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年市值蒸發2000多億 綠地控股二次混改能否迎來春天?

5年市值蒸發2000多億 綠地控股二次混改能否迎來春天?

7月27日,綠地控股釋出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公司股權結構,上海地産集團及上海城投集團拟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定轉讓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拟轉讓的股份比例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7.50%。

初步測算,綠地此次轉讓股權涉及金額将不低于145億元。

截至今年一季末,上海地産、上海城投分别持有綠地控股25.82%、20.55%股份,為第二、第三大股東,二者均由上海國資委全資持有。

據悉,此次綠地控股的二次混改也由上海國資委層面主導。

在宣布二次混改後,停牌多日的綠地控股也迎來了複牌,但第一個交易日綠地并未迎來期待的大漲,當日收盤,綠地控股股價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2.34%,顯而易見,被綠地控股傷到的股民們并不買賬。

作為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強以房地産為主業的企業,綠地控股曾風光無限,但是這種風光卻沒能在股市延續,2015年上市以來,綠地控股股價一路下跌,從35元的發行價直接跌到了當下8元上下,跌幅将近80%。

伴随股價下跌,市值也由3000多億跌到900多億。

二次混改能否打破綠地控股低迷的市值“魔咒”?仍存各種未知!

5年市值蒸發2000多億 綠地控股二次混改能否迎來春天?

圖檔來源:綠地控股公告

混改上市路

很多人把綠地比作房地産企業的“格力”,因為無論是股權結構還是發展曆程,兩家企業都有着很多相似之處。

股權結構上,二者都是“國資+員工+社會持股”的三角股權架構。

混改前,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是當地國資委。混改後,兩家公司都變成了“無實際控制人”的公司,同時管理層有說一不二的主導決策權。

雖然二者的發展軌迹相似,但是在資本市場上,綠地并沒有格力表現優異。

綠地誕生于1992年,那一年是中國市場經濟改革潮起之年,也是中國房地産業在市場經濟環境初創成型期的第一年。

發展初期,綠地抓住了上海重大市政工程建設帶來的動遷房建設機遇,通過“舊改”赢得了市場。

雖然很長時間以來,綠地的所有制結構都屬于純國有機制,但是在市場經濟改革中應運而生,綠地的市場化運作從未停歇。

1997年到2013年的十幾年時間裡,綠地逐漸完成了改制,形成了國有控股、職工持股的股權結構。

2013年,綠地控股完成增資控股,引進了多家戰略投資機構的117.3億資金,資本化運作深入的同時,上市的路也鋪墊完成。

2015年,綠地通過重組金豐投資借殼上市,正式登陸上交所。

時隔5年,綠地再次進行混改,很難不讓市場遐想。

有聲音認為,此次綠地控股進行二次混改,是市值低迷下的無奈之舉,上海國資借股權轉讓,引入戰略資本,加速資本流動,以提高市值。

按照綠地2019年年報所披露的每股淨資産6.32元計算,此次轉讓股權涉及金額将不低于145億元。

5年市值蒸發2000多億 綠地控股二次混改能否迎來春天?

圖檔來自:中新經緯

也有聲音認為綠地控股的二次混改讓相關股東的減持提供便利。

二次混改前,綠地控股的老股東天宸股份就出售了自己的相應股權。

7月21日,天宸股份釋出公告将授權處置綠地控股股份數不超過1億股。2015年綠地控股上市以來,天宸一直持有2.78億股,是綠地的第六大股東,同時天宸過往财年中重要的利潤來源就是綠地的分紅,即便如此也沒能動搖天宸股份的減持之心。

相關業内人士對此評論,無論是二次混改和大股東減持都表明了對綠地低迷市值的不滿,可見對綠地控股而言,挽救市值低迷迫在眉睫。

土地儲備不足

銷售增長乏力

不難看出,綠地控股的市值低迷歸根結底還是業績,近年來綠地銷售增長乏力,利潤率走低,整體經營狀況平平。

相關銷售資料顯示,綠地銷售增長正逐漸顯現滞緩。

2016年至2019年,綠地控股的合同銷售金額分别為2550億元、3065億元、3875億元和3880億元;

2016年至2019年合同銷售額增速分别為10.82%、20.20%、26.42%和0.10%。

2018、2019兩年,銷售增速上出現顯著下滑。

下跌的業績較大的影響了綠地的排名,2015年,綠地業績突出,在所有房産公司中銷售規模僅次于萬科,排名行業第2。

然而,3年後,綠地的銷售排名已跌至第6。

業績不斷下滑疊加市值縮水,綠地的三年真可謂是失去的三年。

2020年,受疫情影響,房地産行業銷售業績普遍不佳,綠地控股也未能幸免。

根據綠地控股2020年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綠地控股營收2099.25億元,同比增長了4.14%,但是淨利潤為 80.17億元,同比下降10.79%。

關于業績的下滑,地産分析師嚴躍進指出,綠地方面出現的增幅下滑,和綠地的項目布局有關。

2019年類似商改住等項目受管控,這使得此類産品本身面臨很多壓力,是以也會影響銷售業績,此外,綠地在多元化業務上投入很大,這也分流了一部分住房産業中的營銷精力。

綠地銷售上的乏力同樣與土儲有着密切關系。

作為房地産企業穩健發展的重要保障,土地儲備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然而,近幾年,綠地控股在“彈藥”上顯現出不足的信号。

近3年,綠地土地儲備倍數持續下降,由2016年的2.17逐年下降,到2018年下降至1.39,2019年稍稍回收,達到了1.63,這表明在土地儲備能力上,綠地有些力不從心。

意識到土儲不足,2020年綠地控股開啟快速“拿地”節奏,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資料顯示:

2019年上半年綠地控股拿地金額為372億元,行業排名第9名;

拿地面積1258萬平方米,行業排名第1名。

多元化發展拖累綠地

近年來,房地産行業出現了多元發展的風潮,很多企業紛紛追趕潮流進行了多元化的嘗試與探索

不過多元化發展并非一路坦途,究竟要不要多元化轉型,還是要看企業自身的實力和規劃,不是踏上“多元化”的這艘船,就能駛向高增長的彼岸,畢竟市場浪潮兇猛,稍有不慎就會被無情打擊,甚至有時,風浪就是“多元化”本身。

比如,綠地控股就是被“多元化”牽絆的例子。

除了地産業務之外,綠地試水了多元化業務轉型,試圖打造以房地産開發為主業、“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能源”等多元産業并舉發展的企業格局。

不過從成績上看,多元化發展效果平平。

比如因布局基建業務,前期資金投入多,但項目回款周期長、利潤率低等,綠地整體的盈利品質受到影響。

過去三年,綠地的綜合毛利率分别為14.34%、15.35%、15.46%,其中大基建闆塊去年毛利率僅4.31%。

多頭并進的戰略可以是機遇,也可以是挑戰。

業内人士指出,綠地控股能否形成真正的利潤增長點,本質上還需看是否能夠具備與之相比對的核心競争力,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轉型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房企自身的房地産開發、銷售、營運經驗以及品牌優勢歸零。

而在全新領域内打造核心競争力并不簡單,對綠地來說值得嘗試的同時也需做好十足準備。

二次混改能否拯救綠地控股市值?

多元化發展之路,綠地控股能走多遠?

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