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熟悉我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對自己的介紹一直是:普通二本畢業,大學進騰訊,去過外企,肝過頭條,目前回騰訊窩着。

我經常在背景收到小夥伴的私信:

  • “你真的是二本畢業嗎?進騰訊有什麼秘訣?”
  • “我不是985、211,能不能進騰訊?”
  • “哥,是不是随着競争越來越激烈,普通學校與BAT徹底無緣?”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對于這類問題、這種迷茫,普通院校畢業的我,可以說是感同深受。曾幾何時,我也無數次問别人、問自己這些問題。

不賣關子,我的答案是能,當然能!

雖說騰訊青睐985、211,但計算機專業最關鍵的還是看技術,我就是作為二本學生,從大二起步,大學校招進騰訊,同時還斬獲了百度、網易、360、去哪兒等大廠Offer。

隻要有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決心,我可以,你也可以。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01

PART

起步晚,不要怕

大學生活太自由,學校管理松散,很容易放飛自我。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同學大二大三才後知後覺,幡然醒悟,想要找份好工作,又覺得自己基礎很差,難免擔心會不會為時已晚?

還是那句老話:種一顆樹的最好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大學化工專業,畢業之後去了工廠,不甘心三班倒的虛無日子,工作摸魚自學計算機,先去了一般的軟體公司,後面再折騰兩年進了大廠。

畢業之後都來得及,何況在校?隻要願意去努力,永遠不晚!

說回我自己,我是從大二上半期突然想努力的(好吧,是因為遊戲号被盜了),當時的人物數值大概是這樣: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如果你的基礎比我好,那麼恭喜你,你很有希望;如果你的基礎比我差,也不要氣餒,擡頭看路,埋頭苦幹,起飛隻是時間問題。

02

PART

設目标, 定路線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

目标要定高一點,心有多大,Offer就有多大。

我結合了自身一些情況,拜訪了同校大學畢業就拿了BAT Offer,但卻為女友保研本校的癡情師兄。綜合分析之後,定出了一個目标:進騰訊。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一個二本學生,基礎差,起步晚,胃口還這麼大,路子就一定不能岔,學習路徑的制定可以說非常關鍵!

這部分我是去尋求有經驗的前輩,獲得他們的指導。現在網上資源很多,也有不少大神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注意不要照單全收,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思考和篩選,最終輸出一份适合自己的私人訂制。

如果實在因為條件所限,也歡迎來和我交流,畢竟我也是從這條路走出來的,很樂意為學弟學妹出一份力。

話不多說,先來看看我的進擊路線圖吧: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03

PART

技能修煉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C++

沒有經驗,我的路子簡單粗暴:死磕經典書籍。那是大二上期的冬天,我每天早上6點過就起床,不到7點就出門,圖書館開門前就去排隊,那時候懷着熱枕的心,倒也不覺得冷。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路燈透過樹枝照過來真好看

一開始是真的難,由于基礎太差,每本書至少看了三遍:第一遍走馬觀花,硬着頭皮通讀全書;第二遍打磨細節,盡可能求甚解;第三遍融會貫通,對于主要知識點了熟于胸。

就這樣,用了一個冬天,我硬着頭皮接受了C++的洗禮,雖說沒有達到高手水準,但是紮實的底子是打下了。後面面試的時候,面試官都吃驚于我明明沒有太多調優經驗,但基礎居然如此紮實。

  資料結構與算法

資料結構真是程式設計世界最有趣的部分,當時看到一些現實生活的場景,被抽象成了計算機裡面的模型,第一次感受到了程式的美感,如癡如醉。資料結構這塊,不說手寫紅黑樹,但常見的連結清單、二叉樹、堆棧、跳表這些的實作,要搞得清清楚楚。

說到資料結構,就離不開算法。算法修煉,刷題最快!刷題有兩種派系,兔派和龜派。兔派講究刷得快,刷得多,講究的是刷着刷着感覺就來了,量變引起質變,這是主流的方式;龜派講究的是穩,刷一道會一道,甚至對同一道題,嘗試多種解法。我因為沉迷七龍珠,是以選擇了龜派氣功,效果呢,還不錯。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要想進騰訊,至少刷個300-400道題,每天刷,貴在堅持。

