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indows 7/10下安裝Ubuntu 16.04雙系統

文章目錄

    • 使用軟體及工具環境
    • 安裝
      • 制作啟動盤
      • 進行硬碟分區
      • 安裝系統
    • 結束
    • 關于解除安裝系統
    • 我的Windows 10安裝雙系統
    • 雖然我沒有裝好,但是我在深度找到了點小東西,就作為補償吧
    • 不不,我錯了,可以裝,我真的可以裝!
      • 安裝準備
      • 進行安裝
      • 後續操作及配置
        • 重新開機或啟動後黑屏
        • 安裝完系統進入桌面分辨率不正确
        • 安裝N卡驅動
        • 裝了雙系統之後Windows時間出錯的解決方案
    • 碰到的一些坑 及注意事項
      • 關于Ubuntu 18.04
    • 參考連結
    • OK,THANKS FOR READING.BYE BYE~

之前就看過這個東西,但是一直沒有弄,一個是怕弄不好出點什麼事,還有一個就是我忘了。。然後現在換了電腦,我無意間想起來了這個事,查了查,然後自己做了一下,還不算難,那我原來的電腦實驗了一下,很美好,和虛拟機就是兩個感覺。

使用軟體及工具環境

在Windows 7環境下建立Ubuntu 16.04系統,形成雙系統。(由于這些界面都沒法截圖,我就放我拍的照片)

  • 實體機系統環境 windows 7
  • Ubuntu 16.04(這裡我隻試了16.04和18.04,關于18.04見後面的注意事項)
  • Ultraiso

安裝

制作啟動盤

在此準備制作U盤啟動盤,然後設定BIOS從U盤啟動,即可啟動U盤的系統,似乎也可以制作CD光牒啟動盤。

下載下傳Ultraiso并安裝,左上角點選打開,打開我們需要安裝系統的iso檔案,然後點選菜單欄的額啟動->寫入硬碟映像,在這裡我覺得如果選擇寫入DVD之類的可能就會是CD光牒啟動盤了。

寫入方式選擇USB-HDD+,之後點選寫入,等待完成,之後U盤啟動盤就制作好了。

U盤啟動盤制作的時候,他會格式化,做好重要檔案的備份,完成之後U盤名字也會跟着變

進行硬碟分區

右鍵我的電腦->管理->存儲->磁盤管理(如果一直顯示…虛拟硬碟…具體我忘了叫啥,那麼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你的Ultraiso沒有解除安裝,還有一個是你的disk…服務沒有開啟,手動開啟一下就好了),然後找一個沒有用的或者容量大的磁盤,右鍵選擇“壓縮卷”,進行磁盤分區,這裡分區是為了友善我們後面安裝Linux系統使用的,點選“壓縮卷”後,裡面可以自己選擇需要配置設定的大小,我這個盤空餘120G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隻讓我弄60G,反正無所謂,對Linux來說已經夠多了。壓縮完成之後會在底下看到一個未配置設定的磁盤,這将是一會我們Linux系統的系統盤。

