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近日,據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該所進化基因組學與基因起源研究組在雲南發現了3個螢火蟲新種、4個中國新紀錄種。
螢火蟲是最著名的陸生發光生物,廣布于世界各地,分為9個亞科、約100個屬,其中某些屬僅分布在有限的地理區域。扁螢屬就是一類僅分布在亞洲喜馬拉雅山脈周邊國家及東南亞國家的螢火蟲。
它們雌雄二型,雄成蟲有黑色的鞘翅,複眼很大,可持續發較弱的綠色光;雌成蟲無翅為幼蟲狀,全身乳白色,可持續發較強的綠色光;幼蟲身體扁平,全身黑色或有棕黃色條紋,捕食蝸牛蚯蚓等動物。它們喜歡生活在食物充足的荒地和林間。在昆明的一些公園和住宅小區内都能遇到它們的身影,扁螢是一類依然生活在城市及周邊易被大衆所觀察到的螢火蟲。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學燕從2002年開始研究螢火蟲,以雲南扁螢作為代表種,開展了相關研究。發現3個新種,在麗江玉龍發現高山扁螢,在祿勸彜族苗族自治縣轎子山附近發現祿勸扁螢,在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元陽縣黃茅嶺鄉發現巨胸扁螢。
另外,還在雲南發現了4個中國新紀錄種: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鹿馬登發現了小扁螢、臨滄市鎮康縣忙丙鄉發現了扇窗扁螢、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侖鎮植物園發現了尼泊爾扁螢、高黎貢山赧亢發現了黑澤扁螢。
李學燕說介紹,螢火蟲生活在生态環境比較好的地方,可以作為一個生态名額。有螢火蟲的地方,就說明這個地方的生态環境是相對好的。(總台央視記者 陳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