  作業系統

作為背景開發,一定要熟悉Linux環境,最近也在面試實習生,發現很多同學對Linux掌握都很薄弱,這就是機會,在大家都薄弱的情況下,多花一點功夫,就能有明顯優勢。

系統學習的話,還得跟着書走,《深入了解計算機作業系統》這本書很經典,有餘力可以過一遍,但不用死磕,學生時代難以形成太深的了解,有個大體印象就好。

  網絡程式設計

和很多人推薦從底往上,用TCP/IP入門不同,我推薦以應用層的HTTP來入手,自頂而下地去探索。先學會如何做出珍馐,再去對食材一探究竟。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我在看書的同時,用Python搭了一個Web Server,并基于C++寫了一個TCP Server,書上的很多内容,我都在這兩個Server上做了實踐。實踐理論相結合,讓我對 Web程式設計、套接字程式設計以及TCP/IP協定都有了很直覺的了解。

  資料庫與緩存

還是那句話:實踐優先。搭建一套環境,結合網上資料做實驗,有相關項目更好。基礎操作指令一定要掌握,簡單的調優,比如索引優化、分庫分表也要了解。

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再深入研究下MySQL的底層原理,比如索引實作、如何保證ACID。面試時,如果基礎問題答得不錯,面試官很可能會針對這些問題摸一把深淺,這時候如果超出預期,就是加分項,拿SP的機率就大了。

聊到MySQL,就繞不開緩存,聊到緩存,Redis就粉墨登場。Redis可以說是C語言教科書級的實踐,短小精幹,讀性能更是高的吓人,在單核16G的機器上,就能跑出10w/s的爆炸資料,我第一次見到時,真是驚為天人。

一般而言,我不推薦在校生去直接剛源碼,但Redis不一樣,在有一定基礎之後,一定要去看看源碼實作,原因無他,白居易的詩歌,老妪都會流淚,這就是大道至簡,通俗易懂的魅力。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實習經

04

PART

實習經曆

堆實習經曆很有必要。随着内卷之風吹進學校,校招生的理論知識水準一年更比一年強。這種情況下,公司選擇的餘地變得更大,對實戰能力的要求也随之變高,畢竟公司也卷,也想招到來之即戰的兄弟,快速入手、承擔任務,為團隊創造價值。是以實習經曆一定要想辦法擷取!

針對實習,有幾個要點大家一定要記在心上: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關注大廠的實習生招聘計劃

參加統一實習生招聘,能内推就内推;能走提前批,就走提前批。如果認識一些師兄,能走組内内推,直接觸及到團隊,價值當然是最高的!

知名企業,才有實習價值

大廠隻認知名企業的實習經曆,小公司招人進去基本就是為了找點廉價勞動力,不會花時間培養你。最重要的是,小廠實習經曆也不會為你的履歷加分,還耽誤了準備面試的時間。

不要一棵樹吊死

不要隻投一家公司,也不要隻愛一家公司,特别是騰訊這種公司,仰慕者如雲,競争激烈,就算實力深厚,也不免有失手之時。多一家公司,就多一份希望。在拿到Offer之前,千萬不能放松。

關注消息,發掘路子

不是每家大廠,都像騰訊一樣,搞實習生巡回招聘會。可以通過内推等管道,尋找更多的面試機會,我在尋求騰訊實習未果後,就通過完美世界的師兄,内推了完美的實習面試,順利過關。

05

PART

我的辛酸實習路

初試騰訊

年少無知,實習招聘隻投了騰訊,我們城市沒有面試點,是以坐車去了隔壁城市參加,走完一步流程,就回學校,等待通知。偏偏騰訊面試都是單線聯系,隻能被動等待郵件。那段時間,忍不住地反複看手機,恨不得把手機看穿,對這隻鵝又氣又愛。

