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網絡第七版 | 第一章習題(答案)

  1. 計算機網絡可以向使用者提供哪些服務?

    向使用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兩個功能:連通性和共享。

    所謂連通性,就是計算機網絡使上網使用者之間度可以交換資訊,好像這些使用者彼此連通一樣。

    所謂共享,就是指資源共享。資源共享可以使資訊共享、軟體共享、也可以是硬體共享。

  2. 試簡述分組交換的特點。

    分組交換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采用存儲轉發技術。

    • 封包分組,加上首部
    • 經路由器存儲轉發
    • 在目的地合并
  3. 試從多個方面比較電路交換、封包交換和分組交換的主要優缺點。
    1. 電路交換:端對端通信品質因約定了通信資源獲得可靠保障,對連續傳送大量資料效率高。
    2. 封包交換:無須預約帶寬,動态逐段利用傳輸帶寬對突發式資料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 分組交換:具有封包交換之高效、迅速的要點,且各分組小,路由靈活,網絡性能好。
    封包交換和分組交換都采用存儲轉發技術,不同的是,封包交換不再把封包分割為更小的分組,而是把整個封包在網絡的結點中存儲下來,然後再轉發出去、這樣,省去了劃分為較小分組的步驟,也省去了在終點把分組重裝成封包的過程。但封包交換在靈活性上不如分組交換,傳送資料的時延較大。
  4. 為什麼說網際網路是自印刷術以來人類在存儲和交換資訊領域中的最大變革?

    融合其他通信網絡,在資訊化過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連通性和資訊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種媒體的實時互動能力。

  5. 網際網路基礎結構的發展大緻分為哪幾個階段?請指出這幾個階段最主要的特點。
    網際網路的基礎結構大體上經曆了三個階段的演進。但這三個階段在時間劃分上并非截然分開而是有部分重疊的,因為網絡的演進是逐漸的而不是某個日期突然發生了變化。
    1. 第一階段是從單個網絡ARPANET向網際網路發展的過程。TCP/IP協定初步成型。
    2. 第二階段建成了三級結構的網際網路。分為主幹網、地區網和校園網。
    3. 第三階段是逐漸形成了多層次ISP結構的網際網路。ISP首次出現
  6. 簡述網際網路标準制定的幾個階段。

    制定網際網路的正式标準要經過以下三個階段:

    1. 網際網路草案(Internet Draft)–在這個階段還不是RFC文檔
    2. 建議标準(Proposed Standard)–從這個階段開始就成為RFC文檔。
    3. 網際網路标準(Internet Standard)
    網際網路草案的有效期隻有六個月。隻有到了建議标準階段才以RFC文檔形式發表。
  7. 小寫和大寫開頭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差別?
    1. 以小寫字母i開頭的internet(互連網)是一個通用名詞,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絡互連而成的網絡。在這些網絡之間的通信協定可以使任意的。
    2. 大寫字母I開始的Internet(網際網路)是一個專用名詞,指目前全球最大的、開放的、由衆多網絡互相連接配接而成的特定計算機網絡,采用TCP/IP協定族作為通信的規則,且前身是美國的ARPNET。
  8. 計算機網絡都有哪些類别?各種類别的網絡都有哪些特點?
    計算機網絡第七版 | 第一章習題(答案)
  9. 計算機網絡中的主幹網和本地接入網的主要差別是什麼?
    • 主幹網是計算機網絡的核心部分,提供遠端覆寫\高速傳輸\路由器最優化通信
    • 本地接入網僅僅用來把使用者接入到網際網路,還使使用者從計算機網絡可靠快速的下載下傳檔案和上傳資料。
  10. 試在下列條件下比較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要傳送的封包共x(bit)。從源點到終點共經過k段鍊路,每段鍊路的傳播實驗為d(s),資料率為b(bit/s)。在電路交換是電路的建立時間為s(s)。在分組交換時分組長度為p(bit),且各節點的排隊等待時間可忽略不計。問在怎樣的條件下,分組交換的實驗比電路交換的要笑?(提示:畫一下草圖觀察k段鍊路共有幾個結點)
    計算機網絡第七版 | 第一章習題(答案)
    計算機網絡第七版 | 第一章習題(答案)
計算機網絡第七版 | 第一章習題(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