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風破浪滿帆行 銳意改革啟新“城”——解碼深化國企改革的“中國長城模式”

4月28日,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2年度全年業績。報告顯示,中國長城整體經營平穩,總資産338.7億元,同比增長3.5%;全年實作營業收入140.2億元;系統裝備業務實作營業收入47.71億元,同比增長0.54%;網絡安全與資訊化業務實作營業收入119.52億元,同比增長45.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産136.6億元,同比增長40.7%;毛利率達到25.2%,較去年提升4.3%,資産負債率為56.2%,同比下降10.9%;全年股價持續修複由8元/股上升到12元/股左右。

穩落五子,下好深改“一盤棋”

“過去一年是我們‘不忘初心、再造長城’的築基之年。通過緊扣‘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新長城、怎樣建設新長城’這個主題,以‘改革調整、夯實提升’為主線,以‘樹理想、落戰略、抓改革、求人才、強黨建’為工作重點,體系化推進市場化結構性改革。2022年改革發展成效初顯,穩住經營‘基本盤’,發展品質穩健提升,主責主業進一步聚焦,高品質發展能力持續提升。”中國長城戰略發展部(改革辦)負責人季健雄表示。

據了解,在打造主業“增長極”方面,2022年,中國長城聚焦計算産業與系統裝備兩大主業,形成8項業務10家骨幹企業聚力發展的新格局。技術研發能力持續提升,在系統架構、系統安全等計算技術方面實作衆多突破進展。系統裝備技術能力大幅提高,通過布局關鍵賽道,掌握核心技術,填補多項國内空白,為國家資訊安全領域賦能;2022年榮獲“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稱号。

在開拓市場“新路徑”方面,中國長城深入推進計算産業發展,實作黨政辦公及金融、能源、電信、交通等資訊化關鍵領域及核心場景全面覆寫,信創整機産品連續2年實作目錄入圍數、市場占有率第一位,實作中央機關全覆寫和31個省市政府全進軍,加速向全國區縣信創市場推廣;系統裝備業務市場穩步提高,2022年實作營業收入36.8億元,利潤總額2.3億元,同比均有增長。

在激活發展“動力源”方面,中國長城通過市場化引人、用人和激勵考核機制改革,長城理想深入人心,個體與組織發展活力明顯提高,發展活力加速釋放。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産品為王、使用者至上’的經營理念和‘能力為王、價值至上’的管理理念,圍繞産品能力體系化抓改革,加快提升核心競争力、增強核心功能,重點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價值創造能力、公司治理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品牌引領能力等五種能力上狠下功夫,全年經營品質穩健提升,經營業績符合預期,降本控費成效明顯,整體毛利率穩提升,資産結構穩中有升,資産負債率實作較大幅度優化,融資權重成本進一步降低,研發投入持續加大,産品譜系更加完善。”季健雄表示。

黨建引領,驅動發展紅色引擎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堅持黨的上司、加強黨的建設,是國資央企的“根”與“魂”。

季健雄介紹,如今在中國長城公司裡,“強國企必先強黨建”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83個基層黨組織、1955位黨員奮戰在公司各個崗位上,讓黨旗在一線飄起來、黨徽在一線亮起來、黨員形象在一線立起來,在公司黨組的帶領下,黨的政治優勢已轉化為中國長城企業發展優勢、科技創新優勢、市場競争優勢。

“優化公司治理,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必須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上司。”季健雄如是說。

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中國長城以黨建引領改革發展,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2022年以來,中國長城進一步厘清黨委、董事會、經理層各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推動黨的上司内嵌到公司治理中,切實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堅持抓黨建與抓經營發展同頻共振,建立黨建與經營發展關聯新模式。探索建立“1234”工作方法(即1條主線、2個次元、3個抓手、4項措施),深入推進黨建責任與生産經營責任有效關聯。堅持黨建引領文化建設,厚植企業文化軟實力,推進中國長城高品質發展戰略落地見效凝心聚力。

季健雄表示,中國長城把完善公司治理作為新時期實作高品質發展的基礎工程,加強黨的上司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通過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建設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引領公司高品質發展。

治企厘務,調整管理體系

為改革經營管理體系,優化組織結構,2022年中國長城基于公司價值鍊分析,圍繞自主計算産業、系統裝備兩大核心主業,對職能管理體系、研發體系和房産業務體系進行改革調整,努力打造專業、集約、高效的企業管理體系。

