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美西南真的是情有獨鐘啊,在2016年的聖誕假期,我們已經探訪過猶他五個國家公園中的四個,兩個州立公園,和紀念碑谷。即便如此,我們也隻是探訪了美西南這片神奇土地的冰山一角而已。
2017年的聖誕假期,我們的旅伴中多了兩個人,那就是我的爹媽~在開始制定計劃的時候,我們就考慮到要讓他們看到世界級的景觀。最終,我們還是把目光投向了美西南,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冬季是那樣的迷人。于是我嘗試去網上抽波浪谷的簽,沒想到居然中了!(這個故事我們下篇文章再詳細說,鬼知道這個抽簽機率有多低!)天意如此啊~美西南,我們又來了~
但是,爹媽畢竟是爹媽,制定行程的時候要考慮到他們的身體狀況。走多一點沒關系,但不能去太危險的地方。是以,我們制定這次行程頗費了一番周折,當然也收獲了很多經驗。在這裡,我們專門寫一篇文章來分享這次制定行程的經驗,希望能夠對大家制定類似的行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如果想閱讀我們2016年的猶他冬日之旅,請移步這裡:
猶他冬日踏雪之旅(一):鹽湖城和圓頂礁國家公園
猶他冬日踏雪之旅(二):拱門和峽谷地國家公園
猶他冬日踏雪之旅(三):紀念碑谷和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老規矩,還是先說一下我們這次的具體行程:
Day 1(12.20): 早上乘飛機抵達拉斯維加斯,遊覽Valley of Fire State Park(火焰谷州立公園),晚上入住Kanab小鎮
Day 2(12.21): 遊覽Coyote Buttes North(北狼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波浪谷
Day 3(12.22): 遊覽Zion National Park(錫安國家公園)
Day 4(12.23): 遊覽Coyote Buttes South(南狼丘)
Day 5(12.24): 遊覽Wahweap Hoodoos(白蘑菇),然後是Alstrom Point(未能完成),晚上入住Page小鎮
Day 6(12.25): 遊覽馬蹄灣,然後前往Monument Valley(紀念碑谷),有向導帶領我們遊覽。晚上入住紀念碑谷
Day 7(12.26): 觀賞紀念碑谷日出,然後前往大峽谷國家公園,晚上入住Tusayan小鎮
Day 8(12.27): 觀賞大峽谷日出,然後傳回拉斯維加斯,吃美食,看O秀
Day 9(12.28): 睡個懶覺,吃吃喝喝逛酒店,下午乘飛機回家,結束旅程
經驗教訓
根據2016, 2017兩次冬季美西南的旅行經曆,我們總結了如下的經驗教訓。希望這些能夠對大家計劃美西南的行程有所幫助。
一定要租四驅車
2016年那次,我們租的是最便宜的車型,還沒裝雪鍊,結果路上大雪紛飛,開得心驚膽戰。另外,美西南的很多景點由于路況太差,都是普通的車型無法到達的,四驅車才是标配。為了不留遺憾,更為了安全,這一次我們咬咬牙也得租個四驅車!
事實證明我們的決定是完全正确的。我們能夠順利遊覽北狼丘、南狼丘、白蘑菇等景點,正是因為我們租了四驅車。其實租四驅車也沒有那麼貴啦,在主流的租車公司中,隻有Hertz是明确标示出四驅車的車型的。像National家,雖然可以先預訂Compact(最便宜的車型),然後現場去Aisle随便選車,但有一定的風險。萬一當天四驅車全部被訂完那就不妙了,尤其是聖誕假期這種高峰期。是以,我們這次還是在Hertz租車。
Hertz租車有個省錢妙招,你可以去注冊一個USAA的賬戶,然後用他們家的折扣碼租車就很便宜。我們這次幾乎打了五折。
行程整體規劃要先難後易
之前我設計的行程,都是把最精華的部分放在中間偏後的幾天,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審美疲勞。但是美西南的景點往往是越精華的越需要更多的體力,導緻後面遊覽到精華部分反而有點體力不支。是以這次我們吸取教訓,将最精華的部分放在前面幾天。事實證明這是很明智的。剛開始的幾天,大家的體力更充分,興奮度也更高,可以完成難度較大的項目。到了後面幾天,體力下降了,剛好難度也降低了,起到勞逸結合的作用。
通過這兩次美西南之旅,我們發現這裡的地貌非常豐富,可以說一步一景,基本上不會産生審美疲勞的現象。
盡量早起,速戰速決
冬季的美西南,白天非常短。基本上早上8點左右才會日出,下午5點就日落了。很多時候,到達目的地的行車路線很難走,甚至是土路,徒步路線也往往較長。是以,我們建議盡可能早起,準備充足的時間在路上,不至于非常匆忙。強烈建議在日落之前能夠回到車上,否則很容易迷路,非常危險。
