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中df指令檢視硬碟占用情況詳解(df -i、df指令顯示列資訊解釋)

1、DF指令幹啥的?

df用來檢查linux伺服器的檔案系統的磁盤空間占用情況。可以利用df來擷取硬碟被占用了多少空間,剩多少空間。

功能:

  • 顯示指定檔案的可用空間。如果沒有檔案名被指定,則所有目前被挂載的檔案系統的可用空間将被顯示。
  • 預設情況下,磁盤空間将以1KB為機關進行顯示,除非環境變量

    POSIXLY_CORRECT

    被指定,那樣将以512位元組為機關顯示。

2、常用選項

-a –all,顯示全部檔案系統清單
h 友善閱讀的形式來顯示結果
-B 指定分區塊大小
l 隻顯示本地檔案系統
-i –inodes 列出 inode 資訊,不列出已使用 block
-T 顯示系統檔案類型
-P 輸出格式為POSIX
-t<檔案系統類型>隻顯示指定類型檔案系統的磁盤資訊,可以多次使用這個選項來包含更多的檔案系統類型
-x<檔案系統類型>不顯示指定類型檔案系統的磁盤資訊,可以多次使用這個選項來包含更多的檔案系統類型
           

3、執行個體

df   ##顯示所有挂載的檔案系統的可用空間
           
linux中df指令檢視硬碟占用情況詳解(df -i、df指令顯示列資訊解釋)

tmpfs

是一個不存在于實體硬碟上、而是

駐在記憶裡的特殊檔案系統

。其中一個副作用就是

當你失去電源(或重就開機)時,tmpfs 上的一切内容都會消失。

tmpfs

駐守在記憶體裡,它的速度極快。它的尋覓時間與駐守在硬碟上的一般檔案系統根本不能相比。

df  -a      ###顯示全部檔案系統占用空間
           
linux中df指令檢視硬碟占用情況詳解(df -i、df指令顯示列資訊解釋)
df  -T   ###顯示檔案類型
           
linux中df指令檢視硬碟占用情況詳解(df -i、df指令顯示列資訊解釋)
df   -h  ##以友善閱讀的方式顯示
           
linux中df指令檢視硬碟占用情況詳解(df -i、df指令顯示列資訊解釋)

df -i

#“-i”選項展示inode使用情況。在Linux中,inode是用來存儲特定檔案的中繼資料的一種資料結構,在建立一個檔案系統時,inode的預先定義數量将被配置設定。這意味着,一個檔案系統可能耗盡空間不隻是因為大檔案用完了所有可用空間,也可能是因為很多小檔案用完了所有可能的inode。

linux中df指令檢視硬碟占用情況詳解(df -i、df指令顯示列資訊解釋)

4、列資訊解析

linux中df指令檢視硬碟占用情況詳解(df -i、df指令顯示列資訊解釋)
  • Filesystem:代表檔案系統對應的裝置檔案的路徑名
  • 1K-blocks:給出分區包含的資料塊(1024位元組)的數目
  • Used/Available:分别是已用和可用的資料塊數目(第三四列數目之和不等于第二列,這是因為每個分區都留了少量空間供管理者使用;即使遇到管理者空間已滿的情況下,管理者仍能登陸和留有解決問題所需的)
  • Use%:普通使用者空間使用的百分比
  • Mounted on:檔案系統挂載點
    linux中df指令檢視硬碟占用情況詳解(df -i、df指令顯示列資訊解釋)
  • Inodes:節點容量
  • IUsed:已使用節點
  • IFree:未使用節點
  • IUse%:已使用所占百分比

inode包含的資訊:檔案的位元組數,擁有者id,組id,權限,改動時間,連結數,資料block的位置。相反是不表示檔案大小。

5、Df -i 和df -h顯示使用率100%

在df -h 和df -i 顯示使用率100%,基本解決方法都是删除檔案。

  • df -h 是去删除比較大無用的檔案-----------大檔案占用大量的磁盤容量。
  • df -i 則去删除數量過多的小檔案-----------過多的檔案占用了大量的inode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