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大聯考虛假消息注意辨識,4個聯考詐騙方式更要警惕!

随着聯考臨近,廣大考生和家長都進入了緊張的沖刺狀态。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動起了“歪腦筋”,借着聯考的由頭散布謠言、實施詐騙等。有人将近幾年聯考季各種熱門傳言、陷阱及常見的詐騙手段進行梳理。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如果不慎“中招兒”,務必及時報警!

三大聯考謠言

謠言一:某某的準考證丢了謠言一:某某的準考證丢了

“朋友撿到一個準考證,有認識的通知一下:姓名:xxx,考點:一中,考場:013,座号:11,準考證号:204101311,聯系電話15935078941,擴散,擴散,别耽誤孩子聯考。幫助他人手留餘香!”

權威辟謠

有沒有覺得這條消息很眼熟?其實,很多情況下這些聯系電話多為虛假。這樣的消息自2012年開始,每到考試季,就會出現在網絡上

謠言二:閱卷趕進度不管對錯謠言二:閱卷趕進度不管對錯

一條内容為“聯考閱卷老師冒死揭露内幕,學生前途就是這樣被耽誤”的資訊引人關注。說聯考閱卷工作,隻為趕進度不管對錯,且會跨科閱卷。部分網友大呼“難怪自己當年聯考分數低于預期值,原來就是這樣被坑的”。

權威辟謠

有關人士披露閱卷流程和細節稱,聯考閱卷人員遴選過程嚴格。

為了充分了解當年聯考試題吃透評分标準,評卷老師還要接受嚴格的崗前教育訓練。教育訓練中老師們會對标準卷進行試評,絕不可能跨科閱卷。一旦發現評卷老師可能存在問題,卷子都會複查重評。閱卷結束後,相關部門還會對試卷多次校驗。

謠言三:考題洩露,花錢能買試題

每年聯考國文還沒開考,網絡上就已“劇透”出N個版本的聯考作文題,引發全省乃至全國網絡上的瘋傳、瘋轉。

權威辟謠

聯考試題屬國家絕密材料。聯考試題的保管和運送都有嚴密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觸試卷的人員都實行封閉式管理。考試前,試題是不可能被洩露的。

四個聯考詐騙

詐騙一:代考替考詐騙

很多騙子宣傳可以找大學生幫考生代考,表示聯考主要查電子作弊,代考很難查出來,隻要找一個和考生很像的大學生,拿着準考證就能混入考場。可是一旦打款,騙子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再也聯系不上。

友情提示:

所有替考者都将被嚴肅處理,情節嚴重者将會受到相應的行政懲罰,甚至承擔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九)》第284條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詐騙二:内部名額詐騙

自稱有“熟人”、掌握招生計劃、學校内部名額等,誘使考生家長掏錢。騙子們常用的诳語是:“花點錢,分數不夠也能上大學”“先上個專科,我再找人給你轉大學。”

友情提示:

聯考實行“陽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計劃都向社會公布,絕不可能“隻要花錢就能搞到招生名額”,所謂的“内部名額”都是騙局。

詐騙三:自主招生詐騙

在招生錄取期間,有不法分子打着種種幌子,混淆教育形式蒙騙、冒充高校人員行騙、聲稱“低分高錄”哄騙、憑借“定向招生”詐騙、利用所謂“預科生”進行诓騙或利用錄取資訊加以欺騙。

友情提示:

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或“随意招生”。聯考招生具有嚴格的條件限制,未經國家準許未向社會公布的,不能私自安排招生。廣大考生、家長要認真辨識,查詢國家政策規定,以免上當受騙。

詐騙四:混淆辦學類型蒙騙

社會上有不法分子正是抓住部分落榜考生迫切圓夢的心理,以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這類補習機構的辦學等同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錄取為名,蒙騙考生。

友情提示:

收到錄取通知後,考生要第一時間登入當地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如果該管道并未顯示被錄取資訊,考生就不要輕信他人忽悠,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