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離開騰訊這兩年

大家好,我是​​若川​​​。持續組織了5個月​​源碼共讀活動​​​,感興趣的可以​​​​​參與,每周大家一起學習200行左右的源碼,共同進步。同時極力推薦訂閱我寫的​​《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 包含20餘篇源碼文章。

剛工作的時候每年都會寫總結,而且是卡點,後來越來越懶,不知多久沒寫了,索性借此機會來個兩年總結。

先說大背景:

  • 2019年底我從騰訊理财通離職
  • 2020年中入行教育
  • 2021年8月響應政策變化
  • 2021年11月入職新公司

這就自然而然帶出兩個問題:

  • 為什麼從騰訊離職,到教育
  • 對下一份工作的期望

這篇文,就聊聊這兩年中,我的妥協與堅守。

從騰訊離職

為什麼?這個問題被問了無數遍,親戚,朋友,面試官…有時候對方知道我被問了很多遍,還是忍不住問。

不過可以了解,是我也會問,騰訊多好啊!家喻戶曉的網際網路三巨頭,直到今年,某些社交軟體的求職版塊還流行着“有鵝選鵝”的論調。為什麼呢?

一、門檻高,牌子響,相當于網際網路界的清華北大,可以鍍金

二、薪資高,年終豐厚,福利多(最突出的是第三點,多到超乎想象)

相比之下,很多公司把下午茶、周末雙休、五險一金什麼的當福利就太…

三、有很多優秀人才和海量學習資源(雖然使用率有限)

既然這麼好,為什麼要走?

就因為它太好,我在享受諸多福利的時候,反倒覺得不真實:

公司技術厲害,跟我好像沒關系,沒有技術是我發明的,也沒有哪個輪子是我造的;

公司賺錢是多,跟我也沒關系,展現不到我的薪水和獎金上,因為績效一般;

團隊成績好,但獲獎項目也跟我無關;

這些都會造成一種假象:我很好。

當然,這個“我”,不單指我這個人,好,也不是“我好”。

雖然這麼說,并不代表因為這些選擇離開就是對的,再回看當時,那就是一個職場人的正常狀态罷了,好的成績需要努力、運氣、機會,軟硬結合,缺一不可,而多數人是很難都具備的。

隻是于此同時,我個人的職業發展也遭遇瓶頸, 且沒有足夠空間調整,多種因素混雜導緻情緒低落,就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心氣兒了。

隻能主動砍掉一些東西,尋找新的空間。

話雖如此,“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何況數以萬計的大公司,每個人的期望、境遇、階段,都會不同,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是以以上描述僅供參考,如果你還沒出校門,或者一直在小公司努力,将騰訊當做燈塔一樣去追求,我依然支援,因為經曆的過程、思考和成長,才是最重要的,或許你們很搭。

面試求職

求職需要分兩段講。

入行教育

裸辭本身就需要勇氣,對當時的我來說更甚,再加上不巧碰上20年初的疫情,隔了幾個月沒有工作,雖然一直在盡力做準備,但還是不順利,四月中回深圳,五月中找到上一份工作,也就是“平行線教育”。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從騰訊理财跳到教育,從上面的離職原因和下面的時間點就能看出來,二者沒有聯系,選擇教育是因為在當時看它還算是一個朝陽的、無公害的行業,可能會有好的發展。

我對這份工作要求不高,能鍛煉提升就可以,就是上文說的“調整空間”,而這份工作最終給予我的超出預期,我在團隊中不僅從零到一搭建幾個項目,還打通了前後端的鍊路,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拓寬了知識面,找到了進一步成長的方向,從某種程度看,完成了“突破瓶頸”的任務,這對後面的職業道路很重要。

不幸運的是,在我還沒完全做好準備的時候,就被迫進入下個階段,國家一紙檔案發出,公司頑強地撐到今年8月,還是被撤了。

擁抱變化

可能很多人覺得,有大廠背景和八年工作經驗,找工作應該很順利,不論是大廠還是獨角獸,進階工程師、專家、Leader,都很合适,很穩。

從履歷上看的确亮眼,合理情況也應該是這樣,但事實總會不“合理”。

既已完成瓶頸的突破,我的下個目标自然更高,對應的,用人方對我的要求也會高。這就造成一個不大好的局面——“互相看不上”。

我看不上的公司,很大程度在于不穩定、不明朗,一個穩定發展的公司/行業,是踏實工作的前提,也是積累、沉澱成績的基礎,我仍需要一份有保障的工作。

公司看不上我,工作八年,應該是資深了,基礎很紮實,項目經驗很豐富,解決過很多疑難雜症,知識面兼顧廣度和深度。這種情況下的面試難度可想而知。幾乎一天會被挖掘N次:解決過最難的技術問題、最擅長的領域、跳槽的原因、職業發展規劃、為什麼從騰訊離職,更不用說各種原理和算法實作了。

在這中間,令我慚愧的是,工作多年,沒有幾個印象比較深的,能夠清晰表達出來的項目經曆或者問題解決過程,隻能歸咎于沒有做好“項目記錄”或者“學習記錄”,這也是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視的。

除此之外,有些公司還會看職級對标、管理經驗、技術棧比對度、項目比對度等,稍有差池,就難以成功。

是以,你說行情不好嗎?明明市場上有那麼多公司在招賢納士,要說好,也有那麼多人兩三個月找不到理想工作。

人才市場的供求失衡就展現在這了,而且這種失衡對大齡求職者更加不利,你要跟工作年限比對的職位,得有相關的能力和經驗,你想降級,公司可能還不大願意,比你年輕,能力強,要錢少的人也多的是,要你的理由呢。這種情況會長期存在。

當然,我也不是沒有從這個過程中受益,至少借此機會對前端開發的知識體系加深了認識,某些具體問題深入了解了細節,知道自己的短闆在哪裡,為後面的提升指出了方向。

和工作共赢

這部分稍微聊聊工作相關,“找工作”和“工作時”的心态。

公司招人意味着什麼?