安裝系統

Win 10的話或許需要關閉一些例如快速啟動等Bios設定,然後進行下面的步驟

插上剛才制作的U盤,重新開機計算機,進入Bios設定,選擇U盤啟動,不需要UEFI,然後按照步驟進行即可,我的電腦按Esc鍵可以直接進行啟動項的選擇。

選擇中文語言

安裝類型選擇其他類型,我們自定義進行安裝

分區設定,我們選擇空閑分區,就是剛才進行壓縮的分區,點選+号,對Ubuntu進行分區

swap分區:交換空間,大小一般為實體記憶體的大小或者實體記憶體的兩倍

/boot:Linux核心引導系統程式及其所需要的檔案,一般為200M

/tmp:臨時檔案,重新開機時不會保留

/:根目錄,分了20G

/home:剩餘空間全為使用者工作目錄

Windows 7/10下安裝Ubuntu 16.04雙系統

進行時區的選擇,選擇漢語鍵盤,設定計算機名字、使用者名和密碼

Windows 7/10下安裝Ubuntu 16.04雙系統
Windows 7/10下安裝Ubuntu 16.04雙系統

之後等待一會,Ubuntu我安裝的還是很快的

Windows 7/10下安裝Ubuntu 16.04雙系統

随後會提示重新開機計算機,然後重新開機的時候需要把U盤拔了,不然始終都會進入安裝Ubuntu的引導程式

image

此時可以看到,已經可以選擇需要啟動的系統了,這時候我們可以随意選擇是啟動Windows 7還是Ubuntu 16.04

Windows 7/10下安裝Ubuntu 16.04雙系統

結束

至此,雙系統安裝完成,可以盡情享用了,真的比虛拟機裡流暢很多。

然後,預設自帶fcitx輸入法,如果你是漢語安裝的,那麼應該會預設選擇漢語輸入法,然後你可以添加英語輸入法。預設是通過

Ctrl+Space

切換不同語言的輸入法的,這個可以改,然後,預設他安裝了簡繁轉換的插件,漢字都是繁體字,可以通過

Ctrl+Shift+F

開啟和關閉這個插件。

關于解除安裝系統

一種說法是直接将相關磁盤格式化即可,另一種說法是進入不解除安裝的那個系統,設定常用引導項,然後删除要解除安裝的系統。

重寫修複MBR

下載下傳Mbrfix軟體,使用管理者權限運作CMD,執行下面指令,即可成功修複Window的MBR,就隻引導Windows了。

MbrFix /drive 0 fixmbr /yes
           

但是最常用的還是使用軟體解除安裝引導程式吧,在此普通的可以使用EasyBCD軟體,我的有UEFI模式,使用EasyBCD他會識别不出來,可以使用EasyUEFI軟體進行修改,如果非UEFI模式應該還可以win+R,輸入msconfig,選擇引導頁籤,這裡面也可以删除引導項。

使用上述軟體删除引導項之後就可以進行下面的恢複磁盤了。

引導分區删除完之後就可以直接删除Linux系統的壓縮卷了。

右鍵我的電腦->管理->存儲->磁盤管理,選擇壓縮卷,右鍵删除,此時這個壓縮卷成為了未配置設定的磁盤區域,之後選擇我們之前分出去的磁盤,如我是壓縮的G盤,那麼右鍵G盤,點選擴充卷,他會預設選中你的空閑分區,下一步完成即可,然後就會發現G盤的大小恢複成原來的了,而且裡面沒有東西了。

我的Windows 10安裝雙系統

我很不想說這個東西,我直接說結果吧

結果以失敗告終 撒花,拍手,慶祝,歡呼吧

Why am i so vegetable

我在安裝Deepin15.7的時候,一切順利,但是我的顯示卡是RTL8111/8168/8411,他可能沒有我的顯示卡驅動,我在Realtek官網找到了驅動,下載下傳解壓安裝,但是出錯了,出錯位置還是系統檔案,這我似乎也沒辦法,而且觸控闆似乎也沒驅動用不成,無奈删除該系統。

我又安裝了Deepin15.5,但是在安裝界面的時候就出現問題了,無法自适應我的分辨率,我以為是還沒有設定,結果進去後還是這樣,終端檢視似乎是說不能擷取我的某些資訊,看來不是系統就是硬體的問題,無奈删除該系統。

我最後一個嘗試安裝了Ubuntu16.04,同上,安裝界面出現了分辨率無法适應的問題,起初我想嘗試進入系統後設定一下,可是在分區的時候我都看不見選項,安裝都完成不了,無奈删除該系統。

這裡是結論

我的電腦似乎很難裝上Linux,還是老老實實玩虛拟機吧,把我那個電腦拿過來再玩實體機吧,

我覺得問題出在我的電腦,I tried,i really tried so hard,完結

雖然我沒有裝好,但是我在深度找到了點小東西,就作為補償吧

這裡是深度官方的安裝文檔

點選此處下載下傳深度啟動盤制作工具,以及一些常用的深度工具

不不,我錯了,可以裝,我真的可以裝!

