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 mint作業系統 如何檢視系統資訊

一、檢視系統資訊:

    方法一:cat /etc/issue

    方法二:cat /proc/version

    方法三:uname -a

二、檢視 主機闆資訊

  cat /proc/pci

三、檢視cpu資訊

  cat /proc/cpuinfo

四、檢視硬碟資訊

  #檢視分區情況  fdisk -l

  #檢視大小情況  df -h

  #檢視使用情況  du -h

五、檢視記憶體資訊

  1) cat /proc/meminfo

  2) dmesg | grep mem

  3) free -m

  4) vmstat

六、檢視網卡資訊

  1) dmesg | grep -i 'eth'

  2) cat /etc/sysconfig/hwconf | grep -i eth

  3) lspci | grep -i 'eth'

七、檢視滑鼠鍵盤和USB資訊

  檢視鍵盤和滑鼠:cat /proc/bus/input/devices

  檢視USB裝置:cat /proc/bus/usb/devices    或者lsusb

  檢視各裝置的中斷請求(IRQ):cat /proc/interrupts

八、檢視顯示卡資訊

  1)lspci |grep -i 'VGA'

  2)dmesg | grep -i 'VGA'

九、檢視聲霸卡資訊

  1)lspci |grep -i 'VGA'

  2)dmesg | grep -i 'VGA'

十、檢視軟體資訊:

   檢視已安裝軟體包的方法: sudo dpkg -l

    在終端下也可以很友善檢視已安裝的軟體包版本号,也能單獨檢視所需要的軟體包是否已安裝和版本号,還能檢視可更新的軟體包。在終端下要實作這個目标就要用到一個軟體工具叫做apt-show-versions,通過apt-get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apt-show-versions

安裝好之後就可以在終端下使用指令:

$apt-show-versions

來檢視所有已安裝的軟體包和版本号,如果想檢視可更新的軟體包,則使用指令:

$apt-show-versions –u

十一、檢視ubuntu的資源占用

指令為$: top

top:

主要參數

d:指定更新的間隔,以秒計算。

q:沒有任何延遲的更新。如果使用者有超級使用者,則top指令将會以最高的優先序執行。

c:顯示程序完整的路徑與名稱。

S:累積模式,會将己完成或消失的子行程的CPU時間累積起來。

s:安全模式。

i:不顯示任何閑置(Idle)或無用(Zombie)的行程。

n:顯示更新的次數,完成後将會退出to

顯示參數:

PID(Process ID):程序标示号。

USER:程序所有者的使用者名。

PR:程序的優先級别。

NI:程序的優先級别數值。

VIRT:程序占用的虛拟記憶體值。

RES:程序占用的實體記憶體值。

SHR:程序使用的共享記憶體值。

S:程序的狀态,其中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運作,Z表示僵死狀态,N表示該程序優先值是負數。

%CPU:該程序占用的CPU使用率。

%MEM:該程序占用的實體記憶體和總記憶體的百分比。

TIME+:該程序啟動後占用的總的CPU時間。

Command:程序啟動的啟動指令名稱,如果這一行顯示不下,程序會有一個完整的指令行。

top指令

《空格》:立刻重新整理。

P:根據CPU使用大小進行排序。

T:根據時間、累計時間排序。

q:退出top指令。

m:切換顯示記憶體資訊。

t:切換顯示程序和CPU狀态資訊。

c:切換顯示指令名稱和完整指令行。

M:根據使用記憶體大小進行排序。

W:将目前設定寫入~/.toprc檔案中。這是寫top配置檔案的推薦方法。

十二、檢視記憶體實用情況

指令:free 指令用來顯示記憶體的使用情況,使用權限是所有使用者。

格式free [-b-k-m] [-o] [-s delay] [-t] [-V]

主要參數

-b -k -m:分别以位元組(KB、MB)為機關顯示記憶體使用情況。

-s delay:顯示每隔多少秒數來顯示一次記憶體使用情況。

-t:顯示記憶體總和列。

-o:不顯示緩沖區調節列。 

十三、檢視系統時間

uptime

參數: -V 顯示版本資訊。

十四、檢視虛拟記憶體使用情況

指令:vmstat

磁盤活動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名額了解:

bi:表示從磁盤每秒讀取的塊數(blocks/s)。數字越大,表示讀磁盤的活動越多。

bo:表示每秒寫到磁盤的塊數(blocks/s)。數字越大,表示寫磁盤的活動越多。

wa:cpu等待磁盤I/O(未決的磁盤IO)的時間比例。數字越大,表示檔案系統活動阻礙cpu的情況越嚴重,因為cpu在等待慢速的磁盤系統提供資料。wa為0是最理想的。如果wa經常大于10,可能檔案系統就需要進行性能調整了。

vmstat比top更能反映出cpu的使用情況:

us:使用者程式使用cpu的時間比例。這個數字越大,表示使用者程序越繁忙。

sy:系統調用使用cpu的時間比例。注意,NFS由于是在核心裡面運作的,是以NFS活動所占用的cpu時間反映在sy裡面。這個數字經常很大的 話,就需要注意是否某個核心程序,比如NFS任務比較繁重。如果us和sy同時都比較大的話,就需要考慮将某些使用者程式分離到另外的伺服器上面,以免互相 影響。

id:cpu空閑的時間比例。

wa:cpu等待未決的磁盤IO的時間比例。

十五、檢視系統IO情況

指令:iostat

用于統計CPU的使用情況及tty裝置、硬碟和CD-ROM的I/0量

參數:

-c 隻顯示CPU行

-d 顯示磁盤行

-k 以千位元組為機關顯示磁盤輸出

-t 在輸出中包括時間戳

-x 在輸出中包括擴充的磁盤名額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muyunzhe/162608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