  • 事情多,做不完:你是去湊人力的
  • 事情難,搞不定:你是去攻堅的

是以,不論是否職場新人,都不要設想有公司單純是讓你去學習、成長、享受福利的,更不需要覺得自己的事情瑣碎,或者難,就不想幹了,公司的事,項目的事,本就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分工,有順利,有不順利,在哪都一樣,平常心看待。

還有一個很多人關心的:項目瓶頸是否存在?長期被業務纏身,難以提升自己?

作為技術從業者,提升無非兩個層面:廣度、深度。

對不同類型的業務,産品形态、技術類型、解決的問題以及開發中遇到的問題都會不同,就會有長期甚至重複地運用某一項技能做事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會限制項目實踐的廣度,然後,如果僅僅停留在會用,幹完活了事,同時就限制深度。

無解嗎?開發無權改變産品,也不會跨界幹涉,但有兩點可以探讨——主動性、落地。

一、做的事情可以局限,但人沒有局限,我走出舒适圈去學習了嗎?

二、團隊有職責劃分,我是否有承擔其他職責的能力,且去請求承擔。

三、我可以在适當範圍内去推進和實踐自己想嘗試的東西,但是否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也能夠落地。

想清楚這三點,就會知道,要走出困境,多元度成長,基礎能力是前提,主動找機會是助推,然後才可能出成績,而不是“等機會——長能力——出成績”。

把路走寬

上面是跟工作直接相關的,最後聊點比較普适的,一路走來的感受。

人年輕的時候是最窮的,精神、情感和經濟都很窮,可以有很多可能,路很寬。

升職加薪、考駕照、談戀愛、買房、結婚、生子...生活的版圖就這樣慢慢一塊塊拼湊和建構起來,最開始還是更新打怪一樣,達成各種成就,很大滿足感,但随着職業發展的瓶頸,生活負擔的加重,每個人面對的不再是一片空白的興奮,而是充滿未知的迷茫。

迷茫的來源有二:

一、選擇了一件事情之後,很難再有機會重新選擇,難走回頭路,哪怕這條路走得不好;

二、才華或者财富撐不起野心。

生活就從“找幸福”逐漸變成“找出路”,路被走窄了。

是以,“路”要怎麼走呢?

這裡不聊細節,就聊一點,不要偷懶,不要畏難,特别是年輕人。

多提升,多挑戰,多為自己積累技能和經驗,如果先選了一條好走的、舒服的路,突然有一天發生變化,會發現自己并沒有應對變化的能力,沒有幾張牌可打,除了目前那條路,别的路都走不通了。

俗話說:欠的債總要還。且不說還債很難,有些債是怎麼都還不上的。

比如:學曆。我是普通大學,跟211、985學校的比不了,跟名牌比不了,跟碩士、博士也比不了,但這起碼也是多數崗位的門檻标準,不至于到處被卡,我認識一些中學、專科學曆的朋友,他們才是真的難,現在大學生遍地,碩士、博士都越來越多,他們的生存空間在哪呢,幹着同樣的活,拿着遠低于同行的薪水,他們的上升空間又在哪呢。

再比如,你是個5年經曆的人,但本質上隻有2年的水準,你跟别人說,你就把我當2年的用吧,我可以接受,我可以成長,那不好意思,公司為啥不直接去用2年的?

還債很難,少欠債,少欠債,才能正向積累,路就越走越寬。

接下來分享幾個小Tips:

  • 比你得到的多的,一定比你付出多。這個“得到”不單指某一方面,知識、資源、圈子,都是。不要幹羨慕誰,要看他做了什麼,一對比,就會發現差距。
  • 每個人都會有困難時期,但困難都是一陣子,在自己努力和他人适當地幫助下,撐一段就過去了,沒什麼大不了。
  • 我們随時可以放棄任何東西,但盲目放棄是沒有意義的,不要輕易選擇。

這幾個月的求職公司名單:

阿裡、騰訊音樂、百度、蝦皮、位元組、快手、京東、美團、Coding、ONES、AfterShip、有贊、樂信、思謀、大宇無限、元戎啟行、店匠、豐巢、塗鴉智能、金蝶、VIVO、OPPO、飛利浦、稿定、極光推送、雲鲸科技、美的、房極客、菜鳥網絡、微衆銀行、迷你遊戲、智看技術、領星等。

可能還有沒記起來的,但已經夠多了,我都沒想過會有這麼多,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我交流。

這次就到這,已經踏上新征程,還在适應,祝我們好運~

離開騰訊這兩年

················· 若川簡介 ·················

你好,我是​​若川​​,畢業于江西高校。現在是一名前端開發“工程師”。寫有《​​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20餘篇,在知乎、掘金收獲超百萬閱讀。

從2014年起,每年都會寫一篇年度總結,已經寫了7篇,點選檢視​​年度總結​​。

同時,最近組織了​​源碼共讀活動​​,幫助3000+前端人學會看源碼。公衆号願景:幫助5年内前端人走向前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