俄烏沖突的陰影中掙脫出來”。

補壹刀:秦剛歐洲首站,留下的這幾個印象很深刻!

如此一來,秦剛這次歐洲之行可謂水到渠成。

但歐洲親美反華輿論對此顯然不太樂見。

法蘭克福彙報就特意提到德國财長林德納訪華行程被推遲一事。有報道說,秦剛外長在與貝爾伯克會晤時澄清,這是因中國财政部長日程突然有變,并稱仍然歡迎林德納盡快通路。

但一些媒體頗為心虛地自覺對号入座,猜測可能是因與林德納同屬自民黨的另一官員3月竄訪台灣,林德納本人近期對華也有一些不當表态。

瑞士新蘇黎世報立即趁機炒作,稱中國這是在對德國采取雙重戰略:拉攏和懲罰。

當然,一見中歐溝通熱絡,美國輿論也頓時緊張起來。

中國“試圖拉攏歐洲上司人”,紐約時報駐布魯塞爾記者在中國外長抵達柏林當天發回報道,标題中就透出一股帶着警惕性的酸味。

秦剛啟程前,8日,我外交部發言人大緻介紹通路安排,“加強對話溝通,深化互利合作”“就下階段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全面對表”“推動雙邊關系穩步邁上新台階”是其中的關鍵詞。

補壹刀:秦剛歐洲首站,留下的這幾個印象很深刻!

但紐約時報9日的報道,絲毫不提歐方和中方都已明确表達出來的這些共同期待,而是專門挑出烏克蘭問題,并試圖将中歐在該問題上的分歧誇大描畫成這次通路的最大議題。

文章末尾,還特意關聯最近中美關系“再遇寒冰”,以及加拿大無理挑釁遭到中方反制,那意思,很像是“提醒”歐盟:

别把隊站歪了,得緊跟美加對中國示強。

其他一些美媒的報道路子,也驚人相似。

不過VOA的一篇最新報道對歐洲顯得稍微“尊重”了一些。在挑動放大俄烏沖突問題後,報道最後特意提到:

一天前,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剛剛跟歐洲對外行動署秘書長薩尼諾通過電話,兩人讨論了“進一步推進跨大西洋協調,以及對中國和“印太”地區采取一緻态度的方法”。

雖然隻有短短兩小段文字,VOA還是特意提到舍曼“此前就曾表示”,美歐對華态度互補且日趨一緻,美方承諾将和歐洲夥伴并肩,以“集體力量”來和中國打交道。

紐約時報對歐盟是拐彎抹角“提醒”,VOA則是直接喊話,但最終目的一模一樣。

但正如美媒也注意到的,在首站柏林,秦剛就再次開誠布公地表達了中方對于歐洲戰略自主的支援。相信這個态度在随後的法國和挪威,也将清晰明确傳達出來。

補壹刀:秦剛歐洲首站,留下的這幾個印象很深刻!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査道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中美博弈加劇之際,歐盟一些國家希望歐洲能夠更多地堅持戰略自主。

接待中國外長來訪,“就印證了這一目标”。

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