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式員在就業時專科和大學學曆有什麼差別

企業招人,隻要給企業帶來利潤就可以了,學曆真的有那麼重要嗎?IT行業發展速度極快,有些前沿技術大學裡不教,你真的确信一個隻有理論知識的大學生勝過一個掌握實戰技能的專科生?

在網際網路企業,有沒有這樣的“學曆歧視”呢?有兩點是确定的:學曆不等于能力,學曆也不代表“學力”。一半的程式員是大學主修計算機或軟體工程專業的,四分之一的程式員從事過程式設計相關的計算機程式設計,計算機工程或資訊管理,其餘的受訪者曾主修過其他專業。

由于市場人才供需的原因,部分企業對程式員的學曆背景開始設定門檻,很多企業甚至會在崗位上明确要求候選人為大學及以上學曆。雖然也有一些企業沒有對學曆做出明确要求,如阿裡,但對候選人的個人能力(如項目經驗、大公司背景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是以,企業在招聘時基于篩選成本、員工成本效益的綜合考量,把學曆作為一道門檻,希望篩選出具備發展潛力、學習能力較強的人才,這才導緻了專科生和大學程式員在求職履歷篩選過程中的差別。

抛開履歷篩選先不談,在程式員的就業/職場表現中,學曆「魔咒」真的存在嗎?專科程式員和大學程式員在求職中「受歡迎程度」有差別,但「薪資表現」差別不大。單從面試邀請平均數來看,專科和大學程式員是有差別的。除了博士生因專業方向更加聚焦的影響,基本上學曆越高受雇主關注越多,碩士生非常受雇主關注,而專科生作為學曆食物鍊底端,求職中獲得面邀數也稍低。

雖然,專科程式員獲得面邀機會很少,基本能憑借過硬的工作經驗和技術實力彌補學曆短闆,甚至在薪資上格外亮眼。大學生雖然在面邀邀請數量上超過了專科生,但薪資卻幾乎沒有拉開差距。在工作的頭10年中,随着職場階段的深入,專科程式員與大學程式員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是以,從後發優勢的角度,專科程式員和大學程式員差別不大。平時在工作中多學習多提升,畢竟招聘更多的是看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