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BMer的休閑裝,終會成為IBM曆史節點的注腳

IBMer的休閑裝,終會成為IBM曆史節點的注腳

多年以後,當施東峰回憶起身在大連的那個早晨,他一定會想起那件粉色的Polo衫,和那條耀眼的白色時裝腰帶。

在過去就職于IBM的20年裡,那是他第一次穿着時尚的休閑裝走上演講台,去講未來的Power和Power的未來。施東峰現任IBM大中華區硬體系統部伺服器解決方案副總裁。

會場外,一位正裝的IBMer被擋在了門口,被要求回房更換T恤——休閑裝已經成了這屆“Power遠見者盛典”的官方“配色”,一切不和諧的因素都被拒之門外。這種嚴謹,倒是更像業界印象中的IBM。

“為什麼一定要學網際網路着裝?”一家硬體平台廠商的管道總監在記者的朋友圈裡評論說,“商務休閑或許更好些”。而另一家BAT公司的管道總監則留言:“這個真不容易!”

無論對IBMer着裝的“網際網路化”或“矽谷化”如何評論,IBM對着裝要求的變遷,毫無疑問正在塑造着IBM在業界的新形象,并已經開始影響人們對這個藍色巨人的認知。或許,這暫時還不會像喬布斯或紮克伯格的着裝那樣,成為人們時下的談資;但有理由相信,IBMer的休閑裝,終會成為IBM曆史節點的注腳。

“這太網際網路化了!”這樣的評論,或許正是IBM想要的。

不隻是着裝變了,IBM的基因也正在被改寫。既然網際網路已經改變了世界,那麼為什麼不去更為徹底地擁抱它呢?

從2002年宣布投入Linux社群至今,IBM編輯自身基因已有時日。如今,“開放”——這個被改寫的基因片段已經成了影響IBM整體戰略的重要因素。

負載類型決定基礎架構

MongoDB是當下一個流行的分布式開源資料庫。其特點在于融合了關系型資料庫和非關系型資料庫,以滿足新一代業務需求。目前,包括谷歌、Facebook、eBay,到傳統的彙豐和花旗銀行等都有使用。

IBMer的休閑裝,終會成為IBM曆史節點的注腳

MongoDB大中華區地區副總裁Steve Su

2014年,基于IBM生态圈的開放政策,MongoDB獲得了IBM Power的支援,之後的不久,IBM Systems就開始全面支援MongoDB。

MongoDB大中華區地區副總裁Steve Su介紹說,一項IBM的測試顯示,MongoDB裝在IBM POWER8上,性能是友商産品的2.6倍。而就在數月前,美國一世界級信用卡發夾行将涉及關鍵應用的MongoDB架構于Power之上進行測試,結果顯示,相較傳統x86架構産品,其性能增強了3.7倍——這大幅優于IBM此前對外使用的資料。MongoDB也在此次測試之後,為客戶配置了應用數十台Power伺服器的解決方案。

顯然,大部分客戶不可能隻有一種應用需求。當客戶在建構混合雲環境的時候,需要兩朵雲間的高效互動。

混合雲這個話題在近幾年可謂是受到全行業的熱烈讨論。據資料顯示,混合雲在目前至2019年将達到27%的年增長率,并有望在五年内成為主流方案選擇。

IBM Power融合混合雲的做法,是通過OpenStack對x86環境和Power環境進行統一的雲管理。這正是IBM在混合雲時代重要的改變。這讓使用者在使用Power的時候,不再以獨立的雲環境為背景。

滴滴打車最初的應用與關鍵應用的概念毫無關聯,這種狀态一直持續到了它支援直接扣費才告一段落。此後,滴滴需要解決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在服務龐大的使用者群的同時,確定支付安全。

現在看來,混合架構自然是首選;而滴滴當時也是這樣選擇的,這就包括了使用IBM Power解決方案。畢竟,全部架構在公有雲之上的安全性,和全部架構于傳統IT架構上的建構成本,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其間,四個條件需要同時具備。一是必須有單一的管理工具;二是確定安全性這一核心要求得以滿足;三是快捷部署;四是靈活排程。施東峰認為,這四點共同組成了混合雲應用成功的必要前提。

