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克思研究法國近代史的動機:小議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及産生契機

作者:米勒爾的貓

文|米勒爾的貓

編輯|米勒爾的貓

面對十九世紀中後期法國動蕩的政治形勢及社會狀态,馬克思對法國1848年革命及巴黎公社革命運動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他對法國近代史的研究,與其自身經曆及當時共産主義運動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

而馬克思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經曆,又與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發展密切相關,他在1848年前後的工作經曆則促使他将眼光放向對法國1848年革命的研究,而他對巴黎公社的研究則與第一國際的發展相關。

馬克思研究法國近代史的動機:小議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及産生契機

歐洲革命退潮後需要尋找新的勞工階級鬥争領域

法國1848年革命爆發後,倫敦共産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将執行權移交給布魯塞爾支部,支部又将權力委托給馬克思,并且訓令他在巴黎組織新的上司機關。但馬克思看出了共産主義者同盟的弱小,還看到了勞工階級已經獲得了公平宣傳的可能性和方法。

是以馬克思當時認為同盟存在的主要原因已經失去,在這種情況下,他與恩格斯在巴黎建立了德國共産主義者俱樂部,爾後《新萊茵新聞》第一号在1848年6月1日出版,馬克思任主筆。

馬克思研究法國近代史的動機:小議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及産生契機

十二月中,《新萊茵新聞》上發表了大量文章叙述普魯士的革命與反革命運動的發展,在此之後,馬克思又将目光由普魯士轉向法國勞工階級的興起。

因為德國憲法運動失敗,匈牙利革命也被俄奧聯軍鎮壓,在革命的場面基本消失殆盡的情況下,法國成為革命複興最有希望之地。而馬克思正堅持着複興的希望。可以說,正是共産主義者同盟的弱小及歐洲其他國家的革命退潮,促使了馬克思将目光投向了法國革命和法國的無産階級。

反對法國主流社會思潮和國際共運缺乏方向

在歐洲革命普遍退潮的情況下,混亂的法國社會還活躍着一批與馬克思、恩格斯觀點相左的資産階級文學家和社會學家,其中以雨果和蒲魯東為代表。

馬克思對蒲魯東的觀點一直持反對态度,然而當時蒲魯東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大,這則進一步促使着馬克思對法國革命做出評述,以打擊蒲魯東思想在社會中的影響,并借此表達馬克思自己的政治思想。

馬克思研究法國近代史的動機:小議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及産生契機

此外,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群眾,對法國運動評價的期待會使得馬克思的思想有更大的傳播空間,這也加速了馬克思對法國問題的研究。

碰巧魏格曼的《革命》周刊又對馬克思的文章有迫切的需求,恩格斯曾在1851年緻馬克思的信中也曾指出:“海因岑的報紙已奄奄一息,魏格邁現在就能出版周刊了,然而恰好在目前,那裡正渴望看到對法國事件的評論和闡述。”

法國勞工階級興起及第一國際的需要

除了上述馬克思對法國1848年革命的研究外,馬克思對巴黎公社的研究也同樣值得注意。馬克思研究巴黎公社運動的動機,與其自普法戰争爆發以來對勞工階級關注度的提升有很大關系,同時也與第一國際密切相關。

自1870年普法戰争爆發至巴黎公社運動以來,馬克思就一直密切關注着法國勞工階級的狀況,他曾在1870年7月緻奧斯沃特的信中指出:“無論如何,我堅信,隻有勞工階級才能夠對抗民族糾紛的複活和現今整個外交的真正力量。"

馬克思研究法國近代史的動機:小議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及産生契機

從總體上看,馬克思之是以研究法國1848年革命及路易-波拿巴政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848年革命在北歐地區的全面潰敗。這促使他将眼光轉向法國的勞工階級及法國壓抑的革命火花,而同時期法國社會活躍的各種社會思潮,也從另一方面推動着馬克思必須盡快發表自己對法國事件的認識。

此外,魏格邁的《革命》周刊也是促使馬克思的研究得以進行的又一有利條件。在馬克思對巴黎公社問題的研究上,馬克思自普法戰争以來對法國無産階級的重視及巴黎公社與第一國際的關系,都促使了馬克思深入研究的進行。

參考文獻

馬克思研究法國近代史的動機:小議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及産生契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