其實一開始是沒抱太大希望,但是出乎意料,初試、複試相繼通過,這時候就很難保持平常心,渴望擔憂興奮。。。各種情緒交替出現,導緻在HR面時表現得很緊張。因為聽說HR面篩人的機率很低,就還是抱有很大希望。

最後等了足足一個月,最終也沒等到心心念念的Offer,那天第一次喝了不少酒,也沒醉,就是睡不着,有種當初聯考失利的不知所措。

峰回路轉

在我放棄希望,準備破罐子破摔時,一位師兄在群裡發了完美世界實習招聘的消息,我趕緊請師兄幫忙内推。

沒多久,面試官約了一次電話面試,聊得還可以,問我能不能去北京面試,我沒有猶豫,因為根本沒有資本猶豫,那時候一點希望就像一根救命稻草。當然也不敢提報帳,為了省錢,買的硬座,一坐就是26h,一路下來整個人都快變磚了。

完美上岸

完美還是很人性化,考慮到我跨省而來,四輪面試集中在一天進行。

靠着前期積累,外加鵝廠一戰積累的經驗,從技術表現講,應該達到了招聘要求,加上面試官也看到了我的誠意,也就沒為難我的學曆,要知道前些年完美世界都是堅持隻招清華校友,當時放寬了标準,但一般也是北郵這種學校居多,是以我實習期間幹得尤其賣命,多做貢獻,不光是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也是盡力回報知遇之恩。

回首複盤

進大廠不易,是以要用盡全力。總結的注意事項不算全面,但也算是我踩過的雷,希望幫助更多的小夥伴。不要怕錯,充分嘗試,多一個機會就多一份希望。

在這裡特别感謝收留我的師兄,我當時是第一次跨省出行,特地提前兩天到了北京。當時烈日炎炎,拖着行李,一路到了完美大廈,沒有師兄收留,我真不知道可以住哪裡。這一路上接受了太多善良的人的幫助,現在我有些經驗可談了,也希望自己的積累傳遞下去,給和我一樣渴望前行的同學們一點幫助。

06

PART

項目經驗

項目經驗的話,可以說是校招生最缺的一個東西,不過我們都知道,物以稀為貴,要是人無我有,那就擁有很大的先手優勢!

一般來說,項目經驗擷取的方式包括實驗室、實習、開源項目。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實驗室項目

實驗室看具體情況,好學校的通常值得去,如果是比較差的學校,很多時候就是幫老師打黑工。

我當時有嘗試過兩個實驗室:第一個項目,是一個礦燈管理系統,做了一半,被告知要簽署責任條約,果斷放棄;第二個是一個VR切西瓜的項目,算是開闊了視野,但對于我本來的方向幫助有限。

  實習項目

實習是擷取項目經驗的最好方式,千萬要注意的是,實習生一開始基本都是做打雜的活兒,不要抱怨,也不要怕吃苦,全力做好手上的任務,在此基礎上,主動承擔更多事情,多學多幹。

我在完美世界實習時候,不光做負責的子產品,還主動參與到其他同僚的子產品中去,這樣持續積累,到實習結束時,我已經把自己參加的項目的全鍊路,搞得明明白白。在後面面試的時候,說得清清楚楚,讓面試官看到了我的項目能力。

  開源項目

開源項目也是個出路,強烈建議學習一些明星項目,尤其是Redis、Etcd這種小而美的工程,看它們的源碼,搞清楚核心流程,本身也極具亮點。如果實力再強勁些,還可以嘗試參與一些開源項目,注意,最好是有一定規模的項目。

07

PART

面試經驗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面試經驗是很容易忽視的一項,實際上,參加面試通常會緊張,我第一次面試,就是支支吾吾的,能發揮七分實力就不錯了。

怎麼辦呢?熟能生巧,巧能生妙,當然是練習了!

