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你的孩子預習了嗎?

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高爾基

預習對于國小生來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光是為了學習知識

更重要的是要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關于“預習的那些事兒”

一、預習是在習什麼?

預習一般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内容,做到初步了解。通過不斷的預習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自我學習的興趣和能力,這是預習最重要的一點!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對國小生來說,學習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

今天,你的孩子預習了嗎?

二、那怎樣預習呢?

預習内容一:覽

每個課程和上次的課程都是有關聯的,通過預習找出自己對于舊知識掌握的不好的地方。并且翻閱和補習,所謂的“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了解的地方,要預先做好記錄,以便在老師講課的時候能夠準确地記錄好知識點。

預習内容二:讀

無論是國文課文、英語詞句、數學概念,一定要大聲朗讀出來。在朗誦的期間思考問題,朗讀比心裡的默讀更能強化記憶,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邊讀邊找文章的要點:如一些描寫手法、難懂的知識、文字、概念,加以标注,初步的了解作者的寫作情感。

預習内容三:想

預習的過程當中,想是很重要的。讀課文的時候要想,多想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一些深刻的含義。聯系舊知識,思考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關聯,可以幫助了解新知識。還可以适當的看看文章後面的一些思考題,思考題往往展現了作者的思路,可以幫助發現新課中的重要知識點,對于學習是有幫助的。

預習内容四:查

面對預習中不熟悉的生字新詞,建議孩子們要随時拿起自己的字典進行查閱,包括字詞、概念的讀音、用法、意義等。通過不斷的查閱工具書、網絡工具,可以幫助掃除閱讀的障礙,也能培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思維。在查閱的過程當中如果碰到一些典故的話,可以選擇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了。

預習内容五:摘

一篇新的文章有很多值得記憶的語句、典故、技巧,在預習的過程當中,應當把一些自己認為好的詞語、句子,進行摘錄下來。所謂“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摘錄好句子,能夠培養學生自身的判斷能力,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你的孩子預習了嗎?

家長發現了沒?

這幾個内容都是在培養孩子的獨立學習的習慣

具體的知識點并不是預習的目的

因為能獨立思考的孩子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能主動去想辦法解決

這就是在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

是以家長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