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作者:天空05

在如今資訊化的時代,個人資訊的安全保護顯得格外重要。然而,資訊洩露和資料盜竊卻是網絡詐騙中最常見和最危險的類型之一。資訊洩露和資料盜竊,可以通過竊取你的電子郵件、社交賬号、銀行賬戶、身份證件等方式擷取到你的個人資訊,這些資訊包括姓名、位址、電話号碼、身份證号碼等,這些資訊被盜用後,犯罪分子可以進行諸如身份盜竊、電信詐騙、敲詐勒索等惡意行為。這不僅會給你帶來經濟損失,還會影響你的信用記錄、社會關系、人身安全等方面。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那麼,個人資訊是如何被洩露和盜竊的呢?我們又該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應對這種情況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個人資訊洩露和盜竊的途徑

根據不同的場景和方式,我們可以将個人資訊洩露和盜竊的途徑分為以下幾類:

網絡平台或應用程式的漏洞或惡意行為。一些網絡平台或應用程式可能存在安全漏洞或惡意代碼,導緻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洩露或上傳了自己的個人資訊。例如,一些違規App打着疫情監測或其他名義,非授權、超範圍地采集使用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一些來源不明的遊戲或測試小程式,要求使用者填寫自己的相關資訊,實則目的是竊取使用者資訊;一些僞造的電子郵件或網站,利用使用者對正規機構或機關的信任,誘導使用者點選連結或輸入賬号密碼等資訊,進而植入木馬或竊取使用者資訊。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個人操作或使用習慣不當。一些使用者在使用網絡服務或裝置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和操作習慣,導緻自己的個人資訊被輕易擷取或利用。例如,一些使用者為了友善好記,會将各平台賬戶密碼設定為同一個,或使用簡單的弱密碼;一些使用者随意開放和同意非必要的讀取權限,随意輸入個人隐私資訊;一些使用者連接配接存在漏洞或風險的公共WiFi;一些使用者随意丢棄快遞單、票據等含有個人資訊的物品;一些使用者輕易釋出和透露個人資訊在社交平台上。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他人惡意擷取或出售個人資訊。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牟利或其他目的,會通過各種手段惡意擷取或出售他人的個人資訊。例如,一些黑客會利用技術手段攻擊網絡平台或裝置,竊取大量使用者資料;一些内部人員會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集或提供他人資訊;一些詐騙團夥會通過冒充正規機構或機關從業人員,擷取他人信任後,誘導他人提供個人資訊或者支付資訊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案例一:2022年3月,一名女子在某社交軟體上結識了一名自稱是外國人的男子。男子對女子展開熱情的追求,并表示想要和女子見面。在交往過程中,男子多次向女子索要個人資訊,如身份證号碼、銀行卡号碼、支付密碼等,并以各種理由要求女子彙款給他。女子不疑有他,将自己的個人資訊和錢财都告訴了男子。結果,女子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被盜刷了近10萬元,而男子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原來,這是一個專門利用個人資訊進行網絡詐騙的團夥,他們通過僞造外國人的身份,在社交軟體上騙取女性使用者的信任和感情,然後竊取她們的個人資訊和錢财。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案例二:李女士是一名在某醫院工作的護士,她負責管理嬰兒的出生資訊。有一天,她收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嬰兒用品公司的銷售人員,說可以免費贈送一些奶粉和尿布給新生兒,隻需要提供一些基本資訊。李女士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福利,就把自己手頭的一些嬰兒資訊告訴了對方。結果,這些資訊被對方用來進行不法活動,給嬰兒家長打電話詐騙錢财,甚至有些嬰兒被綁架勒索。原來,這是一個專門盜取嬰兒資訊的幫派,他們利用李女士的信任和貪小便宜的心理擷取了資訊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案例三:2021年6月,一名女子在某美容平台上預約了一次美容服務,并填寫了自己的姓名、手機号碼、年齡、皮膚狀況等資訊。結果,女子在接受服務後不久,就收到了各種美容廣告和推銷電話,甚至有些人還知道她的皮膚問題和消費記錄。經過調查,原來是該平台的一名員工利用職務之便,竊取了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并出售給其他美容機構或個人。該員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那麼,如何防範資訊洩露和資料盜竊呢?首先,我們需要注意保護我們的個人資訊,例如,不要在不安全的網站上填寫個人資訊,不要使用弱密碼,定期更換密碼等。

此外,我們還應該安裝防毒軟體和防火牆來保護我們的電腦和手機。 然而,即使我們采取了這些措施,仍然有可能被黑客攻擊和資訊洩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盡快采取措施,例如立即更改密碼、申請銀行卡挂失等,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

在我們的生活中,個人資訊的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避免在網上洩露個人資訊,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資訊洩露和資料盜竊的風險,并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總而言之,如果發現自己的個人資訊洩露或者網絡資料被盜竊造成損失,要及時報警并通知相關人員,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防範網絡詐騙》系列-不要成為受害者:你的資訊可能遭受攻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