經過了兩天的研究,我終于摸清了安裝門路,感天動地

在此之前我試過Ubuntu 18.04、Ubuntu 16.04、Deepin 15.7、Deepin 15.5,甚至我還試過優麒麟,但是優麒麟是最坑的,其他的至少圖形界面都能打開,它直接給我進入grub。

最後我覺得可能時制作軟體的問題,後來我是用UltraISO,之前一直用的Deepin啟動器制作軟體,我在想會不會這個軟體真的隻能給Deepin用,我就換了。

安裝準備

本機環境Windows 10,目标系統Ubuntu 18.04,制作軟甲UltraISO,選擇USB-HDD+進行制作,對一個盤進行壓縮卷操作,這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進行安裝

由于我隻支援UEFI模式,選擇啟動的時候隻有兩個選項,我們選UEFI:Ubuntu…然後點選Install Ubuntu即可,在此可能分辨率會正确,也可能不會正确,不正确的話可以重新安裝或者重新制作啟動盤,因為我都碰到過,這一次安裝分辨率正常的,很随緣,一路前進,至于磁盤分區,關鍵的就是swap交換空間的分區,分幾千M吧,然後就是/boot,幾百大一點,/和/home和其他的随意,一直下一步。

在安裝的時候最好不要聯網,因為下載下傳速度感人,聯網的話會下很多東西,很慢,不聯網很美好

而且,Ubuntu可以完美識别我的網卡,辣雞Deepin就識别不了而且還不認我裝的

安裝完成後進行重新開機。

後續操作及配置

在安裝完之後才是噩夢的開始,會碰到很多的小問題,下面一一列舉

重新開機或啟動後黑屏

這是由于Ubuntu自帶的驅動和我們的N卡不相容,強制重新開機,在grub選擇系統界面别按回車,焦點位于Ubuntu,按e鍵編輯啟動檔案,在将倒數第二行的末尾修改為

qeiet splash -- ...
改為
quiet splash nomodeset
           

以支援顯示卡,這隻是一次性解決,我們需要将其寫入grub啟動檔案中,啟動系統後,打開終端,輸入如下指令

sudo vim /etc/default/grub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splash"
改為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 splash nomodeset"
           

之後儲存退出,輸入執行

sudo update-grub

更新grub檔案,重新開機便不會出現黑屏問題。

安裝完系統進入桌面分辨率不正确

使用xrand等指令,會提示

xrande:Failed to get size og gamma......
           

此時,仍然打開上述檔案

sudo vim /etc/default/grub
           

#GRUB_GFXMODE=640
改為你需要的分辨率,如
GRUB_GFXMODE=1920X1080
           

之後儲存退出,輸入執行

sudo update-grub

更新grub檔案,重新開機桌面便為正常分辨率。

安裝N卡驅動

在Ubuntu中的軟體與更新的附加驅動中,可以将其改為支援N卡的驅動,點選應用更改後,就會自動下載下傳安裝,但是非常非常非常慢,也可以手動下載下傳安裝。

在N卡官網下載下傳相應驅動,之後

sudo chmod 777 Nvidia-Linux.run
#禁用第三方驅動
#打開
sudo vim /etc/modprobe.d/blacklist.conf
#在末未添加
blacklist nouveau
#禁用GDM3
sudo service gdm3 stop
#進入驅動包的下載下傳目錄
sudo ./Nvidia-Linux.run -no-opengl-files
#重新開機gdm3
sudo service gdm3 start
           

之後重新開機即可。

但是我還沒試過,不知道能不能用

裝了雙系統之後Windows時間出錯的解決方案

如果安裝了 Windows 和 Linux(比如 Ubuntu)雙系統,有時會出現兩個系統的時間不一緻的情況。這是因為,兩個作業系統對電腦硬體時間的定義不一樣,Windows 認為電腦硬體時間是“本地時間”,是以它啟動後直接用該時間作為“系統時間”并顯示在桌面右下角的系統托盤裡;而 Ubuntu 等 Linux 發行版則認為電腦硬體時間是“全球統一時間”(即 UTC,可百度了解),它在啟動後在該時間的基礎上,再加上電腦設定的時區數(比如我們在中國,它就加上“8”)。根據百度獲得的資料得知,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但是後一種模式在遇到時區轉換、夏令時等情況時,通用性更強。

