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報道
編輯:武穆 好困
【新智元導讀】華為的第四場釋出會,手機、汽車、智能家居等一衆産品紛紛登台展示,手機當然是主角,但汽車的戲份也不少。
9月6号下午,華為Mate 50終于釋出了。
這也難怪,畢竟華為Mate系列的上一個産品Mate 40的釋出,已經是近兩年前的事。
除了Mate 50手機,此次華為的秋季釋出會上,另一個重磅産品是華為的電動汽車AITO問界M5。
除此之外,還有MateBook、智能門鎖、家庭存儲、智能眼鏡等一系列産品。
5G時代的4G旗艦
簡單回顧一下,當年的Mate 40系列可謂是華為的巅峰之作。
搭載的麒麟9000晶片,不僅有先進的5nm工藝,而且是支援5G網絡的。
而此次,華為Mate 50改用了最新的骁龍8+ Gen 1——4G版。
好在,骁龍8是近幾年口碑相對不錯的處理器,特别是針對手機遊戲的優化,相當出衆。
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4G的遺憾。
不過,回看Mate 40系列,華為最後一代麒麟晶片的高端機型,不免有些唏噓。
在攝影方面,Mate 40系列在鏡頭上有了較大的更新,其中Mate 40 Pro+擁有五顆鏡頭,包括5000萬像素的主鏡頭,800萬像素10倍潛望式光學變焦的超長焦鏡頭,20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和1200萬像素3倍的長焦鏡頭以及一顆ToF鏡頭。
而此次,Mate 50在超微距長焦攝像頭、可變光圈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性能有了不小的提升。
能做到這一點,也與華為與徕卡分手之後,力推影像品牌XMAGE,是分不開的。
圖:華為的可變光圈
不過,不得不說,Mate 40在外觀設計上,是難以超越的存在。
在操作方面,相比Mate 40,新一代的Mate 50由于采用了HarmonyOS 3.0,可以享受不少新體驗。
比如,「超級中轉站」。
再比如,小卡片功能。
其他方面,而餘承東在釋出會之前的采訪中,提到華為将釋出一項能「向上捅破天」的全新通信技術,由Mate50系列首發搭載。
很多人猜測,這是華為要依托北鬥衛星系統,啟用衛星通信功能。
釋出會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快科技的報道,據華為介紹,以及部分數位部落客的開箱實測,該功能的實作需要在室外較開闊的搜星環境,打開暢連App。
即便是手機沒有網絡甚至說不插卡,也可以在校準完畢後向最多4個聯系人發送資訊,最終接收端将看到發送者的資訊内容、手機号以及位置資訊等。
目前華為提供每月30條的免費額度,超出可以購買套餐。
除了以上内容,餘承東在釋出會上介紹Mate 50手機時,有一項讓我印象深刻,就是Mate 50的防摔能力。
沒想到,華為的高端智能手機,竟然在朝諾基亞手機的方向前進。
第三款華為造的車,也露面了
此次釋出會上,電動汽車是與Mate 50手機并駕齊驅的主角。
相比于此前華為參與造的汽車——北汽極狐阿爾法和重慶小康賽力斯SF5,剛剛釋出的AITO問界M5電動汽車,華為的參與程度要深得多:華為全程參與了問界M5 EV的設計和制造。
在介紹AITO問界M5 EV時,餘承東在做對比時,還是很有選擇性的。
比如,在對比風阻時,是跟寶馬、奔馳、奧迪這些傳統汽車廠商的進行對比。
而在對比其他性能時,則主要是跟特斯拉對比。
不清楚,他這麼做是為了對标汽車業界的頂尖,還是在用「田忌賽馬」的政策。
隻是,他在提到動态自适應扭矩系統時,強調隻有華為和特斯拉才有,總感覺日後會有很多人質疑這句話。
此外,雖然華為深度參與了問界M5 EV的制造,雖然華為給但問界汽車帶來了很多關注流量,但車畢竟是塞力斯的車。
至少,售後方面不是由華為來負責,在釋出會上老是強調這是華為的車,如果真出了問題,難道就不怕砸了華為的品牌麼?
不過,這一點就不是我們這些外界人士該操心的了。也許對于華為來說,汽車的銷量才是更大的問題。
此前極狐阿爾法、賽力斯SF5的銷量并沒有亮眼的表現,很難說AITO問界M5 EV不會走上前面兩位的老路。
對此,姑且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https://consumer.huawe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