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1年移動開發者經濟學報告(一)

visionmobile繼去年的Developer Economics 2010,又推出了Developer Economics 2011【pdf】,很值得看看。

開發者和品牌廠商如何在移動應用經濟中獲利

2011年 移動開發者經濟學報告

對移動開發者,應用和品牌的分析研究報告

關鍵内容

擷取開發者青睐的競争

使用mobile web的增長。在過去的一年移動平台擷取開發者的青睐的競争中有很多曲折。Mobile web作為一個平台有顯著的好轉,現在在我們的開發者青睐排名第三。Android和iOS繼續領先,有67%的開發者使用Android,59%使用iOS。

Windows仍不是移動競賽中的第三匹馬。在過去一年中,Windows Mobile未被開發者視為商務可行平台,使用的開發者在減少。盡管如此,在開發者計劃投資的平台調查中,Windows Phone 7在意向指數中僅落後Android 2個點。微軟的優勢在于來自其PC和Xbox的開發者,一流的工具,以及與Nokia交易中承諾的大量使用者數目。

Symbian和Java被抛棄。Symbian和Java ME是被開發者抛棄率最高的兩個平台。接近40%Symbian開發者和35%的Java ME開發者計劃放棄。Java ME飽受負面宣傳的影響,盡管已在超過30億台手機上安裝。Symbian是正式到期的平台,Nokia Symbian手機産品線不再發展。

開發試驗在增長。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在更多的平台上進行試驗,在我們超過850名線上通路的開發者,平均使用3.2個平台,較去年增長了15%。

賺取收入

金錢無法賣得愛,但是使用者可以。幾乎超過了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市場滲透率是選擇平台的最重要因素,隻有四分之一的認為能否賺錢是最重要,另外四分之一則認為低成本開發工具和快速程式設計和建立原型是最重要。

賠錢。在應用經濟的淘金熱中,不是所有人都賺錢,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每個應用獲利不超過$1000美元,由于一個應用的開發通常需時數月,這是賠錢的。

聘用vs直接貨币化。在我們的調查中大約50%的應用開發者通過薪金或者傭金來擷取money,表明通過公司貨币化變得與直接從應用中獲利一樣重要。對于直接從應用中收入,最常見的收益模式是每個下載下傳付費,其次是廣告和免費下載下傳後付費更新。

平台獲利潛能。 我們的研究表明不同平台的獲利能力差異很大,iOS為榜首,每個應用的收入是Symbian開發者的3.3倍,其次是Java ME(2.7倍),黑莓(2.4倍),Android(1.7倍),mobile web(1.6倍),最低的是Symbian(1.0倍)。

營運商的角色。一直以來應用開發者對營運商在軟體領域的角色沒有覺察或者不能确定。雖然大多數的開發者同意營運商的角色是提供資料通路(61%)以及語音(43%),但在軟體領域的角色上沒有共識。不同地區的開發者對于營運商是否作為支付網關,是否一個API平台,是否建立最好的移動服務,是否與開發者無關上意見不一。

應用商店分散滲透

應用商店是條單行路。它不可逆轉地改變了移動應用的釋出方式。現在,應用商店是8個主流平台的45%開發者實作産品市場化的主要管道。使用其他管道在不斷減少。此外,營運商的門戶,它們的“帶圍牆花園”曾控制内容分發,現在與應用商店比顯得蒼白。

應用商店的滲透。使用者使用率是開發者選擇應用商店作為釋出管道的最最重要的原因。超過50%的開發者通過Apple,Google,Nokia和黑莓的應用商店來釋出,因為更多的使用者使用這些商店。

分散的應用商店是對開發者的挑戰。排名前五十幾的應用商店都有自己的開發者登記,應用送出流程,藝術(美工)和文檔要求,應用認證和審批标準,收入模式選擇,付費條款,稅收和結算條款。與普遍的看法相反,使用多一個應用商店釋出應用的成本是明顯的。