基于上述原因,協調 Win/Lin 雙系統時間一緻的方法,就是讓 Windows 也和 Linux 一樣,将電腦硬體時間看作“全球統一時間”。

打開系統資料庫,定位到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imeZoneInformation
           

在右側空白處單擊滑鼠右鍵,然後依次點選“建立”——“QWORD(64位)值”,如果安裝的是 32 位系統,則需要建立“DWORD(32位)值”。

名稱為:RealTimeIsUniversal

它的大體意思是,硬體時間被作為全球統一時間,單擊空白處(或按回車),確定改名成功。

之後輕按兩下将其值改為十六進制的1,重新開機計算機即可成功。

碰到的一些坑 及注意事項

Windows 10在進行安裝的時候需要關閉Security或者快速啟動等設定(關閉個P,關了也裝不上)

如果在安裝的時候沒有出現正常的圖形化引導程式,而是指令行的Busybox的話,有這麼幾個原因,可能時你的Security某個設定沒有禁用,可能是不相容。不如我在做這個的過程中使用了另一個Linux系統,一直進入Busybox,可能的原因就是Bios固件版本太低,達不到系統的要求。

關于Ubuntu 18.04

這個鏡像好像預設制作成啟動盤之後他就是UEFI模式的,如果用非UEFI啟動的話,會提示失敗,而且插上U盤預設 就是UEFI,看似沒什麼問題,當正常安裝,選擇分區,設定

/boot

,繼續安裝,他就會提示無法安裝grub

無法将grub-efi-amd64-signed軟體包安裝到/target/

原因就是我的電腦win7是BIOS模式的,也就是Legacy,無法安裝UEFI,這裡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換鏡像,另一個就是在分區的時候,不要分區給

/boot

,而是選擇EFI分區,這昂啟動引導程式就可以正常安裝了。

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不會再識别你的Windows了,我無論怎麼操作重新開機之後都是預設啟動Ubuntu了,而且系統bios已經檢測不到我的win7啟動項了。這是因為被覆寫了,預設選擇ubuntu的啟動程式,而win7不是uefi,是以grub裡面自然是沒有他的了。

解決方案吧很簡單,将Ubuntu删除,然後修改一下啟動項即可。由于現在是Ubuntu主導win,沒辦法進行這些修改,需要借助PE系統。需要下載下傳win PE,從U盤中啟動PE系統,我用的是老毛桃,直接百度就行了,用U盤做成啟動盤插到電腦上,用U盤啟動,進入PE系統。

打開cmd,輸入

diskpart

進入硬碟管理程式,執行

list disk

檢視目前系統硬碟,

select disk 0

,預設第一個分區就是我們的硬碟,幾百G的。

執行

list partition

檢視該硬碟上的分區,從大小可以看出哪些是我們剛才安裝系統時候分出來的分區,執行如下指令把這些分區全部删了

select partition x
delete partition override
           

x代表分區數,就是分區後面的标号,把這些分區依次删除。

一般PE系統裡面都會有引導項管理,分區工具之類的東西,先重新開機電腦,進bios把boot啟動的第一個修改成主硬碟,然後再進入PE系統,找到這種類似的工具,想辦法将C槽修改成活躍,或者是激活操作,然後再修複巴拉巴拉的操作,重新開機電腦,U盤拔了也行,之後就好了,成功進入我的windows 7了。

如果不激活的話,直接重新開機會報錯

reboot and select proper boot device

因為他在硬碟上找不到引導程式。

差不多就這樣。

參考連結

Windows7下安裝Linux雙作業系統

OK,THANKS FOR READING.BYE BY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