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一、buildroot安裝

做開發時最好使用廠家提供的buildroot

官方網址:

https://buildroot.org/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1.什麼是buildroot?

官方指導文檔

Buildroot是一種工具,它可以簡化并自動化為嵌入式系統建構完整的Linux系統的過程交叉編譯。
為了實作這一點,Buildroot能夠生成一個交叉編譯工具鍊、一個根檔案系統、一個Linux核心映像和一個目标
的引導加載程式。
           

下載下傳安裝完成buildroot要做如下操作

Linux系統:

curl -O https://buildroot.org/downloads/Vagrantfile; vagrant up

window系統:

(new-object System.Net.WebClient).DownloadFile( "https://buildroot.org/downloads/Vagrantfile","Vagrantfile"); vagrant up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二、使用過程

1.進入配置菜單欄的四種不同的指令,對應不同的平台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2.進入配置菜單欄,根據自己平台選擇

make ARCH=mips menuconfig

這裡使用的是

廠家提供的buildroot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首頁菜單欄歸納:

2-1:

Target options

: 為目标CPU架構選擇适當的目标選項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2-1-1:Target Architecture:cpu的體系結構,配置大小端,具體在對應闆子的資料手冊中查詢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2-1-2:目标二進制格式

2-1-3:目标體系結構:依據資料手冊選擇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2-1-4:Use soft-float

2-2:

Build options:

2-3:

Toolchain:

工具鍊菜單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2-3-1:Toolchain type:工具鍊類型,引用内部還是外部

2-3-2:Toolchain:工具鍊如果使用自己安裝好的可以選擇自定義的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2-3-3:Toolchain origin:工具鍊是否要下載下傳

2-3-4:Copy gdb server to the Target :是否添加gdb調試

2-3-4:Extra toolchain libraries to be copied to target:是否要複制外部工具鍊到目标檔案系統

2-4:

System configuration

:系統配置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2-4-1:Root FS skeleton:根檔案系統架構,這裡也可以自定義架構

2-4-2:System hostname:開發闆的名字,自定義

2-4-3:ystem banner:系統開始顯示字元,可以在此設定歡迎語,例如windows開機的welcome

2-4-7:Passwords encoding:這裡可以設定開機密碼

2-5:

Kernel

:核心檔案,如果已經有了,不需要指定

2-6:

Ingenic packages

:指定廠家的包,廠家提供的才有

2-7:

Target packages

:此目錄下是一些第三方的開源工具,如果想使用某個開源工具,在前面打一個*号,即選中編譯到固件中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2-8:

Filesystem images

:可以選擇要生成檔案系統的類型

buildroot制作檔案系統流程記錄

2-9:

Bootloaders

:如果自己已經配置好,大部分bootloader用的是uboot,就不需要選擇

2-10:

Host utilities

2-11:

Legacy config options

:遺留的配置選項

完成以上自己需要添加的配置,後make就可在output目錄下自動編譯生成根檔案系統,編譯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期間可能需要下載下傳東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