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下常見的日志檔案名

Linux常見的日志檔案名:

  • /var/log/cron 工作排程
  • /var/log/dmesg 核心檢測過程中産生的資訊
  • /var/log/lastlog 檢測所有賬号登陸資訊
  • /var/log/maillog或/var/log/mail/* 郵件
  • /var/log/messages 記錄系統發生的所有錯誤資訊
  • /var/log/secure 涉及賬号密碼資訊
  • /var/log/wtmp,/var/log/faillog 記錄正确登陸系統與錯誤登陸系統者的賬号資訊
  • /var/log/httpd/,/var/log/news/,/var/log/samba/* 不同網絡服務的資訊記錄處

日志檔案系統的産生,一種是由軟體開發商自行定義寫入的日志檔案與相關格式,另一種則是由linux提供的日志檔案管理服務來同一管理。

CentOS提供syslogd這個服務來統一管理。

還有一個專門記錄核心資訊的日志檔案服務,就是klogd。是以,日志檔案所需的服務主要就是 syslogd與klogd這兩者。

可以通過logrotate(日志檔案輪替)來自動化處理日志檔案容量與更新問題。是以:

  • syslogd:主要控制系統與網絡等服務的日志記錄的資訊
  • klogd:主要控制核心産生的各種問題的日志
  • logrotate:主要進行日志檔案的輪替功能

1、syslogd:記錄日志檔案的服務

# 檢查syslogd是否啟動:
ps aux |grep syslog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grep syslog      

2、syslog将資訊分為七個等級

等級 等級名稱 說明
1 info 僅是一些基本的資訊說明而已
2 notice 除了info外還需要注意的一些資訊
3 warning(warn) 警示資訊,可能有問題,但不至于影響到某個daemon運作的資訊
4 err(error) 一些重大的錯誤資訊
5 crit 比error還嚴重的資訊,到臨界點了
6 alert 警告,問題已經很嚴重了(比crit嚴重)
7 emerg(panic) 疼痛等級,意指系統已經要當機的狀态

除了這些,還有兩個特殊的等級,那就是debug(錯誤檢測等級)與none(不需登陸等級)

3、注意一下那個連接配接号

  • “.”:代表比後面還要高的等級(含該等級)都被記錄下來
  • “.=”:代表所需要的等級就是後面接的等級而已
  • “.!”:代表不等于,即是除了該等級以外的其他等級資訊都記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