以改革職能管理體系為例,公司強化職能中背景建設,打造專業化精微賦能型職能體系性,實施中電長城一體化穿透式管理。優化職能部門設定,建立協同高效的組織職能體系,實施職能部門集約化管理。在改革研發體系方面,公司以産品為核心,實施研發一體化管理,設“産品研發中心”“技術研究中心”“職能管理中心”三類機構,成立“BC215”“1986”“2086”實驗共享平台,探索建設“小核心、大外圍”的新型研發機構;優化研發機構和人才分布,建立研發紅藍軍機制,形成内部共創共生競争機制,提高整體研發效能。

聚焦主業,優化資源配置

“過去一年,中國長城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錨定‘芯端一體、軟硬耦合,雙輪驅動、有機發展’的發展政策,通過‘整合業務資源、導入資本資源、重塑長城品牌’三管齊下,主責主業更加聚焦,業務結構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優化資源配置,增強發展後勁。”季健雄說。

在整合業務資源方面,中國長城将原有的25小類業務精簡至10小類業務,100%清理邊緣業務、虧損業務、低毛利業務。在調整業務結構的同時,加大力度開展清理退專項行動,納入清理壓縮計劃的全資及控股機關10家、參股機關11家。通過改革調整,将關鍵資源集中配置于主責主業領域,持續增強戰略核心競争力。

在導入資本資源方面,公司充分運用上市平台優勢,成功完成40億元非公開發行,在資本市場低迷波動的背景下,實作超額、溢價融資,引入“資本活水”,資産負債率大幅下降。穩妥推進如長城資訊、長城電源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為市場競争充分、關系主業發展的重點子企業引入更多戰略性、産業性資源。

此外,中國長城在重塑品牌形象上積極發力,通過更新VI、釋出動畫IP“城成”、啟動“鑄長城·固網安”系列品牌活動、在鄂爾多斯和泸州分别舉辦2022網信産業融合發展大會等舉措,打造輻射全國的重要品牌活動IP。通過提升品牌傳播營運能力,擴大品牌影響力成效明顯,中國長城獲評網際網路周刊2022信創整機企業和晶片企業雙料第一,獲評艾媒咨詢釋出的信創民族品牌排行榜第三,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軟實力和品牌公信力。

選賢任能,建強人才選育管激體系

2022年,中國長城将人才工作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秉持“始終如一重人才、千方百計引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誠‘薪’誠意待人才、情真意切夫妻才”的人才理念,通過狠抓人才發展體系市場化改革這一“牛鼻子”,優化調整組織結構、實施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以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進選優育強幹部、全力拼搶優才、優化人才結構、優化激勵考核等,打造長城幹事創業、志同道合的鐵軍,全面推動人才建設與國企改革兼程并進,人才資源與主業優勢同向聚合,人才發展與企業高品質發展同頻共振,着力建構“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盡其才、事竟其功”的新局面。

據了解,2022年,公司在存量直管幹部中,降職、免職、離職幹部46人,退出率達18.5%;通過内部競聘,新提任幹部13人。在産品研發人員方面,堅持崗、責、能、效相比對的原則,通過考核、評定、雙向選擇和人才盤點,優化65人,優化率達20.1%。通過制定“一人一策”的引才政策,常态化安排高端人才引進工作,新引進高端人才26名,其中8位為計算産業頂尖專家。通過主動“求”人才,主管上司親自帶隊,打包面談行業内具備完整的伺服器、存儲及交換機的裝備技術體系搭建、安規和産品軟體開發能力的專業團隊,在3個月時間内完成高端專業人才39名的團隊引進群組建,就地設立研究所,快速提升産品研發能力。

從推進管理人員“全體起立、競争上崗”、市場化選聘、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到薪酬配置設定加大向關鍵崗位和專業技術人員傾斜力度,中國長城更深層次推進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撬動和解決困擾企業發展的難題,人力資源“一池春水”活了起來。

改革創新精神作為新時代中國精神的鮮明底色,一路走來,中國長城憑借“改革調整、夯實提升”,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效,向市場展現了一個依法合規經營、高效高質運轉、戰略落地落實的先進現代化國有企業。

據季健雄透露,接下來,中國長城将乘勢而上,以“抓改革、強營運、提能力、化風險、激活力”為工作重點,着力提升企業核心競争力、增強核心功能,全面支撐中國電子計算産業平台建設,力争成為國家網信事業核心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同時在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再開新局,堅定不移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奮力打造高品質發展“長城樣闆” 。(柯岩)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