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之下,在家如何準備電賽?

上一篇彙總了公衆号内關于電賽的文章,未看到的朋友可以再去圍觀,都是一些精華,建議收藏并仔細閱讀:

​​2020年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又來了(彙總在這個連結裡面)​​

回歸正題。

許多同學都無法回學校實驗室,缺乏許多裝置,像示波器、萬用表、直流電源等,一些基本的元器件倒好說,直接某寶購買,一堆一堆的。

不難得出,做硬體的同學太慘了。

和做硬體的同學相比,做軟體的同學而言,倒可以準備較為多的東西。

做軟體的同學在家可以選好比賽時的單片機型号,做一些前期程式的準備。

關于單片機型号,在此還是得根據個人習慣,或者是之前一直用的片子

在此推薦兩款,STM32 和 TIVA C

對于STM32,再為熟悉不過了,在此不再贅述。

有了STM32,為什麼還要選用TIVA C呢?

參加過2019年國賽的朋友可能知道,出了一道必須使用TI處理器的題目。

這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知道,之前國賽的題目基本上不限制處理器型号(除了一些公開題外),但TI接手後,居然來了這麼一手。

疫情之下,在家如何準備電賽?
疫情之下,在家如何準備電賽?

是以,在之前準備比賽的時候,選用自己熟悉且習慣的單片機尚可。但以後,還得備一手TI公司的處理器了。

那麼,這就有事做了。

關于tiva c,選用ARM Cortex-M4F核心,這點和stm32類似,熟悉stm32開發的同學能夠比較好過渡。

能準備些什麼呢?

基本的外設開發過程:GPIO、定時器、PWM、外部中斷配置、序列槽通信、ADC、I2C、SPI配置等。

除了處理器内部的開發熟悉之外,還可以準備一些其他程式:

菜單顯示+選擇功能

在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到評分點都是一點一點的給出的,即按點給分,按功能給分。

例如,基礎部分有3點要求:A、B、C功能。你需要一個功能一個功能的選擇并示範給評委看。

如果沒有菜單顯示選擇功能,如何知道你選擇的功能?

一般來說,二級或三級菜單即可。建議按鍵選4個或者6個。

當然,前提需要點亮一塊OLED或者LCD螢幕。

對于新接觸的單片機而言,也需要花費較多時間。

對于做硬體的朋友呢?

可以用電腦做做仿真,有條件的可以自行購買烙鐵和一些基本的元器件包括運放。

儀器儀表:小信号放大、濾波器、程控放大、頻率相位測量、鎖相頻率合成、峰值檢波測量、功率放大、A/D,D/A,FFT、FIR、IIR。

通信類:振蕩、混頻、調制解調(AM、FM、PSK),鎖相頻率合成、擴頻解擴、阻抗比對、諧振功率放大。

電源類:DC-DC變換,PWM技術,DC-AC 正弦脈寬調制(SPWM)并網MPPT、AC_AC、D類功率放大器。

其實在家,較為舒适的環境内,想要系統的做一些設計還是較難,總會被打擾,但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積少成多。

多幾句嘴:

關于比賽獲獎,能證明你确實用心去做了一件事情,得到了認可。

獲獎了,有的學校能加分保研,有的學校有豐厚的獎金。這些當然是極好的。

可,沒獲獎呢?

于我,我更看重的是,是否在某個事情、某個項目中,真正的花了時間,投入了全部精力?

那些真正熱愛參加比賽并且全身心投入到其中的同學裡,很多人在後面的科研、工作生涯中都更容易比别人取得更大的成就。

比賽隻是一個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通過比賽學習完整的項目流程,體驗團隊合作與攻堅,激發今後鑽研深造的興趣。

這也是參加電賽帶給你最大的财富,哪怕沒有獲獎,也會讓你受益終身。

而且,知識其實是可以遷移的,參加那些比賽鍛煉出來的自我學習能力,能夠讓你在遇到一個陌生領域的時候很快地學習成長起來,這是一種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的提升,我認為也是參加比賽的最大價值所在。

是以有了這樣的心态,才能最輕松地面對比賽。

最後祝你們都能收獲自己想要的,包括愛情。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整理了一些電賽的資料。

有近年來所有的比賽題目。

關注公衆号【大魚機器人】,回複關鍵詞【電賽題目】

疫情之下,在家如何準備電賽?

還有一份TIVA C的資料,其中涵蓋了一些資料手冊以及工程模闆。

關注公衆号【大魚機器人】,回複關鍵詞【tiva】

疫情之下,在家如何準備電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