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業,不能兼職(56)-- 國際機票問題

在國内的各個旅行網站,無論是攜程還是elong,我一直都沒查到過靠譜的國際機票資料.

我自己要做的東西裡,後期要做的裡面,也會有這個困惑.我自己旅行經曆裡試驗過幾次,都是電話旅行社或者攜程,或者一起飛,然後等他們報價.還有的是在外航本身的頁面裡去比較,國外的一般的線上旅行網站,機票價格一樣不靠譜.

今天把一些學習了解倒的關于國際機票的常識,記錄下來:

中航信目前可以提供國際機票的資料,不能提供運價.

國際運價一直是一個很難攻關的系統工程,世界上也隻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做。曾經,中航服的一位負責人說他們使用過Abacus的運價系統,Abacus用的是Sabre的技術,而目前國内的GDS航信還不能提供這樣的運價系統。

國際機票展示的瓶頸在于 “國際價格資料庫”,目前,隻有少數幾家GDS以及ATPCO有,是以,很多有的價格,網站上展示 不出來。或展示也不靠譜的。

國際機票價格資料庫的核心是“價格","使用價格的條件"以及"庫存"在幾秒以内按邏輯規則組合并準确的反映出來可用價格。中間的變數巨多。任何兩組組合都比較困難,要加上第三組,難度大可想而知。如此大的計算組合,用什麼類别的資料庫就顯得很重要,參數級?條件級以及分類級?在這個項目上,被GOOGLE用7億美元收購ITA公司無異是佼佼者。由于目前沒有GDS的支援,要考慮成本和效用的平衡,難度還是很大的。現在的重點是在抓準确度和價格自動導入。elong估計在做國際機票的自動出票系統.

國内票和國際票的運價規則不一樣,國内票是明折明扣,國際票是沒有折扣概念的。

國内票的價格,由民航總局定出各航線運價,在全價的基礎上,各航根據銷售情況來放出折扣,機建燃油相對穩定。

國際票的價格,是沒有折扣一說,但有分頭等、公務、經濟幾類,每個一級代理或者航空公司會有一個政策運價(對于本航我們叫承運人票價,當然也有IATA票價),根據航班的日期、季節、單程/往返/聯程,有對應的銷售價格(當然,這個價格代理是可以加價的),而且因每天匯率不一樣,國際票的稅費也就不一樣。

機票銷售主要的核心是價格,因為航空的座位是無法庫存的,是以,利用價格歧視原理,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偏好去制定不同的價格就成為這個行業的規則。而機票國内價格和國際機票價格複雜差距極大,且不是一類資料庫.2者的背景系統也不同。國内是中航信一家系統,配國内的支付系統等。國外有很多不同的訂票系統,各航空公司各國家又有不同系統和要求,支付系統也不同。

常見的機票網,這2種機票一般分為2個業務,因為國内處理這兩種業務的人員,一般是要麼熟悉國内,要麼熟悉國際,兩種業務都熟悉的客服或者員工很少,國内票的客服入門要求比較低,國内城市也都相對熟悉,航空公司也不算多,很多教育訓練一個月就可以上崗;而國際票的客服有些時候會遇到外國客戶,需要懂一點外語,并且需要記很多外航的各類銷售政策、促銷政策,需要熟悉國外的城市代碼,才能給客戶推薦航線、航空公司和從哪裡始發,是以網站為了區分這兩種類型的客戶,将國内和國際分為不同的兩種業務來處理。

目前一般網站資料是,國内機票占整體的7成以上.

要真正做好想做的,需要學習的多多,後面需要的人才多多,錢多多. 不知道何時才能做到.現在,隻能是起步,起步,很小很小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