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作者:騰氏水産

作者|梁志遠胡飛陳洭虎雄活寶源魚病室

魚病的病原體-----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的生物學特性差異很大,對藥物的敏感性差異很大,治療思路和用藥方案完全不同。

即使是以頑強和"漂浮頭部三天不死"而聞名的生魚(水獺,雜交蛞蝓)在炎熱的夏季也受到細菌性疾病的困擾,如舒伯特氣體單核細胞病和諾卡病。

雖然"預防為主,預防比治好更重要,防治合計"是魚病防治工作的政策,但業界對魚病防治的理論、政策、産品(方案)并不多,但是,一線細菌性疾病仍然年複一年地盛行,每年都有大量養殖戶遭受重創。面對侵襲性的魚類細菌性疾病,我們該怎麼辦?

基于一個典型案例,本文談及對魚類細菌性疾病診斷與治療的了解與思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小夥伴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意見!

一、總體情況

2021年6月,廣東省廣州市某養殖場有6個池塘,全部為養殖生魚(雜交蛞蝓),基本資訊如下:

<col>

池塘号

深度

池塘數量

池塘的重量

1#

7 英畝

2米

60,000 尾

120,000 多份

2#

40,000 尾

80,000 磅

3#

4 英畝

25,000 條尾巴

50,000 磅

4#

30,000 條尾巴

45,000 磅

5#

11 英畝

120,000 尾

156,000 多箱

6#

70,000 尾

135,000 多份

5月15日,養殖場的個别魚塘開始出現死魚、花卉症狀、内髒有白點(結節)。

5月20日,主要收集的病魚送至活寶源魚病室進行檢測,診斷為舒伯特氣體單核細胞細菌後,按照建議連續用藥3天,無明顯效果,主池采用膽汁酸、三黃中藥調理。

5月30日,死魚數量進一步增加,其他池塘開始生病。

6月1日,船主将病魚送到附近的一家藥店進行檢測,被診斷出患有nokasia,并出具了noka包進行治療,混合4天,死魚不減而增,每日損失增加到300尾以上。唐主人送病魚到另一家藥店檢測,被診斷出患有子彈病毒病,然後采取停藥、換水、排毒和抗壓措施處理,直到6月15日病情一直沒有好轉,再次抽樣送至活寶源魚病室進行全面檢測。

二、實驗室檢測

池塘的主人隻派去檢查更嚴重的疾病和

外觀上,患病魚身桌上有少量斑點或針尖出血爐,生命力很弱(P01,02);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P01,02 魚體表中顯示少量斑點/針尖出血病變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左:P03顯示魚絲紅潤;右圖:P04顯示肝髒白點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左:P05顯示脾髒的小白點;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P07表明腸道明顯發紅;

将适量的蠶絲和刮刀依次刮取表面病變,制成水浸片劑,光學顯微鏡觀察,未見。無菌操作,将患病魚的腎組織接種在腦心沉瓊脂培養基中,30°C恒溫培養24h,有大量圓形、小、淺黃色灰色,取其進行革蘭氏染色、鏡面檢查,細菌體短杆結合經驗,初步判斷為舒伯特氣體單核細胞細菌,淨化後進行藥敏試驗(紙質法), 結果表明,兩種菌株對抗菌1号藥物氟苄、強黴素等常見藥物均高度敏感。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在P08絲中未發現寄生蟲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左圖:P09顯示大量細菌的内髒培養物;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P11,12藥物敏感性試驗

菌株/抗菌劑

抗菌 (φ, 厘米)

編号

1

2

3

4

5

2106151

b-S

2.5

1.3

1.2

1.15

2106152

a-S

三、治療方案及效果

結合實驗室檢測和診斷經驗,初步判斷2塘生魚為舒伯特氣體單核細胞細菌。經過溝通,唐主人表示他的6個嘴巴的狀況和症狀高度相似,是以他建議全部按照舒伯特氣體單核細胞細菌進行治療。考慮到水庫主人在換水後已經消毒,建議他選擇敏感的抗生素(1号抗生素)與維生素K3和其他混合物一起喂養。

6月20日上午,唐師傅回報,其使用上述内部服務方案已經4天,死魚數量沒有減少而增加,從開始混合161尾/天到200尾/天,準備放棄治療。經過溝通分析發現,養殖場混合時投餌量嚴重偏低,總損失量确實略有增加,但其中平均投飼4天率小于0.25%,死魚數量不下降和增加;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圖13、14 主儲層記錄的每日進料和損失資料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圖15-20,基于圖13-14的資料分析,可以看出投給率高的池塘具有明顯的功效。

經過反複溝通,應反複要求,業主同意繼續服藥4天(适當的額外用藥)。6月30日,主要回報,遵循建議繼續使用藥物,死魚迅速減少,除了投餌率嚴重偏低外,池塘内仍有11條死魚,其餘5條池塘損失基本為零,客戶對方案的功效非常認可!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生魚腸炎、内髒白點,持續死亡一個多月,最終是如何治愈的?

