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作者:曆史影視小迷弟

太子在古代是一個既顯耀又危險的職業,很多皇子為了太子之位争得你死我活,也有部分皇子主動讓出太子之位的。不過曆史上能夠順利繼承皇位的太子并不多。大多數太子要麼是膽戰心驚的過完太子的生活登上皇位,要麼是被人搞下台,能夠像朱标一樣的太子是少之又少。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曆朝開國皇太子的結局(本文隻說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太子,因為割據或偏安王朝太多了,說不過來)。

1、秦之扶蘇

嚴格意義上來說,扶蘇并不是秦朝的太子,因為秦始皇稱皇帝後并沒有立太子,但是朝中的很多大臣都把扶蘇看成是秦朝未來的皇帝。

扶蘇為人寬仁且有政治遠見,曾經直谏秦始皇而觸怒了秦始皇,因而被秦始皇派到上郡,協助大将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扶蘇

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37年,秦始皇病逝于沙丘,遺诏扶蘇繼位,然而趙高聯合李斯篡改秦始皇的遺诏,改立胡亥為帝,逼令扶蘇自盡,當時蒙恬還勸扶蘇請示一下,但是扶蘇認為這就是秦始皇的指令,也沒有請示就自盡了。

2、西漢之劉盈

劉盈是劉邦嫡長子,呂後所生,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打敗項羽正式統一天下後冊立劉盈為皇太子。後來随着劉邦兒子的增多,劉邦更喜愛三子劉如意,認為劉盈不像自己,是以想要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後來在張良的建議下,呂後請來商山四皓,這四個人德高望重,劉邦不敢輕易得罪,這才避免劉盈被廢。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漢惠帝劉盈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劉邦病逝後,劉盈繼位。劉盈繼承皇位後,基本上繼承了父親的政策,而且有父親的一批有經驗的大臣輔佐,他在位期間沒有什麼大的波折,不過他的母親呂後非常強勢,劉盈面對這個強勢的母親也是無能為力,很多事情都是呂後說了算。前188年,劉盈因病去世,時年24歲。

3、東漢之劉強

劉強是漢光武帝劉秀的長子,生母為皇後郭聖通。公元26年即建武二年,不滿2歲的劉強被劉秀冊立為皇太子。就這樣劉強安安穩穩的當了17年的皇太子。然而他的命運也随着母親郭聖通的皇後之位被廢而發生改變。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劉強影視形象

劉秀的發妻是陰麗華,他在河北得到郭聖通家族的幫助才得以稱帝,是以劉秀即位後冊立郭聖通為皇後,他們的嫡長子劉強就被冊立為皇太子了。然而在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劉秀無故廢了郭聖通的皇後之位,改立陰麗華為皇後,這樣一來劉強就不是嫡長子了,之後他多番辭讓皇太子之位,一直到兩年後的建武十九年劉秀才同意,改立他與陰麗華的長子劉莊為皇太子,劉強被降封為東海王。

不過劉強雖然被廢,但是他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劉莊繼位後也是善待自己的這位大哥。永平元年(58年),劉強在光武帝劉秀去世的第二年也去世了,時年33歲。

4、晉之司馬衷

公元265年,司馬炎在繼承了其父司馬昭的相國之位和晉王爵位後,就迫不及待的逼迫魏元帝曹煥将皇位禅讓給自己,于是司馬炎代魏建晉,司馬炎也成為晉朝的開國皇帝。泰始三年(267年),司馬炎立嫡次子司馬衷為皇太子。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司馬衷

司馬衷智力低下,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司馬衷,但司馬衷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報告的人聽了,哭笑不得,災民們連飯都吃不上,哪裡來肉粥呢?由此可見司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塗。但是司馬炎還是立他為太子了。

太熙元年(290年),司馬炎去世後,司馬衷繼位,不過他不能理朝,由太傅楊駿輔政,後來皇後賈南風掌握了朝政大權,八王之亂時,趙王司馬倫篡位,以為太上皇,幽禁于金墉城。後來司馬衷在各諸侯間輾轉,受盡淩辱,光熙元年(307年)去世,終年48歲。

5、隋之楊勇

楊勇是隋文帝楊堅的嫡長子,楊堅即位後冊封他為皇太子。楊勇本來也是很受楊堅的寵愛的,可是後來楊勇變得品德不修,驕奢淫逸,逐漸不被自己的母親文獻公主所喜愛,加上後來晉王楊廣和司徒楊素的陷害,被隋文帝廢除了太子之位。仁壽末年(604年),隋文帝去世後,被太子楊廣矯诏賜死,追封房陵王。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楊勇