  面試準備

可以先看一下《程式員面試寶典》,說是面試寶典,但其實筆試内容多于面試,這裡推薦原因是因為它對面試的流程、面試準備工作,有一些指導作用,可以作為面試訓練的一個起點。

《劍指Offer》也可以看下,裡面有50多道面試題,它最大的亮點,在于把一道面試題,層層遞進地推導出多種解決方案,這個打法是可以在面試中經常使用的。

接下來就是開始進行面試實戰。

  小廠面試找感覺

記得第一次去面試,家裡人都很上心,給我換上了風衣,還是那種長風衣,還強迫我帶了一個公文包,穿了雙不太合腳的皮鞋,給我說這樣穿顯得非常有文化。結果可想而知,太紮眼了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話說回來,經過幾家小公司的洗禮,我逐漸找到了面試的狀态,但是小公司面試模式太過簡單,收益不高,也就點到即止了。

  大廠面試刷經驗

後面選擇了廣撒網,面大廠。有些大廠如果筆試挂了,也可以去霸面,也算增加一些經曆,比如我在面試騰訊之前,就參加了網易、深信服等多家大廠的面試。

值得一提的是,面試過程,本身也是對實力的提升,平常覺得懂了的知識,在面試的高壓下,能反映出哪些是了解不夠深刻的,哪些是有所誤差的,反複複盤、糾錯、完善。通過面試經驗的積累,整體實力也會突飛猛進。

  模拟面試

大廠面試的機會畢竟還是有限,這時候就得考慮模拟面試,可以是自己去搜集面試題,讓同學幫忙問答。當然更有效的,是拜托已經工作的師兄師姐來進行,如果認識本身在大廠就是面試官的前輩,那更是事半功倍。

08

PART

騰訊校招流程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一圖勝千言,上圖是騰訊校招的一般流程圖,複試一般是1-3面,是否有面委會,決定于部門,比如微信就有,如果實力不是很強勁的,可以繞開微信。

可以看到,面試基本是過五關、斬六将的節奏。下面針對每一關,我進行簡單的介紹。

一.線上網申

線上投遞自己的履歷,履歷上一定要認真打磨,突出自己的專長和亮點,避免千篇一律地寫自己踏實肯幹這些套話,要針對具體事項來推銷自己,比如對某個語言有深入的研究,看了哪幾本特别厲害的書,在哪個大廠實習過,熟悉哪些背景元件。

網申時候,建議走騰訊的内推管道,履歷通過率會有所提高。

二.履歷篩選流程

面試第一步是要投遞履歷,騰訊校園招聘篩選履歷的是HR部門,業務部門基本不參與,HR一般會評估候選人的學校、經曆、技能,是的,此時決定通過與否的,完全取決于你的履歷。如果履歷不通過,就沒有下文了。如果履歷通過,至少可以和各路英豪,同台競技。我當時因為有了完美世界的實習經曆,履歷很快就通過了。

三.筆試

履歷通過後,會收到一封郵件,大概内容就是何時何地參加筆試,筆試以前會借用大學教室,進行現場筆試,不過這兩年這個環節基本是線上上進行。

筆試主要傾向于算法考察,基本就是Leetcode上中等難度的題目。

我當時是做了最近3年的真題,筆試還算遊刃有餘,建議大家多看看曆屆的筆試真題,針對拿不太準的知識點進行強化複習。

四.初試

組員面試,這是第一道真正意義上的攔路虎。這一面面試官,一般是組内的骨幹員工,職級通常是9級或者10級。

我是去酒店參加的線下面試。簽到之後,沒等多久,就被叫到名字,組員簡單地接待了我,然後讓我做了自我介紹,針對履歷問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包括TCP三向交握、MySQL的索引、C++多态、STL中vector的原理等,大概問了30分鐘。

正當我擦了擦汗,剛松一口氣時,面試官遞給我一張草稿紙,咦?還要手撕代碼?!