單類開發者無法滿足全部

開發者類别和消費者類别一樣複雜。但是無論采用哪種分類标準,都必須承認存在很多類别。從業餘愛好者和學生,到創業和自由職業的專業人士,被委托的開發者、數字機構、系統內建商,以及在建立商務模式B2B或者B2C應用的開發者,所有的有着不同的激勵方式,不同的傾向,不同的側重和不同的需求。

吸引人才。有PC/Internet軟體開發經驗的開發者在轉向移動。然而,研究表明除了Apple和微軟,其他平台廠商并沒有吸引足夠的有移動或者PC/Internet經驗的開發者。

開發者市場的平衡。Android是唯一平台同時吸引三大開發活躍洲(歐洲、北美和亞洲)的開發者。其他的平台,在全球範圍對開發者的市場需求是不平衡的。iOS在亞洲的吸引力較低,而黑莓幾乎在歐洲沒有開發者。傳統的Java的開發者熱點從歐洲移到新興市場,有42%的使用受訪者自亞洲、非洲和南美。Flash Lite在東南亞很少,那裡的大衆手機平台可提供更好的體驗。

建立移動應用

學習曲線。和普遍認為相反,mobile web不非容易學習,它在學習曲線中排名第六。因為web開發者需要學習複雜堆棧語言以及用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技術架構,此外還需處理不同浏覽器的适配。

分裂。 盡管有負面資訊,Google在Android分裂中管理得相對好。相反的,黑莓和Java ME出現了大量的版本分裂,和Android相比開發者需要提供将近兩倍的應用版本。

本地化。當移動開發者很容易向全球釋出應用,并開發了涉及地區敏感的應用和内容,例如新聞、音樂和社交網絡,本地化将很快成為開發者面臨的基本問題。 習慣全球釋出的開發者(例如Java ME開發者)大部分都報告出現本地化的問題。

雲API。雲連接配接不僅在開發者中熱起來,同時也是一個有衆多創新的地方。研究發現iOS、Android和Mobile web開發者是最活躍的雲API的使用者,而黑莓和Java開發者是最不活躍。

多屏的未來。産業生态鍊為未來多屏的到來做好準備。研究發現接近50%的受訪者開發智能手機的同時也開發中檔手機(提供短信和網際網路功能)。接近25%的Android,iOS,Java,Mobile web和QT的受訪者還計劃在電視機頂盒上開發。此外,研究證明mobile web是适配最多的平台,它的開發者平均在2.5個不同的螢幕類型中開發。

品牌驅動移動

品牌進入移動。哪裡今天有公司網站或者企業内部網,哪裡明天就有移動應用。這是隐藏在消費者品牌後面的勢頭,幾乎每個公司都有需求,可能用B2C應用加強它的核心業務,可能用B2B推動它的企業内網。更重要的,當應用商店開啟了移動應用經濟,品牌也正在促進它。

品牌旅程。盡管存在多樣性,研發發現所有公司在發展它們的移動數字化政策中有三個階段。開始進入時,無論他們提供怎樣的産品和服務,“新手”品牌認為,應用是一種宣傳方式。當繼續發展,品牌會想:如何使用應用來推動我們核心業務的發展?最後,如同鑒賞家,問題變成“我們能否将應用變為新的創收業務?

平台的難題。品牌在移動方面的擴充和在其他方面數字化不一樣。對于web,隻需适配2-3種主流的浏覽器就可以接入80%的使用者,而移動,即使适配了使用率最高的3-4種平台(iOS,Android,Symbian和BlackBerry),也隻适配了手機的20%使用者。

平台的優先級别。當公司準備移動化,平台的優先級别是複雜的,但是也是共通——市場滲透率和可接入的客戶是基本。開發B2C應用(針對使用者)的優先級别先Apple,然後Android,mobile web,黑莓和Windows Phone 7。對于B2B應用(由公司IT經理或者CIO支付)則選擇HTML,不僅在mobile web浏覽器中部署,還包括通過由Appceleartor,PhoneGap, RhoMobileh和Sencha公司提供的工具将HTML和JavaScript轉為原生的iPhone和Android應用。

相關連結:

  • [譯]2011年移動開發者經濟學報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 我的産業生态鍊和雜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