四、對魚類細菌性疾病診斷與治療的認識與思考

引起魚病的因素可分為生物病原體和非生物病原體,前者可分為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據相關監測統計,細菌感染引起的魚病比例最高,高達45%左右。珠江三角洲地區氣候溫暖,幾乎全年都有細菌性疾病的流行,給水産養殖業帶來巨大威脅,連生命力都非常頑強,被譽為"浮頭三天不死"的生魚(鳙鳅,雜交蛞蝓),在炎熱的夏季每年還遭受舒伯特氣體單核細胞增多症的困擾, 諾卡氏病和其他細菌性疾病。雖然"預防為主,預防比治好更重要,防治合計"是魚病防治工作的政策,但業界對魚病防治的理論、政策、産品(方案)并不多,但是,一線細菌性疾病仍然年複一年地盛行,每年都有大量養殖戶遭受重創。面對侵襲性的魚類細菌性疾病,我們該怎麼辦?結合本案,回顧多年魚病診療經驗,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4.1 準确診斷是前提

魚病的病原體-----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的生物學特性差異很大,對藥物的敏感性差異很大,治療思路和用藥方案完全不同。例如,對于病毒性疾病,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應減輕壓力并使用溫和的消毒水消毒,防止疾病進一步惡化,盡量減少損失;準确診斷,特别是确定主要病原體的類型,并選擇正确的治療思路,是有效治療的前提。與本案一樣,池塘主人在早前盲停物料,換水,或按照子彈病毒病的思路進行治療,均未獲得明顯療效,病情逐漸惡化。

對于大多數細菌性疾病,很難根據外觀症狀和顯微鏡等工具進行準确判斷,并且需要診斷細菌分離培養。

4.2 選擇正确的藥物,選擇正确的藥物是關鍵

魚類病原菌種類非常豐富,不同種類的病原菌對藥物的敏感性也大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種細菌,受地區影響,藥史、藥物敏感性等都會有明顯差異。細菌分離培養、紙片藥敏試驗對敏感抗生素的篩選,以及試管法測定其有效抗菌濃度和有效殺菌濃度,對于治療指導非常重要。例如,諾卡斯和舒伯特氣體單核細胞增多症可引起生魚的肝髒、脾髒、腎髒等出現白點(結節),但兩者對普通捕撈抗生素的敏感性差異很大,其中大多數魚的諾卡斯細菌對強分枝杆菌敏感,而大多數舒伯特氣體單核細胞細菌對強黴素具有很強的耐藥性, 在這種情況下,唐主人還摻雜了所謂的nokastriosis包,但未能控制住疾病。通過分離緻病菌和藥物敏感性測試以及篩選敏感抗生素,可以大大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其次,在選擇藥物類型的同時選擇藥物的品質也非常重要。雖然靈敏抗生素可以通過藥物敏感性試驗和有效抗菌濃度的測定進行篩選,但由于行業用藥敏感性試驗中使用的藥敏片、抗生素粉都是标準或标準産品校準,其品質遠不及市場廉價劣質藥物,"三無"産品可比。我們建議,即使做了藥敏試驗,也要使用品質可靠的國家标準藥品。

4.3 保證藥物治療方案的全面實施

準确診斷,選擇正确的藥物,選擇好的藥物,距離成功治療細菌性疾病已經成功完成了99步,但一步一步,很容易被忽視一步,即徹底實施藥物方案。一方面,魚病的成因非常複雜,有些魚病難以治療,有些魚病有多種方案,沒有漁醫可以100%治愈魚病,很多養殖戶對魚藥沒有100%的信任,這是一年收獲的問題,當遇到重大疾病時, 容易擔心、恐慌,進而濫用毒品,盲目吸毒;病害防控的錯誤認識,幹擾了農民的認知,等等。由于這些影響,農民在執行漁業醫生開具的藥物處方時往往不完全或未經授權,這極大地損害了療效。和本案一樣,5月中旬,我們的魚房已經将病準确診斷為舒伯特氣體單核細胞細菌,但池塘的主人隻花了3天時間就放棄了,轉而改用其他方案,最後耽誤了一個月,嘗試了各種治療方案,最後再用了找我們的診斷;第二次使用我們的方案治療的第4天,沒有看到損失明顯減少,還想放棄處理,在我們收集了它的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後,唐師傅還是信心不足,要求減少用藥量,經過反複溝通,唐師傅願意嚴格按照我們的治療方案要求, 最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控制了病情。

對魚病的診斷和治療是一個非常高的經驗和技術要求,除了上述三點,天氣、水質、底部、飼料等諸多因素也會對療效産生巨大影響。一般來說,魚類中的大多數細菌性疾病都可以治愈,通過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性測試可以大大提高治療成功率。筆者認為,一名優秀的釣魚醫生,應始終保持學習,合理應用專業裝置,提高診斷能力,篩選有效藥物,提高處方效果;確定計劃得到徹底實施。當然,作為農民,還要加強對育種知識的研究,學會識别一些錯誤的"知識",相信科學,相信專業。科學治療方案全面實施後,細菌性疾病就能得到迅速控制,這需要漁民和農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