施東峰在其署名文章中說,在IBM Power的語境中,“混合”一詞具備更為豐富的涵義。它既代表着IBM Power能幫助客戶靈活、高效地實作内外部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及統一管理,也表示它是既涵蓋Power AIX又支援Linux的統一架構。是以,與其說IBM Power為企業搭建的是“混合雲架構”,還不如将其稱為一個以企業工作負載需求為導向的“混合架構”。

豐富多彩的Linux on Power

自2002年宣布投入Linux社群以來,IBM不斷強化着Power與Linux的組合。今年2月,IBM釋出了“全線Linux伺服器”戰略,緻力于整合所有支援Linux平台的伺服器的能力,為企業保障其在開源環境下的高性能計算及大資料分析表現。

目前,IBM已經實作所有Power Systems伺服器對Linux的支援,基于Power技術,不斷更新Linux on Power的可用性及系統性能。以新近完成的測試結果為例,目前一台Power 822L已被證明能夠開辟超過一萬個Docker容器,達到了x86同等配置實作結果的三倍。

在此基礎之上,通過配置 PowerVM和PowerKVM 虛拟化選項,Linux on Power傳遞了企業所需的靈活性,輔助企業快速內建創新技術解決方案。

在Power with OpenStack混合雲模式下,Linux on Power使用者可對Linux資源進行統一管理,憑借企業級Linux平台,為企業管理Power資源以及基于Linux環境的工作負載提供支援。

此外,IBM全球咨詢服務部和Power系統部門聯合推出的IBM SelectStack跨平台雲管理架構,能夠針對Linux和AIX環境進行配置,滿足Power系統客戶在雲方面的需求。

在産品線次元,年初,IBM對大型主機、Power伺服器和OpenPOWER三條産品線中支援Linux平台的伺服器進行了整合。

針對企業向上擴充需求,IBM提供了LinuxONE兩款産品以及PowerE系列産品,為混合雲部署以及關鍵資料密集型業務帶來堅實保障。

面向企業橫向擴充需要,Power S系列将為企業中型資料庫及中介軟體提供支援,Power L系列則提供了大資料分析解決方案,由多家OpenPOWER基金會成員推出的Power LC産品(包括IBM品牌的LC産品線以及全國産的RedPOWER伺服器),則聚焦于高性能計算資料分析能力。

IBM目前已明确POWER9晶片的推出時間表,将以相較于POWER8晶片兩倍的24個計算核心應對大型企業與超級計算機場景,提供在大資料、機器學習等方面前所未有的架構能力。作為OpenPOWER基金會的主要成員,Google正攜手Rackspace開展基于POWER9的Zaius伺服器的研發。

被遺忘的“小型機”

IBM是商業邏輯的“老司機”。他悄悄地把小型機這個詞從使用者的眼前抹去,然後靜靜地等待世界把它遺忘。他說,并不是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伺服器,而是這個世界上有兩種Linux。一種是x86的Linux;另一種,是Power的。

這是客戶選擇的新邏輯:如果選擇了Linux,那麼接下來要選擇的,就是x86、Power或者兼而有之——這就看你的業務需求了……這是一個巨大改變。對于那些被成本記憶“誤導”下的新時代使用者而言,這比從選擇x86還是小型機起步,要容易的多。

畢竟,說起老司機,IBM開車已有一百多年。

如今,當人們開始談論Linux的時候,已經開始習慣于不再去談論小型機的問題了。他們關心的,隻是不同的應用負載需要對應怎樣的基礎架構。

現在,相信一定有人還在嘲笑文章的開頭,因為那顯然是在模仿加西亞·馬爾克斯。沒錯,因為那裡有一句名句,很适合今天的IBM。

他在《百年孤獨》裡寫到:“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複存在。”

或者可以說,在經營100年後,脫下西服的IBM,正在努力走向下一個春天。

這像是一個隐喻:孤獨了百年的IBM正在面對一個喧嚣的網際網路時代,和其後全新的認知時代。

它擁抱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