我們第一天遊覽波浪谷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反面教程。我們剛開始徒步沒多久,就看到一對老美夫妻很狼狽地向外走,女生身上還有傷痕。經過詢問,他們正是前一天晚上在波浪谷景區内迷路了,結果天黑了找不到出來的路,隻能在裡面過夜,女生還摔了一跤。冬季波浪谷最高溫度都不到零度,他們隻穿了一件單衣,可以想象他們倆這個晚上有多麼痛苦。見到我們的時候,他們都凍得幾乎說不出話來。萬幸老美的體質比較好,還能堅持到早上。。。而且理論上來說,他們已經違法了,因為波浪谷景區是不允許過夜的。
我們每個人都要引以為戒哦,起得越早,就能遊覽到更多的美景。實在沒時間了也不要冒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介紹完行程和小經驗,接下來,我們要介紹制定美西南行程的兩把“利劍”:一套紅寶書,和一個工具。正因為有了它們,我們的行程才能如此順利。
美西南行攝之“紅寶書”
接下來我們為大家安利一本書,确切地說是一套書。這套書的名字叫做《Photographing the Southwest》,分成三冊,是一個叫做PhotoTripUSA的出版社出版的。這套書介紹了美西南大環線上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内華達州和德克薩斯州的大大小小的攝影點,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美西南非常熟悉。
說到旅行攻略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Lonely Planet》系列。我也在書店翻看過《Lonely Planet》系列的幾本書,不能說他們不好,隻是說它們可能不太适合我們這種以“旅行攝影”為目的的人。然而,市面上旅行攝影類書籍實在是不多,好書就更少了。慶幸地是,我總算找到了這一套書,《Photographing the Southwest》。如果你計劃對美西南進行一次,甚至多次深度遊,想去看那些鮮為人知的美景,強烈建議你買一套。
《Photographing the Southwest》包括三本書,第一本介紹的是南猶他,其中就包括猶他的五個國家公園:
第二本介紹的是亞利桑那,其中包括我們這次行程中的北狼丘(波浪谷)、南狼丘、紀念碑谷、大峽谷國家公園等著名景點。最後還略微提到一點内華達州的景點,包括我們這次去的火焰谷州立公園:
第三本介紹的是科羅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著名的景點有落基山國家公園、梅薩維德國家公園、白沙州立公園等。這兩個州也是美西南大環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多值得探訪的地方。有機會我們一定會去的。另外,這本書也稍微提到了德克薩斯州的一些景點:
這三本書堪稱美西南旅行的“紅寶書”,那它們究竟好在哪裡呢?
首先,這裡面介紹了很多小衆的景點。如果你有過一些旅行經曆就會知道,越小衆的景點,有時反而越值得去探訪。小衆的景點客流量少,原始的風貌儲存的也較好。更贊的是,每個景點都配有專業攝影師的照片,可以很友善地挑選想去的景點。
其次,在每個景點的介紹中都詳細說明了如何到達,包括行車的路線和徒步的路線。一些比較難到達的地方,會具體到走哪條路,看到哪個地标就拐彎,以及路況。另外,每個景點還會介紹最佳的攝影時間,以及遊覽大概所需時間。這些資訊都是非常有用的。
最後,就是附錄中的總結表格。個人認為這是這本書最值得稱贊的一個部分,這個表格從景觀、攝影、行車難度和徒步難度四個方面對書中的每一個景點進行評級,最高五顆星,如下圖所示:
前兩項得分越高,說明這個景點越值得探訪。如果前兩項都是五顆星的話,這個景點就是世界級的了!行車難度越高,越需要四驅車和較好的越野駕駛能力;而徒步難度越高,越需要野外較強的辨識方向與較強的體力。這個總結表格真的是安排行程的利器。
這套書的好處已經不用我再多說了,誰看誰知道。我曾經去書店仔細看過其它的一些旅行攻略系列書,沒有發現任何一套的品質超過這一套。很可惜的是,他們家出的書覆寫範圍太小了,目前為止隻出了剛才介紹的美西南的三本書,還有加州的兩本(南加、北加),俄勒岡州,以及華盛頓州。當然還有一本Photographing the World,但并不推薦購買。
戶外手持GPS
在美西南有很多神秘的景點,到達這些人迹罕至之地需要較強的野外辨識方向的能力。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的。好在我們有工具,那就是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戶外手持GPS。
戶外手持GPS不是什麼新鮮的技術了,尤其是現在這個智能手機的時代,肯定會有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一部手機導航就足夠了,幹嘛還要買一個這麼土的,長得就像對講機一樣的GPS呢?
