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語“靡靡之音”,原來特指亡國之音

作者:兩歲絆殧蠻帥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古代成語——“靡靡之音”。

我們現在通常認為它指的是頹廢、低級趣味的音樂,但其實它最初的意思是指亡國之音。

成語“靡靡之音”,原來特指亡國之音

在《韓非子·十過》這篇文章中,記載了一次關于“靡靡之音”的故事。

衛靈公要出訪晉國,在濮水上聽到了一種音樂,認為是鬼神之樂,命樂師譜寫下來。

後來,在晉國的酒宴上,一位盲樂師聽到這個音樂,認為它是“亡國之聲”,因為這正是當年為殷纣王演奏的“靡靡之樂”。

這種音樂被認為是淫靡、柔媚、使君王不思治國的成分,是以被視為亡國之音。

成語“靡靡之音”,原來特指亡國之音

此外,這個故事還提到了古代人對音樂和德行、政治的聯系。

在故事中,晉平公還詢問了另外兩種音樂——清徵和清角。

清徵被認為是有德義之君才能欣賞的音樂,而清角則被認為是能合鬼神之力的音樂,但晉平公聽完這兩種音樂後,卻又遭遇了災難。

成語“靡靡之音”,原來特指亡國之音

雖然現在我們用“靡靡之音”來形容不健康的、低級趣味的頹廢之樂,但我們也應該記住它最初的含義——亡國之音。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古人認為音樂和德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也應該認真對待音樂的影響。

大家喜歡聽什麼樣的音樂呢?歡迎分享你們的看法和評論。