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米Q3财報超預期,智能穿戴裝置接替手機狂奔?價格空間打開,智能穿戴裝置成為新增長點過度依賴小米品牌,華米獨立品牌難有溢價    消費電子産品價格透明,智能穿戴裝置也要拼硬實力 

華米Q3财報超預期,智能穿戴裝置接替手機狂奔?價格空間打開,智能穿戴裝置成為新增長點過度依賴小米品牌,華米獨立品牌難有溢價    消費電子産品價格透明,智能穿戴裝置也要拼硬實力 

文 | 知識流

全球手機銷量下滑,按理說一直被唱衰功能雞肋的附屬産品也應該走下坡路,但是事實好像不是這樣。華米科技釋出的Q3财報,顯示華米前九個月出貨量和營收超去年全年。此前蘋果釋出的财報也顯示智能硬體在營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我們能看到迎接替代機遇,智能穿戴行業這些年的高速成長。但是對于華米來說,200元左右的小米智能手環是現階段它智能穿戴裝置的代表産品,走向高端華米存在明顯短闆。若以它為代表,說智能穿戴裝置能接替手機蒙眼狂奔,似乎為時過早。

但是不能否認,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智能穿戴裝置在現階段的價值。手機銷量下滑智能穿戴裝置仍然在加速成長,當IoT時代翻開篇章,它不再隻是手機的附屬産品。相比日益飽和的手機裝置,智能穿戴産品或許還被時代賦予了更大的空間。   

價格空間打開,智能穿戴裝置成為新增長點

随着蘋果AirPods為代表的TWS耳機性能提升,今年市場刮起了一股TWS熱。2016 年 第一代AirPods 的反響平平。Counterpoint 的資料顯示,2017 年 AirPods 銷量僅為 1400 萬台。2018 年AirPods 經過積累,出貨量快速增加,增長率達到150%,出貨3500 萬台。 

蘋果Q4财報中,可穿戴裝置、家居和配件營收達65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54%,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6.7%提升至10.2%。其中,AirPods在本季度收入創下新高。從蘋果的公開資料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目前單價接近2000元的智能配件,已經逐漸被消費者接受。

華米Q3财報超預期,智能穿戴裝置接替手機狂奔?價格空間打開,智能穿戴裝置成為新增長點過度依賴小米品牌,華米獨立品牌難有溢價    消費電子産品價格透明,智能穿戴裝置也要拼硬實力 

Airpods僅僅是要依靠第三方才能使用的配件産品,超千元的價格已經能夠被消費者接受。随着eSIM卡的運用,能夠單獨使用的主機型智能穿戴産品,其實有更強大的使用價值。 

TWS 耳機摒棄了線材連接配接的方式,但不消減音質和連接配接性,使得消費者在便捷體驗上大幅提升滿意度,是以高價依然能夠有高銷售量。對于功能比較完善的智能手表一類的獨立智能穿戴裝置來說,産品價格仍然是目前阻礙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原因之一。那麼,可以預見,當消費體驗得到革命性提升的時候,這個價格疑慮有可能被打破,并且還存在提價空間。 

2018年,Airpods出貨量僅僅占iPhone出貨量的18.19%,市場滲透率還非常低。作為手機配件,手機的出貨量可能就是它的銷量天花闆。但是獨立的智能穿戴裝置例如智能手表,随着傳感器和計算能力的更新,具備替代智能手機的可能性。除了被視作手機拍檔來完善生态圈,它或許還能再看高一線,成為全新的增長點。 

過度依賴小米品牌,華米獨立品牌難有溢價 

華米科技是小米生态鍊投資企業之一,由創始人兼CEO黃汪和小米集團于2013年共同創立,截止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實控人兼董事長黃汪直接持股 36.05%,小米通過 People Better Limited、順為資本間接持股 31.06%。雙方簽訂了商業合作協定和戰略合作協定,協定到 2020 年到期。是以目前它的成長和小米深度捆綁,公司主要為小米可穿戴産品供貨,并有直營品牌Amazfit。

華米Q3财報超預期,智能穿戴裝置接替手機狂奔?價格空間打開,智能穿戴裝置成為新增長點過度依賴小米品牌,華米獨立品牌難有溢價    消費電子産品價格透明,智能穿戴裝置也要拼硬實力 

華米的第三季度财報超出了市場預期,此前預計2019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在16.4億元至16.7億元之間。但是事實上,該季度華米營收達到18.625億人民币,同比增長73.3%。在出貨量方面,華米第三季度達到1370萬台,同比增長67.1%。前9個月總出貨量達到2760萬台,增長超過50%,超過了去年全年2750萬台的出貨量。 

