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d:節點的唯一辨別ID。
? vid:節點的唯一修訂本ID,由于Drupal需要為每個節點存儲内容修訂本,是以該字段是必須的。在所有的節點和節點修訂本中,vid是唯一的。
? type:每個節點都有一個節點類型;例如,blog, story, article, image等等。
? language:節點的語言。如果此列為空的話,那麼就意味着該節點是語言中立的。
? title:節點的标題,一個簡短的255位字元的字元串。如果通過代碼将表node_type中的字段has_title設定為0的話,那麼節點就沒有标題了。
? uid:作者的使用者ID。預設情況,每個節點都有一個唯一的作者。
? status: 0表示未釋出;就是說,不具有 “管理節點” 權限的使用者看不到它的内容。1意味着已釋出,并且具有“管理節點”權限的使用者可以看見它的内容。Drupal的節點級别的通路控制機制(可參看本章中的後面兩節,“使用hook_access()來限制對一節點類型的通路”和“限制對節點的通路”)可以禁止已釋出節點的顯示。如果啟用了搜尋子產品,那麼可以使用搜尋子產品來對内容建立索引。
? created:節點建立時的Unix時間戳。
? changed:節點最後被修改的Unix時間戳。如果你是使用了節點修訂本系統,那麼它的值與表node_revisions中字段timestamp的值相同。
? comment:一個整數字段,用來描述節點的評論狀态,它有3個可能值:
? 0:對目前節點禁用了評論。這是評論子產品禁用時已有節點的預設值。在節點編輯表單的“評論設定”部分裡的使用者界面中,它對應于“已禁用”選項。
? 1:不能再向目前節點添加評論了。在節點編輯表單的“評論設定”部分裡的使用者界面中,它對應于“隻讀”選項。
? 2:可以檢視評論,并且使用者可以建立新的評論。評論子產品負責控制着誰可以建立評論以及評論顯示的外觀。在節點編輯表單的“評論設定”部分裡的使用者界面中,它對應于“讀/寫”選項。
promote:另一個整數字段,用來決定是否将節點顯示在首頁上,有兩個值可用:
1:推到首頁。節點将被推到你站點的預設首頁上。該節點仍然會顯示在它的普通頁面上,例如
http://example.com/?q=node/3。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你可以在“管理
>>站點設定>>站點資訊”中将首頁改成你想要的那個頁面,是以這裡可能有點用詞不當。更準确一點的說,頁面http://example.com/?q=node将包含所有的promote字段為1的節點,而該頁面在預設情況下為站點的首頁。
0: 不将節點顯示在
http://example.com/?q=node中。
? moderate:一個整數字段,其中0表示禁用了稽核,1表示啟用了稽核。下面是該字段的警告說明:在核心的Drupal安裝中沒有為該字段留下接口。換句話說就是,你可以反複的改變該字段的值,而預設情況下它不起任何作用。是以開發者可以根據它們的需要,将該字段用在各種功能中去。第3方子產品,比如 http://drupal.org/project/modr8和http://drupal.org/project /revision_moderation,使用了該字段。
? sticky:當Drupal在一個頁面中顯示一列節點時,預設情況是将标記為“置頂”的節點列在前面,接着按照建立日期列出剩下的“不置頂”節點。換句話說就是“置頂”的節點位于節點清單的頂部。1表示“置頂”,
0表示“不置頂”。你可以在同一清單中包含多個“置頂”節點。
? tnid:當一個節點作為另一個節點的翻譯版本時,被翻譯的源節點的nid将被存儲在這裡。例如,如果節點3的語言為英語,節點5是節點3的瑞典語翻譯,那麼節點5的tnid字段就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