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嵌入式裝置檔案系統修改為ext4格式

在使用Linux嵌入式ARM闆卡的過程中,檔案系統為vfat格式,經常會出現無法找到硬碟空間的情況,導緻裝置啟動後,無法找到軟體路徑,無法實作軟體自啟的功能。

經了解,vfat相當于Windows下的FAT32檔案系統,Linux的檔案常用系統還是ext系列,現在多用ext4。

是以,将原有的vfat檔案系統修改為ext4格式:

1,找到系統啟動檔案,我的嵌入式闆卡的系統自啟檔案是/mnt/initsys.sh

注釋掉原有的檔案挂載路徑,例如: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hd-sata

其中vfat為檔案格式,/dev/sda1為硬碟裝置名, /mnt/hd-sata為目标檔案夾名

2,重新開機:重新開機後的系統不會挂載硬碟,隻在dev下有裝置檔案sda1

3,格式化硬碟ext4格式

mkfs.ext4 /dev/sda1

4,修改系統啟動檔案中的硬碟挂載指令,修改為:

mount -t ext4 /dev/sda1 /mnt/hd-sata

其中ext4為檔案格式,/dev/sda1為硬碟裝置名, /mnt/hd-sata為目标檔案夾名

5,重新開機後,系統會将ext4格式的硬碟自動挂載到/mnt/hd-sata路徑下。

經測試不在出現硬碟無法挂載的現象。

注:轉載請注明出處。QQQQ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