15分鐘寫完代碼之後,面試官會當場進行review,針對有疑惑或者不清晰的點進行追問,此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晰,跟緊思路,進行解答或修正。

五.複試

複試也是技術面,通常是總監級别大神坐鎮,如果能順利入職,那麼就是平常能頻繁接觸到的級别最高的上司。

我遭遇了壓力面,面試官看起來資曆很深,不苟言笑,針對問題,不斷追問,提高難度,會問到接不住為止(亦或是你全部掌握,但學生時代要達到這個水準,非常困難)。

題目還算正常,基本是通過我的實習經曆、和項目經驗發散出去的,包括一些C++面向對象、正常資料結構的實作、Redis的網絡模型、緩存的一緻性問題等。

這一面沒有讓我手寫算法,但是提了一道算法題,講出思路就算過關。面完當天晚上,就收到了通過通知。

至此,我成了我們學校那一屆,唯一還在候選列車上的。

六.HR面

騰訊招人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前面那麼多流程,都成功突圍了。是以,隻要别劍走偏鋒,通過HR面試是沒有問題的。

HR面,問的就是一些基本資訊和正常問題。說白了,HR環節,一個是确認意向,一個是考察情商。本着求穩的态度,我們也可以看一些正常問題的分析,準備下職業規劃什麼的。

09

PART

Q&A

1.為什麼我的目标是騰訊?

那肯定是因為福利好,節日禮品豐富,還有無息貸款這種實打實的紅利

校招進騰訊,二本也可以?

回到正題,衆所周知,騰訊是個大公司,作為大公司,平台大、資源多,有很多機會參加有前景的項目。同時,騰訊内部的各種體系都非常完善,體系健全就意味着我們能快速學到很多知識,成長為大鵝。

2.騰訊是否會看重學校?

公司層面一視同仁,但是具體到不同面試官,很難沒有學曆濾鏡,在同等條件下,還是會優先名校的。名校同學要珍惜先發優勢,非名校的同學,如果想進騰訊,展現出來的技術,必須要強于你的競争者,加倍努力、好好磨練。

3.二本是否完全沒有機會?

不是,二本也很有希望。

也許有同學會說和第二條沖突了,其實不然,第一優先級始終是技術、第二才是其他因素。隻要能展現出自己在具體技術上的深入了解,就會成為面試場上的香饽饽。這裡借用位元組跳動經常内宣的一句話:因為基數大,你每強一點,就能甩開一大批人。

4.學分重要嗎?

過得去就行,不要影響畢業。在很多學校,學分和課程更像是種形式,内容跟不上業界發展,思維落後,學校的老師大多脫離實戰很久,照本宣科,仿佛就沒想過怎樣才能培養出優秀人才。是以說,進大廠,靠自己。

5.現在競争越來越激烈,是不是進大廠更難了?

是。整個行業内卷之風已經卷到了學校,是以越到後面越困難。

好在在我看來,說完全拼體力也不見得,除了肝和卷,決定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方向規劃和學習路徑,這部分還是很有優化空間的,搜集資料,具象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才是制勝之道。

10

PART

總結一下

風雨無阻,砥砺前行,披荊斬棘,終進騰訊。很慶幸,努力之後收獲了結果,也感謝一路幫助的人,這裡我也整理了一些建議給大家:

1.敢于自不量力。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二本,就定性自己一定不能進大廠,反而定了下要進騰訊的目标。差距隻是暫時,專注目标,見賢思齊,你相信自己你可以,才是一切可能的起點。

2.方向正确,在有限的時間,選擇行之有效的道路。計算機是一門很依賴自學能力的專業,大家的起步差别并不大,很多同學缺的,其實是正确的指引和規劃,抹平資訊差,何懼一戰?

3.準備充分,按既定規劃補齊基礎設施。針對要做的事項,堅定去執行,學習能力和糾錯能力也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始終一步一個腳印,去增加自己的底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人生本來就是各種經曆的總和,每一個階段都是最美的階段,無論是在校,還是已入職場,都要不負韶華,砥砺前行。

最後,送大家一句我很喜歡的話: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你好,我是牛牛,普通二本畢業。

大學進騰訊,去過外企,肝過頭條。

目前回騰訊窩着。

想來騰訊的朋友,可以找我内推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