在智能穿戴領域高速成長的環境下,華米出貨量和營收同比增速亮眼。但是認真分析,華米科技自身的問題仍然非常明顯。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是華米科技對小米品牌的依賴程度一直處在一個較高的水準。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華米科技的手環産品出貨量為2750萬,其中小米手環銷量占據絕大多數份額,約為2440萬,而華米自有品牌Amazfit的出貨量才隻有310萬,直營品牌出貨量僅占總出貨量的10%左右。

為華米提供線上、線下流量賦能,小米承擔了華米的大部分營銷開支,這有利于華米的初期發展。但是,自2016年起,華米相繼推出AMAZFIT 運動手表、米動健康手環、米動手表青春版、AMAZFIT 米動手環等其他多功能手環,産品繁多,某種程度上擔負着提升毛利率的重任,但是幾乎都沒有激起什麼水花。 

華米的銷量很大程度還是被小米手環支撐起來的。而華米也在潛移默化的踐行小米低價格、高周轉的銷售政策。在獨立品牌的大衆認知度不足的情況下,價值很難凸顯,毛利率也難以提升。2019年華米科技第三季度的毛利率環比下降1.9%,同比僅提升2.91%,自身的品牌溢價提升緩慢。 

   消費電子産品價格透明,智能穿戴裝置也要拼硬實力 

縱觀智能穿戴行業的總體格局,同業競争還是非常激烈。同樣是純智能穿戴裝置的上市公司,昔日風光無限的智能穿戴行業頭部玩家Fitbit,現在的發展卻顯得很尴尬。Fitbit的股價目前在7美元附近徘徊,已經距離最高點51美元跌去近九成,Q3營業總收入同比下滑-11.78% ,營業利潤同比下滑-192.58%,11月初宣布正式被谷歌收購。 

華米Q3财報超預期,智能穿戴裝置接替手機狂奔?價格空間打開,智能穿戴裝置成為新增長點過度依賴小米品牌,華米獨立品牌難有溢價    消費電子産品價格透明,智能穿戴裝置也要拼硬實力 

從Fitbit的隕落中我們能看出消費者對于高端品牌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而現階段在消費電子領域即便是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依然是一分錢一分貨。走高端路線的Fitbit市場競争對手直指蘋果,但是與之相比Fitbit功能太少,競争能力明顯不足。 

蘋果在技術上和品牌溢價上的優勢十分明顯。iWatch 5上使用了新的 LTPO 低溫多晶矽螢幕,續航時間提升至 18 小時,同時能夠直接從應用商店下載下傳安裝新應用,實用性進一步提升。在價格上,iWatch 3 降價至 1499 元,定價政策上用舊款機型和其他智能手表搶占市場佔有率,還是極具競争力。 

随着小米品牌用智能手環在200元左右的市場空間中打滿了子彈,終于在今年11月推出了首款智能手表。可以打電話、可以安裝軟體并且裝有完整的小愛語音系統,能算得上是一款真正的智能手表,定價在1299元。智能手表或許會随着小米一貫的成本效益戰略加速滲透率,然而這次小米手表代工廠卻不再是華米。 

消費電子産品價格越來越透明,産品和定位無法比對就不會被消費者認可,是以最後沒有多少人再為Fitbit買賬了。同時,智能穿戴裝置向全身發展,功能性更強的智能手表應該在未來一段時間内引領智能可穿戴設。以小米為代表的中低端玩家,從200元左右的智能手環朝千元段的智能手表更新是行業趨勢。華米自有品牌擔負着提升毛利率的重任,産品單價需要不斷提升,就變得異常艱辛。 

這個難度展現在三個方面。華米和小米高度挂鈎,品牌形象遲遲沒有打造出來,難以去小米化。随着小米智能手表的推出,華米和小米在智能手表上的合作競争關系開始變得微妙。最後對于華米來說,即便品牌被認可,高端品牌目前在技術和品牌溢價優勢過大。華米如果沒有高端的實力卻想做高端夢,極有可能會和Fitbit一樣成為炮灰。

盡管在整體環境中智能穿戴裝置還有定價空間,但是這個溢價還是和産品的功能性牢牢挂鈎,拼的還是硬實力。華米現階段業績放量和智能穿戴裝置的整體環境相關,但是随着競争更新,華米未來還有不少硬仗要打。

文|知識流 公衆号關注知識流 (ZHISHILLL),個人微信請聯系cfacpa666,轉載請注明版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