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3年五一檔唯一一部喜劇,由易小星執導、喬杉、範丞丞、馬麗、張婧儀主演的電影《人生路不熟》在五一檔的後半程成功逆襲,在5月1日拿下當天票房冠軍,至截稿前,該片票房已經突破5億。電影上映前,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該片主演喬杉,與他談了談這次出演這部喜劇的感受。喬杉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希望《人生路不熟》能給觀衆帶來快樂,這個假期,很多觀衆都需要樂一樂,放松一下。他深知這個檔期的電影特别多,每一部電影的拍攝都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夠賣得很好,讓這個行業再次熱起來。

《人生路不熟》劇照,圖為主演喬杉。
談角色:找準年齡感有難度
喬杉和易小星已經不是第一次合作了。這次,擺在喬杉面前的角色還是叫周東海,隻不過從《沐浴之王》裡面的搓澡工變成了卡車司機,但這個角色,喬杉說和之前的角色都不一樣。回憶去年過年,易小星給他講述了自己想拍一個卡車司機故事的想法,他深深感受到這個職業的不容易,同時這名司機在家庭關系中是“嶽父”的身份。起初,喬杉認為這個角色和自己差距挺大,但後來想了想,要塑造這樣一個中年人對他的演技頗有挑戰,再加上劇本有趣,之前也沒有演過類似角色,他就決定嘗試。“這個角色和我的差距挺大,雖然我也是兩個女兒的父親,但如何找準這個角色的年齡感,讓觀衆看了不跳戲,這就是難度。”
喬杉開始認真準備這次的角色,他發現卡車司機真是一個不容易的職業。為了演好角色,他跟很多司機聊過,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态,生活習慣。比如《人生路不熟》中,他的角色會有曬斑,并且開車過程中會經常晃腰,因為司機們長時間在狹小的空間裡開車,腰會非常不舒服,總是想着舒展。經過大量采訪學習,他了解了卡車司機生活的更多細節,他們如何在車上吃飯,做飯:“電影裡做飯那場戲,一個瓦斯,一個小桌,在路邊買點東西,或是在車上煮點什麼,整體來說一天駕駛十幾個小時,長途駕駛,真的很累。這次我還專門學習了很多駕駛卡車的操作,面對一個大方向盤,确實需要充分踏實地領會。”
喬杉在片中飾演卡車司機周東海。
談合作範丞丞:有天賦,沒包袱
在《人生路不熟》裡面,喬杉和馬麗飾演父母,範丞丞和張婧儀飾演女婿和女兒,還有很多其他年輕演員參與,這給喬杉帶來了極大的新鮮感:“不管是喜劇電影也好,還是其他類型的電影也好,再往遠了說,任何行業都是會更新換代的。和年輕人合作起來就很有活力,他們又有天賦又棒,會給你帶來很多不一樣的新鮮感,以及表演的創新感。”
喬杉回憶,自己和範丞丞剛認識的時候,對方還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兩人一起錄了節目,那個時候喬杉就看到範丞丞身上做演員的潛質:“我當時跟他說‘我覺得你應該演戲’,(我)就發現這個孩子面對表演和鏡頭比較敏感,因為演員是需要有敏感度的。當時我們錄節目,要表演什麼,要呈現什麼,他就有這樣的天賦,也沒有包袱,從來都用演員的标準來要求自己。”和範丞丞聊天後他了解到,對方其實就是喜歡演戲。“演員和藝人是兩碼事,比如平時我們生活中也非常随意,正常出門,也會胡子拉碴的,吃串什麼的,你需要從生活裡找創作靈感。範丞丞這點就很好,他願意融入角色,沒什麼包袱。”
【對話】
喬杉:表演要共情角色,而不能讓角色共情你
新京報:很多人認為你已經非常适應或者擅長演喜劇,對你來說表演上還存在什麼困惑和迷茫?
喬杉:目前來說還好,因為表演是我們的專業,但從演員的角度來講,我仍然覺得自己處于學習的狀态,因為很難解釋演員到底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才能證明你是個好演員。這是需要一輩子探索的問題,也是對職業的尊重。我覺得演員演戲不是能信手拈來的,是需要做大量前期工作,然後針對這個人物慢慢探索,再結合你以前所積累的經驗進行表演,才會達到想要的感覺。
新京報:如何沖破觀衆對你喜劇形象的一種思維定式呢?
喬杉:這也是我這麼多年比較注重的地方,有時候我也在關注觀衆的回報,包括之前的角色。好在我之前在話劇舞台上待了很多年頭,作為一個演員自然想讓我塑造的每個角色都讓觀衆看到不一樣,《縫紉機樂隊》裡的、《你好,李煥英》裡的、《沐浴之王》裡的,其實這些角色都是不一樣的,我力求讓觀衆在不同故事裡找到新鮮感。
新京報:從《沐浴之王》到《人生路不熟》,為什麼會延續周東海的名字?
喬杉:哎呀,導演懶得起名了(笑),他跟我說你對名字有什麼想法?我說我也沒什麼,他說那就再叫周東海好了,可能大家還會覺得這是一個角色的延續。
新京報:你和導演商量下一部的角色了嗎?周東海會是什麼崗位呢?
喬杉:還是得看這部戲的成績。那天我們也有聊過,他跟我說如果這次賣得好,下次周東海的故事就搞大點,整大點,如果不好的話就小點,他比較現實,但創作會持續下去。
新京報:你對口碑和票房的心态有轉變嗎?畢竟這幾部電影都擔綱男主?
喬杉:我覺得做這個工作不能瞻前顧後,在做的過程中需要全身心投入,如果我們自認為盡全力了,對得起觀衆,就可以了。如果總是去想着能賣多少錢,票房和回報怎麼樣,就比較有雜念。本身的創作理念,應該注重對表演的投入性,這才顯示了專業。
喬杉
新京報:演員會跟着一個角色成長,你塑造的這些小人物很打動人,這些角色給你帶來了什麼?
喬杉:作為一份職業,每演一個角色就過了另一種人生,你在這個人身上的反應跟上一個戲的狀态是不一樣的,搓澡工、卡車司機……什麼樣的角色,他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這是一件挺感恩的事,每一個職業的特質都會給我帶來很多思考,因為我們都是小人物,都是老百姓,要共情角色,不能讓角色共情你。
新京報:都說喜劇其實很難演,尤其是現在喜劇太多了,要很有意思才能讓觀衆側目,對你來說做喜劇難嗎?
喬杉:喜劇應該是所有表演裡最難演的,我也聽别人說喜劇的核心是悲劇,但也稍顯片面。做喜劇的人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開心,也沒有那麼不開心,是以要調整狀态。喜劇的類型多樣,有諷刺性的,有喜中帶悲的,這些都不能一概而論。而喜劇,創作是最難的,你需要了解生活。再加上觀衆審美逐漸提高,你必須要讓自己内心愉悅,才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新京報:有沒有想象過自己以後會是怎樣的嶽父?
喬杉:那倒還不會(大笑),因為現在女兒都太小了,但我偶爾也想過,估計以後我女婿見着我也會害怕?哈哈,應該不會的,我總覺得自己應該傾向于和女婿是哥們兒,應該我和周東海差不多。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