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 ls
- cd
- Linux的目錄
- 檔案的權限
-
- 1.使用者,組,權限
- 2.檔案的權限
- 檔案的基本操作
-
- 增:建立檔案
- 删:删除檔案
- 改:修改檔案
- 查:檢視
vi/vim 是一個編輯工具,主要用來編輯文本
Centos自帶vi編輯工具
指令模式
編輯模式
末行模式
注意:Linux中的指令都在Terminal中執行桌面單擊右鍵選擇進入終端

指令:
切換到管理者使用者 su
從管理者使用者切換到普通使用者 su 使用者名
Ctrl+l 清屏
使用vim建立一個檔案
格式:
vim fileName
如果檔案存在就打開,不存在就建立檔案。
剛打開檔案的時候屬于指令模式。
隻能在指令模式下執行的操作:
dd 删除目前行
yy 複制目前行
p 粘貼
ndd 删除目前光标以下n行内容,包含光标所在的行
nyy 複制n行内容,包括光标所在的行
u 撤銷
在指令模式下輸入 i 切換到編輯模式
編輯完成按ESC切換到指令模式
q! 強制退出 不儲存
wq! 儲存并強制退出
按
shift+:切換到末行模式
ls
Linux指令格式:
ls 檢視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資訊 不包含隐藏檔案
ls 路徑 檢視指定路徑下的所有檔案資訊
ls -a 檢視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資訊,包含隐藏檔案
隐藏檔案的格式 以.開頭
ls指令基礎格式:
ls [-屬性][參數]
[] 表示可以省略
例如:
ls -a
ls -l 以清單形式輸出檔案資訊
屬性可以連用
ls -al
cd
cd 切換目錄
cd 絕對路徑 根據絕對路徑切換到指定目錄中去
cd ../ 切換到上一級路徑
cd ../../ 切換到上上一級路徑
cd 不管目前在哪個目錄,快速切換到 目前使用者的家(home)目錄
cd ~ 不管目前在哪個目錄,快速切換到 目前使用者的家目錄
cd - 切換到 上一次所在目錄
cd / 切換到根目錄
pwd 檢視目前所在的目錄
注意:要記得經常使用
Tab
鍵來補全路徑,防止敲錯路徑。
按一次
Tab
補全路徑
如果按一次
Tab
沒有反應,再按一次
Tab
給出所有可能的提示
Linux的目錄
bin 使用者指令目錄
home 使用者目錄
在使用者目錄中一個使用者就對應了一個檔案夾,檔案夾的名字一般和使用者名同名
etc 主要存放配置檔案
opt 是系統給使用者準備的預留目錄
root 管理者的家目錄
usr 安裝目錄
注意:
我們在使用Linux時,除了 opt 和 home ,其他目錄不要操作
檔案的權限
1.使用者,組,權限
組:是一個權限的集合
可以有多個使用者,可以有多個權限
包含普通使用者組和管理者組。
權限:使用者可操作的範圍
使用者:就是你登入系統賬戶 身份
2.檔案的權限
r 讀權限
w 寫權限
x 執行權限
使用
ls -l
可以查檔案權限資訊
例如上圖中的
drwxr-xr-x
權限的表示方式
r w x
1 1 1 7 擁有讀寫執行權限
1 1 0 6 讀寫權限
1 0 1 5 讀和執行權限
1 0 0 4 隻有讀權限
修改檔案的權限:
chmod 777 檔案
修改test檔案的權限為 讀寫執行
檔案的基本操作
增:建立檔案
vi/vim 檔案名
touch 檔案名
如果直接寫檔案名,表示在目前路徑建立檔案
還可以寫相對路徑和絕對路徑,表示在執行目錄下建立檔案
建立目錄
mkdir 目錄名
-p 遞歸建立目錄
删:删除檔案
rm
-r 可以删除目錄
-f 強制執行不給提示 在以前删除時不加-f會給出提示資訊詢問是否真的要删除
格式:
rm -rf 要删除的檔案或者檔案夾的名字
删除Desktop檔案夾下的demo1檔案,demo1是個空的檔案夾
改:修改檔案
vim/vi 檔案名
查:檢視
vim/vi 檔案名
cat 檔案名
用vim建立一個檔案test
再用cat檢視test檔案
在桌面上建立一個test檔案夾,并用cat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