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房車旅行熱褪去,追求精緻窮遊的年輕人:微笑.jpg

作者:南方周末
房車旅行熱褪去,追求精緻窮遊的年輕人:微笑.jpg

(IC photo / 圖)

近年來,房車出行成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旅行方式。

尤其是露營爆紅之後,房車遇上露營更加熱鬧,“第一次開房車出去玩”“房車旅行生活”“房車後窗的絕美風景”的話題絡繹不絕,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網友們圍觀着各路房車車主分享自駕房車的經曆,并在彈幕上刷出一連串羨慕的表情包。

說到底,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大衆一直以來的向往,草原、沙灘,遠離城市的喧嚣,小衆的景點……随走随停,這讓房車旅行迅速出圈。

但當熱潮慢慢退去,有人問,開房車去旅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之前說“那是詩與遠方”的年輕人,如今卻告訴你:“還有無盡的麻煩與心酸。”

世界很大,開房車去看看

在疫情影響下,房車露營産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中明确提出要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支援新興露營休閑旅遊方式,并把旅遊房車等旅遊裝備制造業納入國家鼓勵類産業目錄中。

随着大陸房車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完善,房車露營旅遊正在成為新興旅遊業态。

資料顯示,2014年至2021年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77.1億元增至299億元,預計2022年增速将達18.6%,市場規模将達到354.6億元。

在露營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房車旅遊乘勢而起,推動房車銷量快速增長。乘聯會資料顯示,中國房車市場近年來快速增長,年銷量從2017年的不足5000輛增至2021年的12582輛。今年一季度,國内房車銷售2425輛,同比增長17%,國内房車市場發展潛力很大。

從行業發展環境來看,房車離不開汽車行業的發展,特别是中國汽車工業成熟化的支撐,目前上汽大通、鄭州宇通、奇瑞瑞弗等汽車廠商發力B型房車市場,福田汽車、長城皮卡也推出了房車産品。

國産房車出現降低了消費者入手的門檻。其次,房車旅行的興起離不開消費潮流文化的引導,特别是網紅效應影響,比如許多部落客的種草筆記、短視訊分享、網紅直播等,都吸引着年輕人的關注、參與及體驗的好奇心。

對于房車旅行來說,往往男性的關注度會比女性的關注度高,車子對于男性而言,往往都占據着重要地位。是以,房車旅行的消費人群主要還是集中在男性方面。

房車旅行熱褪去,追求精緻窮遊的年輕人:微笑.jpg

精緻窮遊?房車旅行不便宜

房車,又被稱作“車輪上的家”,兼具“房”與“車”兩大功能,是一種可移動、具有居家用品基本設施的旅居車車種。

提到房車旅行,很多人認為開房車出門自駕遊是一件浪漫的事情,然而,在很多的情況下,許多人都是頭腦一熱就買了房車,後來才發現,原來房車旅行沒有那麼簡單。

就拿房車本身來說,你在買車的時候房車銷售商說1.5的排量就可以牽引1.2噸的房車,你買了才發現上當,這類房車鋪裝路面跑跑平路還可以,有點爬坡就真的不行。

還有的就是沒有考慮到自身的需求,盲目跟風買了B型車,開了一兩次,嫌棄B型車的空間不夠換了其他更大的車型,一下子就虧了好幾萬塊,如果是改裝過後的車輛,還會虧損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買車容易養車難”,當你買了一輛十幾二十萬的車,你的車險費用(交強險、車船稅、三者險、車損險)每年大約需要4000元。

還有停車費,以二線城市為例,每個月400元,一年需要4800元,這還不算白天停公司或者日常其他地方臨停費用,算下來一年停車費在6000元以上。再加上保養費用、維修費用、油費、洗車費用、交通罰款等,綜合算下來,即便是一輛10萬以内的車,一個月也要至少支出1500元,這也是很多人買了車又得把車賣了的原因。

房車旅行熱褪去,追求精緻窮遊的年輕人:微笑.jpg

當熱潮退卻房車旅行還剩什麼

甚至還有人把房車當成自己的家在生活,2019年一篇名為《矽谷高房價之下,那些“以車為家”的人》的文章曾在全網引發轟動,在毗鄰舊金山的科技産業高地,有一群低收入者被迫過着“以車為家”的生活。

而部落客馬率曾多次公開表示,相比租房,自己過上房車生活後,每月生活成本降低很多。但馬率的經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自身職業的特殊性,及其已經擁有一輛滿足前車牽引資質要求的車。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房車降低生活成本”究竟是一個真需求還是僞命題?

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房車保有量增長至218000輛,年增速近50%。業内有觀點認為,房車行業将在2022年迎來真正爆發,但由于發展時間短、行業仍較新和各種限制條件,房車在國内的發展仍任重道遠。

從房車本身價格上看,房車剛進入國内時被定義為與私人飛機、遊艇類似的奢侈品,動辄幾十上百萬元的價格也令人咋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房車普及。

再加上房車的油耗、維護費等成本高,最關鍵是營地的缺少,很大程度上也限制着國内的房車發展。

2020年房車露營地兩極分化嚴重,逐漸進入冷潮期,據21世紀房車調研統計,截至2020年12月,中國露營地總數僅剩1063個,開放且具備一定的水電設施的營地不足500個。

“城市裡的地下車庫不讓進,野外的營地不好找,缺電缺水時寸步難行”“有的房車營地,充電插口比較少,電量不足就無法供應空調、洗衣機、熱水器等大功率電器使用”“由于房車車身太高,很多道路有限高杆,隻能選擇繞行”……旅行的許多車主都反映,在房車旅行中經常遇到補給不足、通行不便、信号覆寫不佳等困境。

目前,國内房車營地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能夠停靠房車的營地數量很少。同時,房車維修的普及度較乘用車存在着不小差距,國内部分道路還存在着限高、限寬等問題,對房車出行影響也很大。

“我們到達景區時已經是傍晚,需要停車時才發現,由于限高,很多普通停車場房車不能進,臨時找了可以進的停車場,晚上的環境也并不好。”浙江遊客希寶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房車旅遊時的遭遇。

北京百思康普旅遊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靳曉峰指出,中國房車露營行業現階段的基本沖突,就是“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對房車旅行這一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與房車營地等旅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嚴重供應不足、服務網絡極其不完善之間的沖突”。

當然,除了外部設施條件是需要克服的第一關,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适應住在房車上的生活。

首先要自己清理黑水和灰水箱等垃圾問題,還要考慮到基本的生活需求,房車上的設施很多都離不開水和電,蓄水蓄電有限、不能用明火等都是考驗,還要随時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比如遭遇暴雨房車漏水等。

如今,住在房車裡,某種程度上意味着你離群索居,這對習慣了城市生活的人來說,心理上還是個不小的挑戰。

房車旅行熱褪去,追求精緻窮遊的年輕人:微笑.jpg

譚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