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昆士蘭大學趙春霞Angew:猝滅-去猝滅轉變在染料标記納米顆粒的定量細胞攝取和生物分布中的意義

開展細胞攝取和生物分布研究的一般政策是用熒光染料标記納米顆粒。然而,由于不受控制的染料猝滅和去猝滅,對不同染料負載納米顆粒(NPs)的比較研究仍然很困難。在此,澳洲昆士蘭大學的趙春霞探讨了猝滅-去猝滅轉變在染料标記納米顆粒的定量細胞攝取和生物分布中的意義。

研究人員比較了兩種類型的染料标記納米粒,并展示了它們不同的特性。具有固态染料分子的納米粒會遭受染料淬滅,是以即便在同樣數量的納米粒下,生物環境中的染料釋放或納米粒降解會導緻熒光強度增強數倍。相反,染料分子處于可溶狀态的納米粒沒有猝滅作用。為了使對照研究更加标準化,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解決方案:降低染料負載量,或用培養基分析來定量納米粒的細胞攝取。本文的研究工作為生物納米研究中選擇有效的定量方法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

昆士蘭大學趙春霞Angew:猝滅-去猝滅轉變在染料标記納米顆粒的定量細胞攝取和生物分布中的意義

Guangze Yang, et al. Implications of Quenching‐to‐Dequenching Switch in Quantitative Cell Uptake and Biodistribution of Dye‐Labeled Nanoparticles. Angewandte Chemie, 2021.

DOI:10.1002/anie.20210173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1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