6、唐之李建成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的嫡長子,比李世民大10歲。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後冊封李建成為皇太子,留在長安輔佐李淵處理朝政。其實在起源建立唐朝之前,李建成的能力也是不錯的,李淵進軍關中的途中,李建成與李世民各率領一支兵馬南下,霍邑之戰,李建成獻策斬殺隋将宋老生,殲滅兩萬隋軍精銳;之後潼關之戰,李建成又大敗隋名将屈突通,守住永豐倉。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李建成

成為太子後,李建成留在長安輔佐李淵,同時她手下也有一批文臣武将,這些人的能力都不錯。可惜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齊王元吉被殺。雖說成王敗寇,但是李建成還是比較有能力的,如果他能成功繼位,或許成績不一定會比李世民強,但是必然也不會弱。

7、宋之趙恒

宋朝比較特殊,第一個就是宋朝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因為宋朝沒有完全統治燕雲十六州以南的地區,到了南宋更是縮水嚴重。第二個就是宋朝的首位皇太子不是開國皇帝的兒子,而是第二任皇帝的兒子。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在位16年,但是他沒有冊立自己的任何一個兒子為皇太子,最後竟然是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皇位,在曆史上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典故。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宋真宗趙恒

趙光義繼位後,本來要立長子趙元佐為太子的,可是趙元佐在對待趙匡胤的兒子問題上與宋太宗意見相反,後來又瘋了,最終因各種原因被宋太宗貶為庶人。老二趙元僖又莫名其妙的死去,是以太子之位就輪到老三趙元侃了。

公元995年,趙元侃被宋太宗冊封為皇太子,緊接着他改名為趙恒。997年宋太宗去世後,趙恒繼位,成為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趙恒在位期間沒有特别明顯的政績,比較出名的一個就是在寇準的“壓迫”下禦駕親征,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再有一個就是宋真宗泰山封禅,他的這一舉動徹底拉低了皇帝去泰山封禅的标準,以至于後世近一千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皇帝前往泰山封禅。

8、元之真金

真金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嫡長子,1273年被封為皇太子。真金自幼深受漢文化影響,當政後亦作為漢法派之領袖與阿合馬等理财派對立。1285年因禅讓事件而憂郁成疾,同年十二月病逝,元世祖賜谥号明孝太子。1294年元成宗登基,追尊其父真金為皇帝,上廟号裕宗,谥号文惠明孝皇帝。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真金

9、明之朱标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子,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被朱元璋冊立為皇太子。如果曆史上的太子們建一個群的話,朱标一定是最受大家羨慕的一個人,因為除了朱标以外,其他的太子們都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權利,而朱标堪稱是曆史上權利最大的太子了,因為朱元璋放開了權利給朱标,就差朱标造反了。

自從朱标被立為皇太子後,不僅朱元璋把他當成真正的接班人來培養,就連滿朝的文武大臣都認定朱标是大明朝未來的皇帝。同樣朱元璋其他的兒子們對朱标這個哥哥也非常尊敬,沒有觊觎之心。如果不是朱标早逝,朱棣也不會造反。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朱标

就在所有人認為朱标是明朝第二位皇帝的時候,朱标卻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視察陝西回來後得了風寒,不久就去世了,時年37歲。朱标的去世也使朱元璋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去世後大明帝國該由誰來掌控。最終他跳過兒子選擇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他的這一決定也改變了大明朝的走向。

10、清之愛新覺羅·胤礽

胤礽是康熙的嫡次子,因為康熙的前幾個兒子都是早夭,是以胤礽在參與續齒的諸多皇子中排行第二。他是清朝曆史上唯一的一位皇太子,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

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曆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并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内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

曆朝開國皇太子都是怎樣的結局

胤礽

然而可能是在太子之位上時間太久了,胤礽開始觊觎皇位,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第一次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胤礽被廢後諸位皇子對太子之位的争奪變得更加激烈,是以康熙又恢複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可是被複立之後,胤礽并沒有改變往日的形象,而且他與康熙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礽再次被廢,此後他一直被拘禁在鹹安宮直到去世。

小結:

10位開國皇太子,隻有漢朝的劉盈、晉朝的司馬衷和宋朝的趙恒成功繼位,成為各自王朝的皇帝。其他七位皇太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與皇位失之交臂。其中最可惜的就是朱标了。他如果多活幾年登上皇位後世的曆史就要改寫了。可惜曆史沒有如果,也正是如此,曆史才變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