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虱是黃龍病傳播的唯一媒介,通常在每年3月上旬和中旬開始産卵,新的柑橘尖端繁殖,後來随着蟲嘴密度的增加和傷害新端,5月初為一年中的第一高峰成蟲,7月上旬和9月初分别為第二、第三高峰期, 昆蟲在10月至11月甚至12月産生,如果它們變軟,木虱會再次産卵。
通常活躍在中國等亞洲的亞洲木虱,看看這家夥醜陋的臉:
這個家夥可以在果園裡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最典型的水果災難是:
(1)果實從大到小變小變小(縮小);
(2)果實呈綠色和黃色,着色不均勻(紅鼻果);
(3)果實畸形(斜肩果實);
(4)果皮從彈性飽滿到柔軟變皺;
(5)果味由甜變酸;
(6)還原果汁;
(7)牙髓纖維化不變成爐渣;
(8)水果失去商品的價值。
最典型的災難是:
(1)早期出現少量局部均勻變黃的葉片,中後期經常出現整個果葉變黃的落葉葉(特别是進入冬季低溫期最容易出現);
(2)出現斑駁的黃葉(常出現在果樹的下部);
(3)異種素樣黃化葉片;
(4)刀片變小;
(5)刀片硬化易碎。
刀片均勻發黃
防控注重脫毒苗苗的選擇,還需要嚴密防範木虱子,建議每隔7~10天有一個嫩生期檢查果園。發現木虱子必須迅速噴灑才能殺死。
常用農藥:22%殺蟲特膏1000次,木乳液3%1500~2000次,農敵滴霜51.5%1000次,鐵騎1500次,3%磨砂乳液1500次,蚜蟲可溶性粉劑2500次,甲基氰化物乳液2000次,三氟氯氰化物乳液2000次,高效氯氰化物乳液2000次,高效氯氰化物乳液2000次。
最後,定期檢查黃龍病樹,發現病樹,檢查病樹是否有木虱,一般先噴殺木虱,然後盡快挖出病樹(如果隻砍掉病樹,樹袋不清,做好樹木撲殺處理)。
文章來源:
191柑橘服務中心專項技術顧問 甘海峰
何新華,廣西大學農學院教授
▼
對過去的精彩回顧
除了"三軸",還有兩種抗黃龍法!
蚜蟲|吃嫩端、嫩葉、嫩芽、傳播柑橘腐爛病的頭号殺手
灰色模具|柑橘花發黴的罪魁禍首!!!
負責編輯: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