我表示,千萬不要小瞧這個不起眼的裝置哦,關鍵時刻它能派上大用場。手機導航在野外幾乎是沒有什麼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手機導航依賴于手機營運商的流量服務,即使提前下載下傳地圖,也不能確定完全不使用流量。而越偏遠的地區,手機信号就越差。根據我們這次的經驗,在波浪谷等景區,Verizon和T-mobile都是完全沒有信号的。
第二,手機導航主要是行車導航,并不适合野外徒步導航,地圖上并沒有詳細的徒步路線。即使有,也不會很可靠,比如波浪谷、以及去年在拱門國家公園走過的“Double O Arch Trail”這些路途較長的徒步線路。如果沒有導航,基本上隻能靠方向感。一旦方向走錯,走不到景點還在其次,萬一迷路了那就很危險了。
第三,手機導航耗電很快,尤其是低溫狀态下更是如此。難不成除了帶個手機,還得帶上資料線和充電寶?相比之下,手持GPS不存在這個問題,我自己的GPS,從早上7點一直導航到下午5點,電池還是滿格的。以防萬一,再帶幾節備用電池就好了,很友善。
第四,手持GPS預裝的地圖并不是常見的平面地圖,而是Topo地圖,也就是等高線地圖。在戶外徒步的時候,等高線地圖對判斷行進路線非常有用,可以根據周圍的地形和地圖對照,盡快找到正确的方向。中學學的地理知識終于派上用場了~
那麼,如何選購戶外手持GPS呢?我個人的建議是,功能越簡單、越輕便越好。戶外手持GPS不需要很酷炫的功能,比如觸摸屏啊,拍照啊,對講啊等等,這些看統統沒有用,還死貴死貴的。戶外手持GPS隻要能滿足“導航”這個最基本的功能就足夠了,另外最需要的功能是“全天候”,在高溫、低溫、雨雪等極端天氣條件下依然能工作,簡單的說就是不容易壞。而電子裝置往往是越簡單的越不容易壞。是以,個人認為隻需要買一個最基本的型号就足夠了。
我最終選購的是Garmin GPSMAP 64st這個型号。這是Garmin品牌中最基本的一款戶外手持GPS。選擇Garmin完全是因為我的車載GPS也是Garmin的,在進行路線規劃的時候用到Garmin自己的軟體(後面會提到),兩個GPS是同一個廠家的可以節約學習成本,僅此而已。它長成這個樣子:
上手很容易,甚至不需要說明書,摸索十幾分鐘基本都會用了。可以在家附近選一條trail導航試一下。
地圖和路線規劃
在最後一個部分,我來為大家簡單介紹美西南的徒步路線地圖在哪裡尋找,以及如何将地圖導入GPS。
地圖
美西南附近比較有名的徒步路線,以及到達trail head所需的行車路線,各路大神都為我們準備好了,我們隻需要當一回伸手黨:
打開上面的頁面,在菜單欄中的map裡面,美西南的精華點應有盡有,每個景點裡面都有詳細的介紹,外加一份超詳細的地圖。點選每個地圖的右上角就可以将其全屏。這份地圖是基于Google Map的。我們以The Wave的地圖為例,看看如何使用它:
點選左邊欄右上角,選擇“copy map”,就可以将其儲存到自己的google drive中。這份地圖包含很多資訊,有各種各樣的路線。有些路線是行車的,有些是徒步的。由于波浪谷景點衆多,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路線,在這份地圖中都會有所展示。
将路線導入GPS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将你選擇的路線導入GPS。這樣在使用GPS的時候,就可以跟着你設定好的路線去導航啦。這裡我們以Garmin GPS為例來說明,其它品牌的GPS應該都有類似的功能。
把地圖複制到你的Google Drive之後,還是點選左邊欄的右上角,選擇“Export to KML/KMZ”,将這份地圖儲存一個KML檔案。
接下來我們要用到Garmin自己的一個軟體,叫做Garmin Basecamp。這個軟體在官網就可以下載下傳。下載下傳安裝之後,打開軟體,将自己的GPS連接配接到電腦上,軟體應該會自動檢測到你的GPS裝置。接下來就把剛才下載下傳好的KML檔案導入Garmin Basecamp中,地圖上所有的資訊應該都會出現。
這裡要澄清Garmin Basecamp中的兩個概念:Route和Track,這兩個概念很容易混淆。Route指的是你想沿着走的路線,而Track指的是你走過的路徑。Garmin的GPS可以在導航的時候記錄下你走過的路徑,這就是Track。這個功能很實用,可以讓你沿着之前走過的路走回去。除此之外,從KML檔案導入的路線預設也都是Track。要想把這些路線都放到GPS中,需要先在Basecamp中将其轉換成Route。
轉換成Route之後,将Route導入GPS中,行車路線就導入車載GPS,徒步路線就導入手持GPS。導入之後,再開機就可以看見這條路線已經顯示出來了。在行車或徒步的時候,就可以沿着之前預定的路線導航啦!有了GPS,就等于吃了定心丸,再也不怕迷路啦,也不會擔心找路而耽誤時間。
好了,看到這裡估計大家已經昏昏欲睡了。我們也不多費口舌了。,我們會為大家介紹北狼丘(波浪谷)和南狼丘,看看這兩個每天隻允許20人進入的神秘之地,究竟有怎樣奇特的景觀。我們還會詳細剖析抽簽的流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